18岁的少年,18岁属于少年还是青年?
本文目录索引
1,18岁属于少年还是青年?
是青年。青年的具体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15-44周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中国共青团:14-28岁 青年联合会:18-40岁 港澳台地区:10-24岁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4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 扩展资料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0周岁为婴儿 ;1周岁-6周岁为幼儿;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年
2,十八岁属于青年还是青少年?
是青年。青年的具体界定: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15-44周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6-45周岁
中国国家统计局:15-34岁
中国共青团:14-28岁
青年联合会:18-40岁
港澳台地区:10-24岁
青年一词的含义在全世界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而青年的定义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变更一直在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青年人的年龄上限已经提高到44岁。从1995至2000年,世界青年人口的估计数从10.26亿增长至10.66亿,在全球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8.1%降至17.6%。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青年占全球总人口比例预计到2050年将继续下降至13.2%,届时15至44岁的青年人总数将是11.76
亿人。
扩展资料
其中青年与少年时期相重合的阶段为青少年;满26周岁不满30周岁的,有种说法叫做“大龄青年”
0周岁为婴儿
;1周岁-6周岁为幼儿;7周岁-14周岁为儿童(与少年期重合,也可称少年儿童或少儿)
;13周岁-19周岁为少年(也可称青少年);18周岁以下在联合国儿童公约中属于儿童
;20周岁-39周岁为青年;40周岁-59周岁为中年
;60周岁以上为老年(也可称晚年、暮年)。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所指的青年,年龄范围是14-35周岁(规划中涉及婚姻、就业、未成年人保护等领域时,年龄界限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青年
3,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一、意志特征:
青年的意志发展迅速,其特征是:
1、完成意志过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青少年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乐于独自思考,想办法克服困难, 不像儿童那样轻易求助于他人,表现出良好的主动性;同时青少年能不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自觉性日益增强。
2、行动的果断性增强:
由于认识能力的发展和逐渐成熟,青年面对充满矛盾的问题时,能够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经验比较迅速地辨明是非,作出决定并执行决定。与少年相比,青年的轻率和优柔寡断都相对减少,动机斗争过程也逐渐内隐、快捷。
3、自制力增强:
青少年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渐增强。此时 ,他们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原定的目的和计划,能较好地调节自己的激情。行动的理智性比较强,当然有时也表现出冲动。
4、富于坚持精神:
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内抑制功能的发达,以及动机的深刻性和目的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坚持性,不过在这方面,青年人比少年强得多。他们勇于求成,凡事不肯轻易服输,即便受挫,亦不灰心。
二、言行特征:
言语和行为特征是表达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它像一面可以折射的透镜,将青少年的内心活动反射出来。
1、成熟的言语表达能力:
其主要表现是:青年人的词汇已很丰富,且内容日渐深刻;口语表达中的独白言语趋于完善;书面言语表达基本成熟;内部言语已达到完全“简约化”的水平。
2、行为动机、表现上的成年型,行为控制上的童年型:
他们要求完全摆脱成人干预,独立行事;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社会价值;要求两性交往、恋爱等。他们要求像成人一样地参与社会生活,但是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容易冲动。在这方面,少年尤其突出。
三、性心理: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成熟,其性意识也开始觉醒,性心理的发展随年龄的升高而变化。在这变化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行为表现。比如:对性知识的追求,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对导性的爱慕、向往,对爱情的渴望,性的幻想与欲望,性冲动与自慰行为等。这些性心理活动的表现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必然。但是由于社会文化因素中的不良影响、家庭和学校的性教育的相对缺乏、个人认知模式偏差或早期性经验等原因,使得青少年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应付自己的性心理的变化和表现,有的还因此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生。 四、情绪、情感特征:
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 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几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儿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于智力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
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这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另一方面表现在青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五、个性的成熟:
从少年到青年,个性逐步形成。少年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稳定性低。
进入青年期,青年的个性虽然还有受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的可能,但已相对稳定。主要标志是:
1、自我意识趋于成熟: 随着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以及独立安排生活道路这一客观要求的逼近,青年的自我意识日渐成熟。他们倾心于认识自己的身心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独立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并逐渐克服评价的片面性,力求全面分析;初步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能较好地进行自我教育。
2、世界观初步形成:
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人个性意识倾向性成熟的主要标志。世界观萌芽于少年期,初步成型于青年初期(此时尚不太稳定),到青年中后期进一步成熟。青年对世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政治活动以及青年中后期生活道路给青年的锤炼是青年期世界观形成的基础。青年世界观的成型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和恋爱都有了比较稳定而系统的看法。
3、兴趣、性格趋于稳定,能力提高:
兴趣是个性倾向性的一个重要方面。青少年的兴趣是广泛而多样,逐步稳定,持久性提高,日益深刻。性格和能力都是最能表现个性差异的心理特征。性格在青年初期基本定型,此 后的改变十分细小。能力有各种类型,不同类型能力发展的速度不尽相同,但观察力、记忆 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一般能力都要到青少年期才能趋于成熟,并在青年后期都先后达到高峰。
4、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水平提高:
青少年开始进入自觉的道德水平阶段 ,形成信念,知道自己行动的原则 。这一方面表现在道德意识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日益加强,所掌握的道德准则范围广、质量高。另一方面表现在道德情感中的直觉式情感逐渐减少,伦理道德式的情感体验开始占优势。此外,道德理想更为现实,知行脱节的现象也日趋减少。 六、认知能力发展
由于青少年时期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活动向学习者所提的要求有了质的变化,加上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个体的认知能力和言语都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高度发展的概括化观察力:
概括化是观察力向成熟发展的重要标志。儿童由于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其观察能力虽然是敏锐的,但缺乏概括性,观察得不够深刻、不够全面。青少年则不同,他们可以利用日益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组织、调节和指导观察活动,以提高观察的概括性。
2、获得成熟的记忆力:
与儿童期相比,青少年的记忆力达到一个空前成熟阶段。意义识记代替机械识记而成为识记的主要手段;识记的目的性增强,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而居于支配地位;进入了记忆最佳时期。
3、形成理论型的抽象思维能力:
从思维类型上看,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经验型的,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具体形象的支持,理论思维发展得不是很好。到了17、18岁之后,其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水平急剧向理论型水平转化,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成为一种成熟的思维形式,并导致辩证思维的发展。使青少年有可能形成极其活跃的创造性思维。
4,18岁算青年还是青少年?
由于人有生理、心里和参考标准不同,衡量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如果犯了抢劫、强奸等罪行,18岁的青年是不会被当作少年犯从轻发落的!如果想结婚,法律认为18岁的青少年还不够成熟,不然干嘛要违反婚姻法?如果做国家领导人,一般都会认为18岁的少年人仍然缺乏圆满的处世智慧! 以下摘自圣经: 【出33:11】 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
(这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当时已40岁!) 【王上3:7】 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
(刚刚继承王位的所罗门,却向神自称为“幼童”!而他当时恰值不惑之年——40岁!)
5,用什么词来形容18岁的男孩?
舞象之年可以形容男子十五岁到二十岁。舞象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学象舞。象舞,武舞。古代成童所学。 《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翻译过来是成年的儿童,学象舞,学习射箭和起码。《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翻译过来是成年儿童,15岁以上,可以学舞象,也就是跳舞了。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意思就是舞象之年的儿童可以上战场了。 扩展资料: 形容男子年龄的还有弱冠、而立、不惑等。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mào)耋(dié)指八十岁。鲐背之年指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龄称谓
6,用什么词形容“十八岁的人”?
“风华正茂” [ fēng huá zhèng mào ]指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舞象之年”[ wǔ xiàng zhī nián ]指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 “青年期”[ qīng nián qī ]一般指个体从17~18岁到25岁。青年期是个体从不成熟的儿童期、少年期走向成熟的成年期的过渡阶段。处在这个时期的青年,不论就生理成熟来说,还是就智力发展、情感和意志表现、个性特征及言语行为表现来说,都有其特点。 十八岁“未成年人”的对称。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公民。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凡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其性别、精神健康状况如何,均视为成年人。达到成年且精神健全的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如奥地利、意大利等国为21岁,日本、瑞士为20岁,法国为18岁。我国公民享有以下权利:1. 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政治自由权、2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包括公民的人格、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 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似的权利和自由。4 特定人的权利: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列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成年人的监护人只可能发生在该成年人因疾病等情况丧失或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最常见的如精神病患者。此时依据我国民法及民通意见等规定 该成年人的监护人次序依次为1、他的配偶,2、父母或成年子女、3、其他近亲属,4、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5、没有上述4类人,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监护人的确定是有次序的,原则上如果前后次序的监护人发生抢夺监护权的争议,都是由前一次序的人行使,如果是同一次序,或者是有其他情况无法确定监护人,或者是都不愿行使监护权利,则应该有有关单位加以指定,如果对指定的监护人有不同意见应该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确认。 最后补充下,监护人对该成年人承担的职责是很重大的,需要谨慎考虑,且如果确定了监护人,则不允许私下进行变更,否则新老监护人都要对该成年人的行为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