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分摊,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本文目录索引
- 1,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 2,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 3,制造费用、人工分配方法
- 4,分配制造费用,会计分录怎样做?
- 5,制造费用怎么摊销到成本
- 6,制造费用结转公式
- 7,制造费用应该怎样分摊到产品里面去呢?
- 8,制造费用的分摊依据
1,如何将制造费用按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分配?
按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制造费用,先要计算分配率。
例如,制造费用10000,人工成本共20000,其中,A产品人工成本5000,B产品人工成本8000,C产品人工成本7000
A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5000 / 20000=0.25
B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8000 / 20000=0.4
C产品制造费用分配率 = 7000 / 20000=0.35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25=2500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4 =4000
C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 = 10000*0.35 =3500
借:生产成本—A产品 2500
生产成本—B产品 4000
生产成本—C产品 3500
贷:制造费用 10000
2,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那些
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有: 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按照各种产品所用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总额-生产工人工资总某种(类、批)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该种(类、批)产品y费用_生产工人工资总数X分配率 三、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 产品标准产量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标准产量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标准产量之和 某种产品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标准产量×制造费用分配率 拓展资料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参考资料:制造费用-百度百科
3,制造费用、人工分配方法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一般有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及应提取的福利费之和)、按产品产量等进行分配。具体采用哪种分配方法,由企业自行决定。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你单位采用什么分配方法都没说,怎么分配呀?
人工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5499.54/104756.64=1626.61
B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4212.32/104756.64=193.01
C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134.04/104756.64=143.60
D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34478.92/104756.64=1579.84
E产品分摊的人工费用=4800*27431.82/104756.64=1256.94
制造费用也按耗用原材料的成本分配:总原材料合计=35499.54+4212.32+3134.04+34478.92+27431.82=104756.64
A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5499.54/104756.64=3727.63
B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4212.32/104756.64=442.32
C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134.04/104756.64=329.09
D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34478.92/104756.64=3620.47
E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11000*27431.82/104756.64=2880.49
4,分配制造费用,会计分录怎样做?
分配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是: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该账户应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辅助生产车间如果只生产单一品种或只提供一种劳务而且制造费用数额较小,为了减少转帐手续,对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也可以不通过“制造费用”账户核算,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归集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制造费用的分配,月末无余额。
扩展资料:
账务处理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成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注意:新准则规定车间固定资产的维修费用不再资本化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包括固定资产的大修理费用不再通过预提费用或者长期待摊费用,一律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制造费用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常用会计分录大全
5,制造费用怎么摊销到成本
一、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1、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 等科目。 2、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3、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4、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5、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6、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7、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数与分配数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作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制造费用,包括生产车间领用的辅助材料、辅助车间的工资、辅助材料的消耗、电力的消耗,等等。 发生的时候 借:制造费用—辅料消耗(或者工资、电力等) 贷:原材料(或者应付职工薪酬等) 结转的时候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扩展资料: 对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如生产车间和分厂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及其固定资产使用费和维修费等进行的分配。 各生产车间和分厂为产品生产而发生的间接计入成本按单位分别归集后,月终就需按照一定的标准在各该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成本间进行分配。确定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 分配特性 (1)共有性,即各应承担制造费用的对象都具有该分配标准的资料; (2)比例性,即分配标准与制造费用之间存在客观的因果比例关系,分配标准总量的变化对制造费用总额的多少有较密切的依存关系; (3)易得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分配标准的资料较为容易地取得; (4)可计量性,即各受益对象所耗用标准的数量可以客观地进行计量; (5)稳定性,即使用的分配标准相对稳定,不宜经常变动,便于各期间的成本比较分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费用
6,制造费用结转公式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1)按生产工人工资;
(2)按生产工人工时;
(3)按机器工时;
(4)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
(5)按直接成本(原材料、燃料、动力、生产工人工资);
(6)按产品产量。
制造费用的分配计算公式: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率 = 某产品材料成本 / 当期材料总成本*100%
某产品分摊的制造费用 = 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率 ×当月制造费用总额
结转时做:
借:生产成本:A产品
借:生产成本:B产品
借:生产成本:C产品
贷:制造费用
7,制造费用应该怎样分摊到产品里面去呢?
1、首先应将制造费用转平: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根据当月完工产品入库及在产品的情况,进行分配。 举例:本月生产了1000件,发生制造费用200,管理费用20,直接材料300,计件工人工资共600,请问如何分摊成本? 解决方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800,贷:制造费用,200,制造费用-直接人工,600,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300,贷:存货 原材料,300。 产品完工,把上面发生的生产成本都结转过来。 借:库存商品,1100,贷:生产成本,1100。然后卖多少就把库存商品结转主营业务成本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1、工时比例,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2、工资比例,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3、机器工时比例,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4、年度计划分配率,采用这种方法,不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多少,每月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都是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的生产企业,因为在季节性生产企业中,每月发生制造费用相差不大,但淡季和旺季的产量悬殊却很大,如果按实际费用分配,各月单位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将随之忽高忽低,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费用
8,制造费用的分摊依据
分配标准 (1)直接人工工时,各受益对象所耗的生产工人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2)直接人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发生的直接人工成本数; (3)机器工时,各受益对象所消耗的机器工时数,可以是实际工时,也可以是定额工时; (4)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或数量; (5)直接成本,各受益对象所耗用的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之和; (6)标准产量,将各产品实际产量换算成标准产量,以各产品的标准产量数作为分配标准。 为了能及时分配制造费用,尽早提供本期成本信息,以及解决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负担水平波动的问题,企业可采用计划分配率的方法配制造费用。 扩展资料: 分配方法 工时比例 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所耗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查账人员应检查企业是否有真实正确的工时记录。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时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工资比例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是按照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应该大致相同,否则机械化程度低的产品所用工资费用多,负担的制造费用也要多,而机械化程度高的产品则负担的制造费用较少,从而影响费用分配的合理性。 某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的生产工人实际工资额*制造费用分配率 机器工时比例 这一方法适用于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的机器设备使用、维修费用大小与机器运转的时间有密切联系。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备各种产品所耗机器工时的完整的原始记录。 查账人员审查采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的账务时,应首先对被查企业机械化程度及机器工时记录等情况进行核实,查明该企业是否适用这种分配方法,然后,再复核数字计算的正确性。该方法的计算程序、原理与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基本相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制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