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中国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提示: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农业经济政策,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并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古代农业的三大特点。
提示:

中国古代农业的三大特点。

中国古代农业的三大特点:

1.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是普通的经营模式

3.
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社会大分工:

1.
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2.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古代农业经济的因素:

1.
外围因素:家畜饲养业和家庭手工业

2.
内部因素: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中国人盛器的演变:

陶器,铜器,漆器,瓷器

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主要原因
提示:

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国家水利设施建设。
中国农业自古以来主要是靠天吃饭,自然灾害频繁。“国家兴修大型水利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前30年,新中国实施了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水利发展史上,规模最为浩大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据学者统计:前30年,新中国先后在全国各地,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6万座(10万立方米以上),挖建塘坝640万口(10万立方米以下),总库容4200多亿立方米。
另外,还整治了黄河、淮河、长江、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河流,有效治理了大江大河的水患,确保农业减少洪涝灾害的侵蚀。挖建了各类人工河渠,总长度超过300多万公里,修整各类堤防总长度16.5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
以红旗渠为例,工程历时近十年才竣工,共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筑成高2米宽3米的城墙,可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
这些水利工程,确保农业用水能得到灌溉,减少农业靠天吃饭的短板。至今这些水利设施工程还在发挥作用,很多城乡的农业灌溉和生活供水源头,就是前30年修建的水库,比如“北京密云水库”,人民领袖说它是无价之宝。

指出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成就
提示:

指出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成就

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其成就有:1.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农业;2.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农业科学化、工业化、信息化;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4.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摘要】
指出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的成就【提问】
新中国扭转了几千年来农业靠天吃饭的历史,其成就有:1.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力发展农业;2.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农业科学化、工业化、信息化;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4.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