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李铎

当代著名书法家前10名有哪些?
当代著名书法家前10名有哪些?
提示:

当代著名书法家前10名有哪些?

当代著名书法家前10名有以下: 1、启功。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及国家博物馆顾问等职。 启功独创了“启体”书法,他的作品中无论条幅、册页、屏联,都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韵律。如今“启体”书法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书法收藏和拍卖市场中的“硬通货”。 启功还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对学习书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潘主兰。 当代著名书法篆刻家,曾任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等职,中国书法家协会称其为:代表着今日中国书法最高水平的书法大家。潘主兰的甲骨文书法艺术造诣犹深,创作了大量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其运笔如刀,典雅高古。 他曾与同好共同创立福州金石书画学会,大大推动了福州书画艺术的发展;观其一生,从事书画艺术创作八十余年,留下的作品,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 3、林散之。 草圣。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人。自幼喜欢书画。1972年中日书法交流选拔时一举成名,赵朴初、启功等称之诗、书、画"当代三绝"。 4、王学仲。 黾学学派创始人,他提出的学术主张,形成了包含有书学、美学、绘画学等领域完整而又科学的学术体系,为现代学术体系的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当代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王学仲曾在天津大学任教,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兼任南开大学、广州美院及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联第八、九届全委会荣誉委员等职。 5、沈鹏。 沈鹏的书法精行草,兼长隶、楷等多种书体,历年创作书法作品多达15000余件,墨迹刻于国内各地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赵朴初曾赞扬他的书法“大作不让明贤,之所欣佩。”启功评价道:“所作行草,无一旧时窠臼,艺贵创新,先生得之。” 2020年6月4日,沈鹏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725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62位。

现代书法十大名家
提示:

现代书法十大名家

中国当代十大书法家如下: 范曾:他是我国当代大儒,[bai]也是著名的国画大师、书法巨匠,是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的院长。范曾老先生已出版一百六十余种诗、书画、哲学之著述,国家图书馆珍藏其中119种。 启功:1912年生人,是雍正的第九代孙。启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的顾问等。他的书法作品自成一派,被称为“启体”,影响深远。 欧阳中石:著名书法家、学者,是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他的书法格调高雅、端庄沉稳,开创了一代新书风。 孙伯翔:他的书法颇有古风,又主张革新。其用笔刚柔相济,中侧兼施,自成一派。 王镛:王镛先生出生于1948年,和以上几位比起来年纪较轻,但是他在诗书画印四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立意高古,粗犷质朴,充满现代感。

书法家李铎去世,他是因何去世的?
提示:

书法家李铎去世,他是因何去世的?

因生病去世。 据李铎之子、中国诗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兼李铎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李少青发布消息,中国书坛泰斗、中国书协顾问李铎,因病久治不愈,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李铎从艺80年,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曾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 从艺80年 自幼习书 不惧条件艰辛 李铎,字仕龙,号青槐,1930年4月生,湖南醴陵市新阳乡易家渡人,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 著名书法家李少青曾写下文章《我眼中的父亲》,回忆父亲往事。他曾在文中透露,“父亲本名就叫李青槐。我爷爷李保初之所以给他起名青槐,是因为老家古屋前有青槐树。父亲参军招考时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李铎。我出生后,父亲把他原名中的‘青’字给了我,起名为李少青。” 李铎曾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他自幼习书,不止遍临历代名家碑帖,在条件匮乏的年代,各地庙宇牌匾也是他认真学习的字帖。“父亲十几岁就参军了。听父亲讲,当年行军打仗时,根本没有条件去临帖读帖。每到一处,各地的庙宇牌匾就是他学习的字帖。那时父亲也没有照相机,他那会儿总是随身带着大大小小的碎纸片,看到喜欢的字就用铅笔头儿临写下来。” 在李少青眼中,父亲李铎对书法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在睡梦中手指都在被子上划拉。“父亲惜纸如金、惜墨如金,为了节约宣纸和墨汁,父亲就在卫生间的墙壁上练字,墙上的大白写满写湿了,晾干了再写,久而久之,墙上的大白都脱落了,露出了满墙磨光的水泥原色。父亲就是这样,不讲条件,不惧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奋学书,终成大器。” 李铎以魏隶入行,独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丽、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书法风格。其作品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近几十年来,他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和讲学,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著有《书法入门》,出版有《李铎书前后出师表》、《李铎题画集》、《李铎书孙子兵法碑拓全集》、《笔伴戎马行》、《李铎和他的艺术》、《李铎行书千字文》、《我爱我的祖国-李铎诗词书法集》、《李铎书画集》、《李铎论书断语》等字帖和专著。 曾为《新闻联播》题字 报恩常怀于心 七十年代北京各个地铁站入口顶端的两个立体金色大字“地铁”;北京朝阳区东大桥地标建筑蓝岛大厦上醒目的“蓝岛大厦”四个榜书大字;每天晚上7点《新闻联播》四个行楷大字;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李铎的字是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2015年、2017年和2019年,李铎分三次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捐献作品、收藏品共约计1,1000多套件,其中包括其个人书法作品、习练书法草稿、收藏书画作品、拓片、自用印章等,开创了建馆以来个人无偿捐赠藏品最高纪录。在他看来,将作品、藏品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物尽其用,也是这些作品、藏品最好的归宿。 于社会报答、感恩、奉献、回馈,李铎始终在这条路上,无不体现着军旅书法大家的大爱情怀。而对于孩子的教导,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这是他对孩子的要求。李铎曾对李少青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这令其每当遇到困难、挫折都能够沉着应对、渡过难关。今年初,疫情肆虐中华大地,90岁高龄的李铎曾以笔墨致敬白衣天使,并表达自己对抗“疫”必胜的决心。

书法家李铎去世了?
提示:

书法家李铎去世了?

是的,9月17日傍晚,李铎之子李少青发布消息,著名书法家李铎因病久治不愈,于9月17日上午9时56分在北京301医院抢救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90岁。 李铎1930年4月生于湖南醴陵贫苦农民家庭,毕业于信阳步兵学校,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工作、生活近六十年。李铎自幼习书,遍临历代名家碑帖,广集博采,兼收并蓄。创出古拙沉雄、苍劲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畅的独特书风,形成了“李铎书体”。 其书法作品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北京各个地铁站入口顶端的金色大字“地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的四个行楷大字,以及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等。 扩展资料: 李铎一生的主要成就 书写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片头的四个行楷大字,以及人民大会堂巨幅书法作品苏东坡词《水调歌头》等。 多次应邀到日本、东南亚国家参展和讲学,并流传到联合国、欧、美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甚大。在国内,其作品除见诸报刊和展出外,还为许多重要博物馆收藏,为许多著名胜地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赏。 著有《书法入门》《李铎论书断语》《青槐吟草》等学术专著。出版有《回首八十年——李铎图片集》。 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 2006年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获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2011年5月,被授予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著名书法家李铎病逝,曾书写《新闻联播》片头行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