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对话

什么是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指的是那些观点迥异、充满风险、双方表现出激烈情绪的对话。一是观点存在很大的差距;二是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三是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面对配偶的有意无意的疏远,你选择用冷战的方式应对,结果却发展到婚姻亮起红灯,面对团队中总是消极怠工的同事,你选择愤怒指责,结果让整个项目被迫中断,面对他人的不同意见,你变得暴跳如雷,结果让大家都对你敬而远之。
向上司提出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你想和配偶沟通,希望对方的家人不要干涉你们的生活;
和孩子认真谈学习,却被当做耳边风;
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脱。
是隐忍不发,任由情况向你不利的方向发展?还是冲冠一怒,说一些事后让自己后悔的话,把事情推向恶性循环。
真的看完关键对话这本书,给我最起码的启示就是,生活中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凭智慧去战胜他的,而不是靠逃避,靠事缓则圆,靠别人来干预就能办成的,一定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尝试和不断的去了解,挖掘,沟通,协调和决策才能做成的,也许良好的沟通和掌控关键对话的能力正是我们能力水平的体现吧。
什么是关键对话
近日,准备拆解《关键对话》一书。
作为长期占据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书籍,代表了它的高品质,绝不是一本简单的鸡汤书籍。
市面上将沟通的书很多,为何它能成为经典,有着它自己的独到之处。
比如有的沟通书籍,追求大而全,恨不得把所有的沟通场景都写出来,究竟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关键时刻的沟通,这些都没有体现。
从二八学定律上说,百分之八十的沟通,有时是没有意义的,比如说没事在网上打嘴炮,闲聊。而百分之二十的关键时刻,往往需要我们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去应对相关的棘手问题。
只要在关键时刻用好沟通,花费不足百分之二十的力气,能取得百分之八十的价值。
因此《关键对话》是针关键时刻开展的精进沟通方式,它通过7大指导原则,让你学会在关键时刻,高效的沟通,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对话分为7大指导原则,关注你的真正目的,观察关键对话时刻,道歉消误解保证安全,控制主观臆断,陈述自己的观点,了解对方的观点与动机,变对话为决策与行动。
那到底什么算关键对话呢?
作者给出的定义是,关键对话有3要素:双方观点背道而驰、情绪激烈、且结果充满风险。
这样说有些抽象,我们举例进行下对比。
举几个例子,猜猜是不是关键对话?
1、键盘侠对骂。网上两人讨论到争论到争吵,一个说风水是骗子,一个说不是,有的真有用?
看似观点对立、情绪激烈。但是仔细一想后果不严重,没啥风险。因此这不是关键对话。
2、没考好和孩子争吵。期末成绩出来了,成绩并不理想,你本来想安慰。结果孩子抱怨你,都是你给我的压力太大。结果你也脾气上来说,你要是平时不玩手机,也不至于临时抱佛脚,要不会考这么差?孩子啪的一下关上了门。
这就属于关键对话。首先观点对立,孩子认为是压力太大,家长认为是孩子学习不努力;其次,情绪激烈,双方都争吵并孩子用力关门自闭;最后,充满风险,亲子关系进入恶化阶段,甚至导致孩子在自闭时产生自残等极端想法。
3、为了预防孩子眼睛近视,家长提示不要玩手机。结果进门看到孩子玩,呵斥批评了孩子。孩子委屈的关门生气不理我了?
这场景看起来和上面一样,同样是关门,气氛很紧张,但不算关键对话。
因为有情绪、有风险,却没有对立的观点。我们只是呵斥了孩子,孩子委屈的走开了。
如果场景变换下。家长进门看到孩子玩手机,批评他说你怎么看手机,说了不让你玩手机,结果孩子反驳我说,我在查资料。我们大吵了起来。
此时,三个要素同时具备,这就属于关键对话了。
4、一对夫妻买了新房,在让不让丈母娘住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争执,后来情绪都不佳,彼此冷战沉默了几天没说话。
我们发现此刻观点对立,婚姻不稳定的风险也较高,但是冷战不说话算不算情绪激烈?
请注意,冷暴力也算情绪激烈。因此也算关键对话。
简单说就是,观点对立、情绪激烈、风险较高。一旦同时具有这三个特点,就要引起警戒,你要认真对话了。
关键对话这一类对话,值得我们花心思处理的更好,把问题剖析清晰,掌握方法论,在平时生活中锻炼出来这样的技能,遇到真正的关键时刻,你就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关键对话》 总结
*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你一定遇见过下面这些情况
* 和伴侣沟通孩子的问题,他固执已见
* 想和青春期的女儿沟通,她却当耳旁风
* 和领导谈升职加薪,不知道怎么开口
* 提醒朋友还钱,他却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推脱
当你遇见这些情况,是争执的面红耳赤还是沉默不语或是批评指责。最终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果以前你没有办法那现在这本《关键对话》会帮助你解决生活工作中各种难题改善人际关系拥有美好生活。
何谓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有三要素:双方观点背道而驰、情绪冲突激烈、谈话结果充满风险。
你以为的关键对话是否是总统、国王、主席等国家政要,公司高层坐在会议桌前讨论国家公司的未来发展情形。其实只要是能影响你生活、家庭、爱情、事业的对话就可以被称为“关键对话”。
我们通常是如何应对关键谈话的
面对冲突时,我们往往是以下两种做法:
1. 逃避话题(沉默不语,转移话题拒绝进行观点交流)
2. 激烈对抗(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那为什么会选择逃避或对抗呢?因为这是从原始社会便埋在我基因里的本能。当遇见危险时,我们身体的血液会流向四肢随时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糟糕的是因为负责思考的脑部却因为缺血而无法正常思考,所以你会发现当你再和人激励争吵时,再和老板汇报工作时自己突然说话不利索,俗称掉链子。事后又懊恼自己为什么没有发挥的更好。
其实除逃避和对抗这种“傻瓜式选择”外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法呢?有,那就书中提到的第三反应 :敢于面对,处理恰当(双方获利)
关键对话的两个核心原则
1.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
* 发现自己在对话中即将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停止对话,像局外人一样审视并询问自己:谈话的动机是什么?我想为自己和对方以及我们之间的关系做些什么?为了完成目标我应该怎么做?
* 拒绝做出“傻瓜式选择”。即逃跑或者暴力对抗的非黑即白的两极化选择。
* 用类比的方法去制止“傻瓜式选择”的冲动,首先阐明自己的目的,其次是不想实现的目标(我不希望看到激烈的争吵)、最后寻找对双方都有利的建议性的选择。
2.在对话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维护安全感。
* 当对话中,表现出抵触情绪是因为在对话中失去了安全感。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对话内容本身,而在于对话的方式和气氛。
如何维护谈话的安全感
* 注意观察,判断谈话氛围是否安全。
我们要关注三个因素:学会识别谈话陷入危机的时刻、对方失去安全感的信号(沉默或暴力倾向)、我应对压力的方式。 我们要学会具备“双路处理能力”(同时关注对话内容和谈话气氛),在陷入谈话危机前,就应该及时发现相关信号,做出应对,因为只有在安全的对话气氛中,才能畅所欲言地交流观点。
* 保证安全让对方畅所欲言。
判断哪种安全因素出现危机(内容还是气氛)发现安全危机,暂时退出对话,营造安全氛围再继续对话。暂停对话后如何营造安全氛围呢?
1. 向对方道歉
2. 用对比说明消除误会
3. 创建共同目的
4. 对方共同构建新的策略
如何更好开展对话
* 控制管理情绪。
情绪并非无中生有,实际上其他人是无法让我陷入某种情绪,是你自己制造了情绪,怎么说呢?下面有张图
先看到对方的行为,我们会以往日的经验来猜测行为背后的动机,于是便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情绪,最终身体对情绪产生行为,如难过、生气、高兴。
当出现强烈情绪时,如果你无法驾驭它,就会变成它的俘虏。
如何控制我们的情绪呢?
1. 关注你的行为
2. 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
3. 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
4. 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 用客观事实陈述观点,循循善诱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要自信、谦虚、客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有事实是最不会引起争议的内容也是最不会令人反感的内容。只有从事实出发才能做到坦诚直率,又能尊重对方。
不要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应该采用综合陈述法:
1. 分享事实经过
2. 说出你的想法
3. 征询对方观点
4. 做出试探表述
5. 鼓励做出尝试
了解动机
* 帮助对方走出沉默或者暴力状态,应当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恢复安全感,而最好的方法便是倾听,以下四种倾听技巧,帮助我们从对方行为中寻找潜在的动机
1. 询问观点,鼓励对方说出想法
2. 客观描述对方情绪
3. 再次确认重新描述
4. 主动引导对方说出想法
* 再对方分享观点与你相左甚至是错误时,应该怎么做呢?
1. 对对方表示赞同
2. 在对方观点有遗漏时适当补充
3. 把双方观点进行比较,但是不要论对错。
总结
最后我们回顾一下,首先什么是关键对话:双方观点背道而驰、情绪冲突激烈、谈话结果充满风险。当面对冲突时我们的三个反应,逃避、对抗、勇敢面对,恰当处理。而处理关键谈话的有两个核心原则,明确自己的对话目的、在谈话中营造安全感。才能让我们得谈话有效进行。最后要学会倾听,了解对方动机。最终达到我们关键谈话的目的。
《关键对话》梳理
内容:1~8章
类型:总结
关键对话的步骤:
1、从心开始:确定“目标”(自己的目标/他人的目标/关系的目标)
2、注意观察:观察对话内容与氛围
3、保证安全:“坦诚与尊重”让对方畅所欲言
4、控制想法:“情绪”源于自己内心的认知。不要被情绪控制。
5、陈述观点: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个人观点
6、了解动机:发掘对方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我们在面对一段关键对话,最重要的是我们想要达成怎样的目的。在对话过程中我们会因为情绪而让氛围变得不那么安全,那我们此时就要观察,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此时回到“目的”上冷静下来,继续完成这段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