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桓威吧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提示:

三国演义魏蜀吴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各一人

蜀国诸葛亮、魏国司马懿、吴国孙权。 1、诸葛亮 蜀汉丞相,最初隐居在襄阳隆中,由徐庶向刘备指引,后经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一开始并不被关羽张飞所看好,火烧博望坡后关张对诸葛亮的智谋心悦诚服。 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军退走江夏,临走时诸葛亮设下伏兵水淹、火烧曹操军。而后作为使者去往江东舌战群儒并说服孙权与刘备联盟共同对抗曹操。 与周瑜合作但斗智斗勇火烧赤壁,并料到周瑜想要加害自己而预先让赵云驾小船来接应,回刘备营中后调遣关羽张飞赵云对曹操进行追击,策划出关羽华容道的典故。 曹操败走后,诸葛亮用计袭取了周瑜马上就攻下的江陵,反攻荆州后识破了周瑜的假道灭虢计策,将周瑜活活气死,致使周瑜临死说“既生瑜何生亮”。 刘备入川时折了庞统,驻守荆州的诸葛亮给叮嘱关羽“东联孙吴,北抗曹操”,带张飞、赵云等将入川支援,顺势拿下成都,而后参与了汉中争夺战,与群臣劝刘备称王。 关羽失荆州后,假装生病来劝刘备称帝。刘备伐吴失败后托孤诸葛亮,并让刘禅及其两个弟弟刘永、刘理认诸葛亮为相父。 刘禅刚即皇帝位不久,曹魏司马懿用计安排五路大军进攻蜀汉,诸葛亮不出丞相府就将五路大军悉数平定。而后调兵遣将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但在火烧兀突骨时自觉杀伤太过有损寿命。 积蓄到足够的力量后,诸葛亮率军北伐,六出祁山,虽然颇有战果,但未能完成克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寿命临尽之前布七星灯阵续命,但被魏延无意中弄灭灯火,将平生所学传与姜维并定下计策后去世。 2、司马懿 司马懿,曹魏权臣,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 3、孙权 孙权于十九岁时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被尊为吴侯。他紫髯碧眼,相貌堂堂。诸葛亮出使东吴时,舌战群儒,智激孙权,使其同意结成孙刘联盟。 后孙权听从周瑜之计,以招亲之名让刘备来东吴,却被吴国太搅乱大局,致使其妹妹孙仁假戏做真,嫁给了刘备。刘备入蜀后,孙权接回妹妹,并夺荆州、斩关羽。 刘备伐吴,孙权听从阚泽意见,命书生陆逊为大都督,终于大破刘备。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建吴称帝,并迁都建业。 三国简史: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三国人物关系表
提示:

三国人物关系表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蜀:桃园,三结义兄弟:刘备、张飞、关羽。蜀五虎:张飞、关羽、赵云、马超、黄忠。妻子:糜夫人,甘夫人,吴公主。关羽的儿子:关兴,关羽的儿子:关平。张飞之子:张保。
郭玮:曹操的长子:曹丕。曹操的其他儿子:曹植、曹彰、曹冲。曹丕的妻子:甄姬。吴:孙坚之子:孙策、孙权、。孙策的妻子:大乔。孙策的弟弟:周瑜。
《三国演义》相关人物性格特征介绍
刘备事迹:桃园结义,三英讨伐吕布,徐周礼尚往来,煮酒论英雄,三拜茅庐,舍国为帝,东征吴,托付永安孤儿。性格:宽厚,善良,爱民如子,礼贤下士,任性,后期自负。
曹操事迹:孟德献剑,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征,煮酒论英雄,白门楼斩吕布,官官相斗,赤壁之战,华容道,剪胡子弃袍,东征张鲁,封王维,左慈打汉奸,杀华佗。性格:奸诈,聪明,残忍,有才华,多疑。
孙权的事迹:坐镇统领蒋东,赤壁之战,称帝,公孙渊降吴闹剧。性格:谦虚,有才,博学,睿智,后期任性。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14ce36d3d539b600af778e25fb50352ac75cb7e3?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
提示: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包括刘备、曹操、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 1、刘备:汉族,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 2、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权相,太尉曹嵩之子,曹魏的奠基者。 3、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开国君主(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政治家、军事统帅。 4、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5、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亡命涿郡,与张飞从刘备起兵。刘备得徐州后,使关羽行太守事。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东进,击破刘备,关羽被俘,遂随曹操于官渡迎击袁绍军,刺袁绍大将颜良于万众之中,封汉寿亭侯,不久辞归刘备。后随刘备依附荆州牧刘表。 6、张飞: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涿郡(今河北保定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有哪些?
提示:

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有哪些?

1、诸葛亮: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
但《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刘备: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
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
4、曹操: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有人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
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成了《三国演义》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鲁肃:
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
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
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7、张飞:
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入川义释严颜,分定州县,率精兵万多人,败张郃大军,刘备称王后;
拜为右将军,称帝后,拜为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
8、赵云: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
为人刚毅谨细,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赵云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9、郭嘉:
曹操帐下第一谋士,才华横溢,放荡不羁,不修边幅,爱嗑药!在那个时代真正的属于离经叛道的典型了但其军事才华却是有目共睹的。
10、贾诩:
曹操五大谋士之一,深谙保身之道,三国局面的真正缔造者,军事才能卓著。

三国中所有人的字
提示:

三国中所有人的字

三国中人的字如下: 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益德、赵云字子龙、孙乾字公佑、糜竺字子仲、简雍字宪和、马超字孟起、魏延字文长、徐庶字元直、黄忠字汉升、庞统字士元、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蒋琬字公琰、刘禅字公嗣、廖化字元俭、陈震字孝起、伊籍字机伯、法正字孝直、孟达字子度、关兴字安国、黄权字公衡、孙权字仲谋、孙坚字文台、孙策字伯符、程普字德谋、黄盖字公覆、韩当字义公、祖茂字大荣、朱治字君理、吕范字子衡、周瑜字公瑾、张昭字子布、张纮字子纲、太史慈字子义、蒋钦字公奕、周泰字幼平、陈武字子烈、虞翻字仲翔、曹操字孟德、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敦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刘晔字子扬、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

三国全部人物的名字,包括字什么
提示:

三国全部人物的名字,包括字什么

刘备字玄德、诸葛亮字孔明、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乐进字文谦、李典字曼成、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夏侯惇字元让、夏侯渊字妙才、荀彧字文若、荀攸字公达、郭嘉字奉孝、程昱字仲德、刘晔字子阳、孙乾字公祐、简雍字宪和、糜竺字子仲、满宠字伯宁、吕虔字子恪、毛玠字孝先、于禁字文则、马超字孟起、孙坚字文台、孙策字伯符、程普字德谋、黄盖字公覆、韩当字义公、祖茂字大荣、朱治字君理、吕范字子衡。 周瑜字公瑾、张昭字子布、张纮字子纲、太史慈字子义蒋钦字公奕、周泰字幼平、陈武字子烈、虞翻字仲翔、董袭字元代、许褚字仲康、徐晃字公明、董昭字公仁、张辽字文远、臧霸字宣高、李通字文达、陈登字元龙、鲁肃字子敬、诸葛瑾字子瑜、顾雍字元叹、张郃字隽乂、许攸字子远、贾诩字文和、司马懿字仲达文聘字仲业、魏延字文长、徐庶字元直、黄忠字汉升、庞统字士元、严畯字曼才、陆绩字公纪、张温字惠恕、骆统字公绪、吾粲字孔休、徐盛字文向、潘璋字文珪。 丁奉字承渊、步骘字子山、甘宁字兴霸、吕蒙字子明、陆逊字伯言、凌统字公绩、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蒋琬字公琰、刘禅字公嗣、廖化字元俭、薛综字敬文、程秉字德枢、朱桓字休穆、蒋干字子翼、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崔琰字季珪、阚泽字德润、陈震字孝起、伊籍字机伯、庞德字令明、张松字永年、杨修字德祖、陈群字长文、法正字孝直、孟达字子庆、关兴字安国、曹休字文烈、孙翊字叔弼、孙匡字季佐、孙朗字早安、孙韶字公礼、孙静字幼台、黄权字公衡。 刘巴字子初、彭羕字永言、王平字子均、费祎字文伟、傅巽字公悌、刘馥字元颖、张既字德容、李严字正方、霍峻字仲邈、董和字幼宰、李恢字德昂、秦宓字子敕、谯周字允南、傅干字彦才、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曹彰字子文、管恪字公明、耿纪字季行、左慈字无放、吉邈字文然、吉穆字思然、赵咨字德度、孙桓字叔武、孙皎字叔明、邓芝字伯苗、刘永字公寿、刘理字奉孝、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祢衡字正平、吉太字称平、华佗字元化、王连字文仪、吕凯字寄平。 姜维字伯约、曹睿字元仲、夏侯楙字子休、郭淮字伯济、曹真字子丹、郝昭字伯道、全琮字子璜、诸葛恪字元逊王双字子全、辛毗字佐治、宗预字德艳、司马师字子元司马昭字子尚、夏侯霸字仲权、夏侯威字季权、夏侯惠字稚权、夏侯和字义权、曹芳字兰卿、何晏字平叔、邓飏字玄茂、李胜字公昭、丁谧字彦静、毕轨字昭先、桓范字元则、钟会字士季、邓艾字士载、诸葛瞻字思远、曹髦字彦士、曹奂字景明、毌丘俭字仲恭、贾充字公闾、孙峻字子远、孙綝字子通、孙休字子烈。 孙皓字元宗、诸葛诞字公休、羊祜字叔子、刘协字伯和、董卓字仲颖、吕布字奉先、丁原字建阳、伍孚字德瑜、陈宫字公台、袁绍字本初、袁术字公路、郑玄字康成、孔融字文举、陶谦字恭祖、刘表字景升、蒯越字异度、蒯良字子柔、陈翔字仲麟、范谤字孟博、孔昱字世元、范康字仲真、檀敷字文友、张俭字元节、岑眰字公孝、刘繇字正礼、审配字正南、袁谭字显思、袁熙字显奕、袁尚字显甫、刘璋字季玉、马腾字寿成、司马徽字德操、杨阜字义山、胡邈字敬才、逢纪字元图。 张裔字君嗣、庞德公字山民、蔡邕字伯喈田畴字子泰、韩遂字文约、马钧字德衡、曹爽字昭伯、黄琬字子琰、张鲁字公祺、陈珪字汉瑜、秦朗字元明、刘焉字君郎、刘岱字公山、华歆字子鱼、何进字遂高、卢植字子干、山涛字巨源、王朗字景兴、管宁字幼安、淳于琼字仲简、金祎字德伟。 扩展资料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