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编织网

12针麻花毛衣织法
毛衣从上往下编织,肩部线条新加针构造,前片在肩线处挑针织出,整件毛衣不需要缝合,适合新手入门,主体从腋下开始圈织,袖子也是挑针,款式简单,编织过程很容易理解。首先要起针:织5cm左右高的2针上/2针下做下摆罗纹。因为“双针罗纹”与麻花针比较匹配。其次排针:第一排:【3上针,6下针,3上针,1个鱼骨针(2针)】共14针,织三个这样的花样+【3上针,6下针,3上针,共12针】第二排:【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针,3下】,总共54针第三排:【3上,右上三针交叉针(6针),3上,1个鱼骨针(2针)】,织三个这样花样+【3上,右上3针交叉针(6针),3上 】 要看清楚慢慢来
12针扭麻花毛衣织法
编织步骤: 第一步: 起针:采用边织边起针的方法,全部起下针(把右棒针穿过左棒针上两个线圈中间把线拉出来),起54针,然后按照下图的方法分成四等份。 第二步:花样编织 第一排:【3上针,6下针,3上针,1个鱼骨针(2针)】共14针,织三个这样的花样+【3上针,6下针,3上针,共12针】 第二排:【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3下】+【2上,3下,6上针,3下】,总共54针 第三排:【3上,右上三针交叉针(6针),3上,1个鱼骨针(2针)】,织三个这样花样+【3上,右上3针交叉针(6针),3上 】 把单数排的一面称为正面,双数排的那一面称为反面,从第三排开始编织有麻花的花样,然后八排为一个完整的麻花花样。比如:第3排扭了一次麻花,然后第11排要扭一次麻花,第19排也要扭麻花。正面才有扭麻花,反面没有,反正都按照第2排编织方法编织就可以了。 也就是跟正面编织相反的针法。正面除了需要扭麻花的排数,其他的都按照第一排编织的方法编织即可。另,除了第一排的第一针需要编织,从第二排开始,每排第一针都挑下不织(滑针),如第一针是下针就直接下挑不织,是上针就上挑不织。 一个完整麻花花样,把扭了麻花的那排记上记号扣,方便我们数排数。 三个完整麻花花样 一条围巾大概织长180cm,宽18cm 第三步:收针 织到自己想要的长度后就可以收针了,用简单的伏针收针法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一毛衣的织补先看纹路 纹路是修补的基础,我们修补一件毛衣正是在分析毛衣的纹路,通过对整齐纹路进行修复,这样修复的毛衣,看上去就不会明显,也不会觉察的像块补丁,很多新手因为不懂的分析纹路,补出来的效果非常的难看。 二取线,市场上找到跟衣服同样颜色的线,如果线的颜色不一样,这样补出来的衣服跟本身的衣服的差别很大,到时候肯定是相当难看的,其实精工织补取线也是门学问,取的是本身衣服的线,这样的毛衣织补方法,才会看上去没有色差。 希望对你有帮助。
毛衣花样编织1000例编织图解
毛衣领子编织教程如下: 工具/原料:毛线、毛线针。 1、准备好毛线和毛线针,如下图所示。 2、分领。当毛衣编织到领口处就开始分领,如下图所示。 3、接下来,同时编织前片的左右两侧。一侧要另取一团毛线。开始织右边的时候用右边的毛线,织到左边了就用左边的毛线来编织,如下图所示。 4、收针。两边织到领口处一边各收1针,织8排共收4针,2排收一针,如下图所示。 5、然后两边继续向上编织到肩处,如下图所示。 6、织后片。后片继续往上织,比前片织的高10公分左右,然后中间留14针,比前片多留2针,收针时每边各收2针,如下图所示。 7、缝合。编织到领口大小合适时,开始缝合前后片的肩处,缝合在反面进行,如下图所示。 8、挑领子。吧领子挑起来后,织一针上针,一针下针,织到需要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9、这样毛衣挖圆领就编织好了,如下图所示。
毛衣花样编织1000例编织图解
亲亲您好毛衣花样编织1000例编织如下:人类使用工具或者双手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形成条形或块状类的进行编织的工艺操作。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更是母亲对儿女、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编织的是女人的心。【摘要】 毛衣花样编织1000例编织图解【提问】 亲亲您好毛衣花样编织1000例编织如下:人类使用工具或者双手使条状物互相交错或钩连而组织起来,形成条形或块状类的进行编织的工艺操作。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编织是一种技术,也是一次手指的运动,更是母亲对儿女、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厚意,编织的是女人的心。【回答】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系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网状兜物),内盛石球,抛出以击伤动物。在西安半坡、庙底沟、三里桥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印有“十”字纹、“人”字纹,清楚地显示出是由篾席印模上去的,有的还发现陶钵的底部粘附有篾席的残竹片。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苇席,距今约有7000年历史。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竹编更为惊人,约有200 多件,其中大部分篾条经过刮磨加工。【回答】 亲亲图解如下:【回答】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