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桃李满天下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 拼音:táo lǐmǎn tiān xià。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出处: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例句:张老师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大半辈子,如今早已是桃李满天下了。 典故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狄仁杰虽然受到奸臣的陷害,被降级为于江西彭泽县县令,但是因为他一向深得百姓的拥戴,其它官员也都支持他,所以不久又重回朝廷当宰相。 有一次,武则天请他推荐一个尚书郎,他毫不避嫌的推举自己的儿子担任这个职位。当时,有人听到狄仁杰举荐自己的亲人,就嘲讽他:天下桃李贤才,似乎都出你的门下。但事后证明,他并不是基于个人情感推荐,而是他的儿子真的有才能。 后世遂用“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比喻一个人学生众多,到处都有。
桃李满天下的意思是什么?
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满天下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 “桃李满天下”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比喻培养的人才或学生)。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褒义。也说“桃李遍天下”。 成语故事: 唐代武则天在位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善于推断各种疑难案件,办案公正合理,深得武则天赏识。 狄仁杰为官清正,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爱护百姓,在朝野有很高的声望。他又是李唐旧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武周政权,对他特别器重。有一回,武则天要狄仁杰推荐一位贤才,狄仁杰问她想任用何职,武则天说是要担当将相的。狄仁杰就向她举荐张柬之,说:“现任荆州长史张柬之有非凡的才能,可以担任宰相。” 武则天就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几天,她又要狄仁杰举贤,狄仁杰还是提张柬之。武则天说张柬之我已经提升了。 狄仁杰说:“我举荐他是要他担任宰相而不是担任司马。” 武则天果然任用张柬之为宰相。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人都是狄仁杰举荐的。他先后推举数十人担任重要官职,这些人都成为名臣良吏。 有人称赞狄仁杰说:“当今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是你培养和推荐的,这就像遍天下的桃李都是你所栽种的。” 狄仁杰说:“我这是为国举荐贤才,并非为了一已之私。”
桃李满天下是什么意思?
“桃李满天下”这一名句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载:狄仁杰尝荐姚元崇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它比喻一位长者或老师所培养的众多的精英后辈和学生,遍布天下各地,因而称为"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唐 狄仁杰 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 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读音】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释义】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 桃:桃符 李:李白的诗句 满天下:(文章/诗篇)多且分布广。 含义:其一:“李”并不是指李白,而是指李树,喻为英才。桃也不指寿桃,就是指桃树,用法同李。 其二:“满天下”就是指遍布天下。并且从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句诗可以推测出桃李是花而不是人和果实。 一般桃李只有四种意思: 【1】 桃花与李花。 《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后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2】. 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3】. 喻人的青春年少。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 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唐 李白 《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所以不能把'桃"理解为寿桃,"李" 理解为李白.
桃李满天下是什么意思
“桃李满天下”的意思是: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遍布各地,比喻一个人到处都有学生。“桃李满天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桃李满天下”这一句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赞誉教师的名言,赞美教师几十年教学生涯培育的学生遍布天下,方方面面。 典故: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先生就以“桃李”代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