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时间

高考日期
2022年高考全国统考时间为6月7日、6月8日。 2022年高考考试科目及时间分别为: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6月8日,文综/理综:9∶00至11∶30;外语:15∶00至17∶00。 需要提醒各位考生注意的是,省级统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试时间,将分别由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江苏高考实行“3+1+2”模式。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使用全国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命题;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我省负责命题。 山东夏季高考实行“3+3”考试模式。国家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自主命题。国家统一高考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北京市受教育部委托高考实行分省命题,考试和评卷工作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2022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包括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考等级考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
2018年高考日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统考科目的考试时间为6月7日与6月8日,具体安排如下: 6月7日9:00 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 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高考注意事项 提早15分钟进入考场,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环境。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调整一下迎战姿态: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提醒自己做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 在进入考场后等待发卷的时间里,如果你心理高度紧张,不妨做做考场镇静操:先缓缓地吸气,意想着吸进的空气经鼻腔一直到小腹内; 在吸气的同时,小腹慢慢 鼓起,鼓到最大限度略作停顿,然后小腹回收,意想着小腹内的空气再经腹腔、胸腔、口腔,最后慢慢地、均匀地从口中呼出。呼气的同时,心中默念次数 “1……”;第二次仍重复上述过程,与此同时心中默念“2……”。如此反复做10次左右,时间约为1分钟,情绪就会镇静一自若。
2015年高考时间安排
考试时间:6月7日和6月8日,部分省市包括6月9日。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名称相同的,考试时间安排与全国一致。6月8日外语听力测试部分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时进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首先,考试前一天切勿“开夜车”。知名高考语文辅导员刘纯认为,考前一天,考生应做到张弛有度,不要迷信“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说法,在开考头天晚上“开夜车”,以免因体力、脑力的过度消耗而影响考试状态。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名称相同的,考试时间安排与全国一致。6月8日外语听力测试部分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时进行。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首先,考试前一天切勿“开夜车”。知名高考语文辅导员刘纯认为,考前一天,考生应做到张弛有度,不要迷信“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说法,在开考头天晚上“开夜车”,以免因体力、脑力的过度消耗而影响考试状态。 其次,考前一定要前往考场“踩点”,考试当天出门必须预留足够的时间,防止因天气、交通等原因耽误考试。由于不少考生不是在本人就读的中学考试,因此必须事先到考点“踩点”,特别是提前弄清洗手间的位置。 第三,避免携带可能引起怀疑的物品进入考场。高考对考试用具有明确的规定,考生进场只能携带准考证、身份证,钢笔或签字笔、铅笔、橡皮擦等用品。 第四,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的衣物进场。为防止舞弊现象发生,在全国许多地方的考点都安装了“安检门”,同时还有专门人员用手持式金属探测仪进行“安检”,因此考生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的衣物进入考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耽误大家的进场时间。 其次,考前一定要前往考场“踩点”,考试当天出门必须预留足够的时间,防止因天气、交通等原因耽误考试。由于不少考生不是在本人就读的中学考试,因此必须事先到考点“踩点”,特别是提前弄清洗手间的位置。 第三,避免携带可能引起怀疑的物品进入考场。高考对考试用具有明确的规定,考生进场只能携带准考证、身份证,钢笔或签字笔、铅笔、橡皮擦等用品。 第四,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的衣物进场。为防止舞弊现象发生,在全国许多地方的考点都安装了“安检门”,同时还有专门人员用手持式金属探测仪进行“安检”,因此考生不要穿着带有金属的衣物进入考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同时耽误大家的进场时间。
2017年高考时间表
2017年高考时间为6月7号开始,6月8号结束。 具体科目时间安排为: 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高考考场的安排遵循三大原则:就近原则、随即原则和公平原则。 就近原则: 考场的安排一般是就近原则,基本上会安排考生就近考试,避免考生路程太长太过辛苦。所以在同一个区或者县的考生基本上都会被分配到同一个地方进行考试,方便学校进行统一管理。 随机原则: 另外,考场的考生座位是随机安排,尽管同一个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同学安排在同一个地区考试,但是教室里的人都是被打乱分配的,当你坐在座位上时也许发现你的先后左右的人都不认识,有效避免熟人的可能。 公平原则: 每个考场有两名老师监考,来自不同的学校。每考一次试换一次监考老师。考试期间不停地有巡考巡视。一般的地区高考考试座位固定,准考证上的座位号不变。第一科在哪考,以后都在那个位子考。 高考的重要性: 公平性: 高考是一个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评分方式,为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受地域、家庭、贫富等因素的影响。高考也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人力资源。 改变命运的机会: 高考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很多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跳板,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是他们摆脱困境和贫困的途径。通过高考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对自己有利,也对家庭和社区有意义。 以上数据出自《中国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