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妖僧

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才能非凡,却为什么被称为“妖僧”?
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才能非凡,却为什么被称为“妖僧”?
提示:

历史上最神秘的谋士,才能非凡,却为什么被称为“妖僧”?

因为医学世家出身的姚广孝虽然出家为僧,但是他既没有悬壶济世救助百姓,也没有安分守己做好一个和尚,反而是积极策划朱棣造反,使得百姓们陷入战争,尽管后来朱棣成功夺取皇位,但是老百姓却送了一个妖僧的名号给姚广孝。在百姓眼里看来,朱棣会选择跟朝廷作对,全是姚广孝一手策划的。 话说当年朱元璋去世,跨过儿子把皇位直接传给了孙子建文帝。当时众皇叔虽然对侄子的登基相当不满,但是也没好意思站出来公然反对。建文帝也知道自己的皇位做的并不稳当,所以积极策划削藩,这下子可是成功激怒了众皇叔,反对的浪潮就越来越大。略有犹豫的朱棣在姚广孝的鼓励下,发动了靖难之役。 要知道当时朱棣虽然拥兵自重,但是始终没踏出第一步。因为朱棣很担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顺,老百姓会支持朝廷。而姚广孝就劝说到:不是君上你要起义,而是天道选中了你,有此重任的你,就不要再在乎百姓了。随后姚广孝还为朱棣推荐了占卜的相士,结果都是大吉,所以朱棣就坚定的起义了。 由此可见,朱棣能发动靖难之役,姚广孝实在是功不可没。这对朱棣来说,姚广孝自然是大功臣,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姚广孝不顾百姓安危,只为成就自己的事业便发动战争,使得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陷入战火之中,这不是妖僧是什么?

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
提示:

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

因为身为僧人,他帮助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特别有能力。 姚广孝年轻时便出家为僧,法名叫做道衍,精通的方面颇多,以佛学,儒学,道学医术,谋略最为精通,同时姚广孝还是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
提示:

姚广孝为什么被叫妖僧

姚广孝被称为妖僧原因有四点: 1.姚广孝14岁出家,后来又拜了一位道士为老师。道士在古代,一直都跟最上层的关系密切,有的炼丹,所求长生不老;有的则是充当“谋士”。因为“道”的根,是扎在《道德经》、《易经》等古籍之中。而这些古籍里,又充满了各种智谋,甚至是权谋,兵法等。再看姚广孝,虽然披着佛门的袈裟,却如饥似渴地研习着“阴阳之术”,出家人本该六根清净,而他却事出反常。 2.姚广孝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道: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异僧“也可视作妖僧。 3.姚广孝作为僧人,却帮助朱棣篡位,发动了“靖难之役”。 4.洪武年间,明太祖诏令精通儒书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受赐僧服而归。途径丹徒北固山,赋诗缅怀古贤,以抒志向。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听后,道:“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姚广孝笑而不语。俗话说:出家人,四大皆空,而姚广孝却赋诗永志,这也是他被称作“妖僧”的原因之一。 朱棣曾评价姚广孝: 1.广孝器宇恢弘,性怀冲澹。初学佛名道衍,潜心内典,得其阃奥,发挥激昂,广博敷畅,波澜老成,大振宗风,旁通儒术,至诸子百家无不贯穿,故其文章闳严,诗律高简,皆超绝尘世。虽名人魁士心服其能,每以不及也。 2.广孝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若斯人者,使其栖栖于草野不遇其时以辅佐兴王之运,则亦安得播声光于宇宙垂功名于竹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