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中国网络之门

中国有哪些大型门户网站
中国有哪些大型门户网站
提示:

中国有哪些大型门户网站

百 度 , 新 浪, 腾 讯, 搜 狐, 网 易, 凤 凰 网 , CCTV, 新 华 网, 人 民 网 , MSN中文网, Google , 中国雅虎, 卓越网上购物 , 中国移动, 太平洋电脑网, CSDN, 中华英才网, 中国政府网, 中 彩 网, 汽车之家, 智联招聘, 天天基金, 东方财富 , 校 内 网 , 瑞星杀毒 , 51个人空间, 百 姓 网, 360安全卫士, 携程旅行网, 爱卡汽车网, QQ163音乐网, 诺 基 亚, 中关村在线 , 淘 宝 网, 工商银行, 上海热线, 中国联通, 中国体彩网, 飞 信, 安居客房产网, 京东网上商城, 天龙八部, 前程无忧人才网, 当当网上购物, 世纪佳缘交友等门户网站。

中国有哪些大型门户网站
提示:

中国有哪些大型门户网站

有传统综合门户(2000年以前就上线的),比如:搜狐,网易,新浪
后起之秀包括:腾讯门户 央视门户
另外由于web2.0的到来,是的用户变成内容的提供者,这样新闻内容暴增,涌现出越来越多特色和分类门户,例如:
搜索门户:百度 谷歌 搜搜 必应
电商门户:拍拍 有啊 乐天 淘宝
社交门户:51.com 搜狐白社会 聚友网 人人网 开心网
分类门户:同城网 大众点评网 赶集网
IT门户:天极网 中关村在线 泡泡网 太平洋(pconline)
财经门户:28.com
也就是说现在的门户网站的概念被分化了,太过综合的门户往往不能提供更具深度的信息,所以出现了很多按照信息分类提供服务的纵深发展的分类门户或者说专业门户,他们都算得上是大型门户,除了自己的重点信息覆盖领域外,也提供很多其他分类的信息作为辅助,因为网站始终是个动态发展的信息提供者,用户的需求就是他的一切,在加上现在的用户本身也是内容的提供和编辑者,比如作为IT门户的pconline 同时也有女人 汽车 读书 娱乐等频道,各大门户都非常注意信息的整合和组织方式,力图提供最好的内容给访客

中国互联网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提示:

中国互联网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的?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网络,应当说从94年开始发展的。 中国互联网已经发生了三次大浪潮。分别是1994年到2000年,2001年到2008年,2009到如今。 第一次互联网大浪潮,从四大门户到搜索引擎。 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1998年,邮箱普及&第一单网上支付完成;1998年11月,腾讯成立,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创立新浪。 1999年,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 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第一次浪潮中,李彦宏的BAT地位基础已打牢。 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搜索引擎到社交化网络 2001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2002年,博客网成立;2002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2003年,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最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 2004年,网游市场风起云涌;2005年,博客元年;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2007年,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 2008年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 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2009年 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2012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2012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2012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 2014年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2015年首次提出“互联网+”; 2016年“魏则西事件”引发网络平台监管责任边界大讨论。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2016年5月罗辑思维得到app上线,已有超过400万用户使用,付费用户超过100万。 2016年自媒体百家争鸣,互联网BAT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纷纷砸金压自媒体平台; 2016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中国第一个知识内容狂欢节,称为“123知识狂欢节”,消费超过5000万; 2017年5月17日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互联网的?
提示: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互联网的?

中国第一次使用互联网是1986年钱天白先生发送的第一篇电子邮件。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是1994年。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前对其最早的应用,可以上溯到1986年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24秒(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北京710所的一台IBM-PC机上,通过卫星链接,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 王淑琴的账户上,向位于日内瓦的 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 中国1994年全功能接入互联网,1994年4月20日,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的64K专线,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至1994年底,NCFC共连接中科院中关村地区30个研究所和北大、清华两校的各类工作站及大中型计算机500台,PC机及终端2000台。网上每天国际传输数据量达300兆字节,相当于1.5亿汉字。 扩展资料: 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农业大国,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化浪潮,只有抓住时机迎头赶上。接入互联网,无疑是当代中国重要的决策之一和关键一步,而这一步是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同步的。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与市场环境,而中国互联网又不断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自身也将迅速成长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在推进国家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由于接入互联网,中国也才更紧密地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网络传播的力量对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将产生重大而长远的影响,使亿万中国人的生产、工作、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的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今后的事实将证明,中国的崛起没有互联网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94年 中国互联网“开天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