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西安大雁塔图片

西安大雁塔介绍
西安大雁塔介绍
提示:

西安大雁塔介绍

大雁塔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虽经千年沧桑,仍然完好无损。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也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身用砖砌成呈方形锥体,内有楼梯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凭栏远眺,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塔底层南门两边出自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是唐高宗年间由玄奘亲手竖立于此的,至今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王维等曾为慈恩寺作过不少壁画,可惜早已湮没在历史中。但大雁塔下四门洞的石门楣、门框上,却还保留着精美的唐代线刻画。 门票价格:大雁塔登塔旺季25元,淡季20元。 开放时间:08:00-18:30(旺季) (03月01日-10月31日),08:00-18:00(淡季) (11月01日-次年02月28日 周一-周日),具体时间以景区当日公布为准。 交通指南:乘坐5、19、224、237、500、501、521、526、527、601、606、609、游4、游6、游8(610)、游9(320)路等公交在“大雁塔”站下车即到。

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有哪些?
提示:

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有哪些?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春,玄奘奏请建造雁塔,到十月建成。初时塔为五层,砖表土心。公元701-704年,武则天长安年间重修时改建为七层楼阁式砖塔,一直保存至今。 该塔是为保存从印度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而建的,并葬有舍利子万余颗。据说塔名的来历是这样的:大雁塔是玄奘仿照印度的雁塔而建,故沿袭印度塔之原名。塔名前加一“大”字是代表大乘佛教的意思。 相关资料 “雁塔题名”始于唐代。当时每次科举考试之后,新科进士除了戴花骑马遍游长安之外,还要雁塔登高,留诗题名,象征由此步步高升,平步青云。这在当时是很高的荣誉。 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考中进士后,登上雁塔,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表达他少年得志的喜悦。到了明代,长安虽已不是国都。 但当地的文人学士追慕唐代雁塔题名的韵事,在每次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结束后,考中的举人都要相携登塔,题诗留名。直到现在,大雁塔有的门楣和石框上还有前人的部分题诗留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大雁塔

大雁塔的简介
提示:

大雁塔的简介

大雁塔的简介: 大雁塔位于山西省西安市是市南的大慈恩寺里面,又叫做慈恩寺塔,在唐朝永徽三年,也就是公元652年,唐朝圣僧玄奘为了保护自己从丝绸之路到达天竺取回长安的经卷和佛像,命人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在最初修建完成的时候只有五层,到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逐渐修建,慢慢的塔身变成了七层之高,大雁塔整体高度为64.517米,底层的边长为25.5米。 大雁塔是现今发现的古代塔建筑中存在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建筑的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建筑形式传入中原地区,并且融入了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 扩展资料: 大雁塔之名是因为唐玄奘得来的。他在西行的路上,进入了沙漠腹地的时候,饥渴难耐,还一不小心打翻自己的水壶,危急关头,一群大雁带着唐玄奘来到一片绿洲,他才活了下来。 回国后,为了感谢这群大雁,也为了给经书的存放寻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唐玄奘请求李世民建下了大雁塔。 而那时的大雁塔,因为建筑在大慈恩寺,所以也叫慈恩塔,唐朝有一个习俗,那就是进士及第后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诗。 著名的大诗人孟郊屡试屡败,终于中举后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狂诗。这诗着把书生中举之后的豪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几年后,另一位诗人也考中了进士,在大雁塔下题名时,他本来是想着规规矩矩去题的,可一看到孟老爷子的诗,整个人都不好了孟老爷子的诗这么狂,看来我也不应落于人后。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见他一把拿过酒壶,就是一通豪饮,饮干酒后提笔就写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意思是在这些留诗的人当中,我可是最年轻的。这位年少有为的诗人便是白居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雁塔

大雁塔历史
提示:

大雁塔历史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慈恩寺的西塔院建起一座高180尺的五层砖塔,后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大雁塔塔通高64.5米,塔体为方形锥体,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杰作。 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中赞道:"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 大雁塔的恢宏气势由此可见。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气势恢宏、古朴雄伟的唐代著名古塔。 此塔是玄奘大师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 因仿印度雁塔样式修建,故名雁塔。 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以示区别,人们把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 大雁塔平面呈方形,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 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高64米。 塔身用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 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将长安风貌尽收眼底。 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桅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 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 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字体清秀潇洒。 唐末以后,寺院屡道兵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详细是什么?
提示:

西安的大雁塔的介绍详细是什么?

大雁塔位于我国的陕西省西安市的大慈恩寺之中,大雁塔也称“慈恩寺塔”,此名称的由来是唐朝李治为了纪念其母,故而赐名“慈恩寺”,大雁塔就是慈恩寺中,因此又称“慈恩寺塔”。 大雁塔的建筑结构是用砖来代替木结构的四方阁楼式的砖塔,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塔基、塔身及塔刹。大雁塔共七层,大雁塔的通体高度是64.7米,另外其它三部分的高度分别为:4.2米、25.5米、4.87米。 大雁塔是象征佛教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为我们展现了佛教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的结果。 旅游注意事项 1、请带携身份证,儿童携带户口本以便登记住宿之用;自驾车游客请携带驾驶执照、行驶证、保险单及常备工具。出门前做好车辆二级保养。 2、儿童票指身高在1.1-1.39米的儿童,超过1.4米均按成人计算(漓江船票为1.2-1.49米)。如儿童已超过请如实告知客服,如遇旺季临时补办船票、演出票等无法保证。 3、如遇特殊假日及法定节假日,景点、车队、酒店等价格会有不同幅度上涨,请联系客服确认最终报价。 4、请提前三天向外联人员咨询或在线查看近期天气走势。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桂林3至7月份春夏交季处于雨季季节,出行请带好雨具。秋季气候干燥、冬季湿冷。 5、参观少数民族村落,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信仰,尽量“入乡随俗”。 6、登山前要特别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以减轻负担;游览岩洞的时候尽量不要穿胶底鞋,以免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