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腾吧

我吵架吵不过别人怎么办?
如果你能放下讲理的形象包袱,恭喜你就解锁到第三层吵架的境界了。 我也没什么智慧,没什么逻辑,没什么道理,但我就只会说一句话:“你就是不能这样!你就是不能这样!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这样是不对的!” 这种人吵架的时候,别人根本没有插话的机会。你有道理,又能怎样呢? 这种吵架,就像复读机一样,不需要有很多词,只需要不断的重复就好了。这是一种无词胜有词的境界。 比如骂街,一句脏话能重复几百遍。比如有的妈妈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说说你怎么这么笨!”仅凭一句话,就能吵完一整个架。 在这个境界里,吵架已经放下了“和谐”的包袱和“讲理”的包袱。轻松上阵,赢的概率就比较大了。毕竟,吵架要的是赢,要的是爽,何必在意讲理不讲理呢? 我曾经和一位房产中介有过一次冲突,为的是在过户的时候有一个80元的工本费。因为前期合同的不清楚,并没有规定谁付,中介就希望我付。虽然没多少钱,但我就是不想付。然后中介就跟我讲道理。我自认为我讲不过他们,实际上2个回合我就感觉自己理亏了。于是我就调整了方针,我就说 “合同里没写,凭什么我付”。反复的只说这一句话,越说越激动,声音震荡到过户大厅里很多人都在看。然后中介就妥协了。 我知道,我赢在了气场上,而不是道理上。我同时放下的,还有“面子”的包袱。 在这个层次里,经历几次你就会明白: 吵架很爽。没人不喜欢吵架。那些之所以说不喜欢吵架的人,就像是学渣说不喜欢考试一样,挫败的经验太多了,就爱不起来。 吵架的至高境界,就是心中无架。只是静静地看着你不说话,看你波涛汹涌,而我内心充满平静。看你卖力表演,而我只是安静的做个观众。 偶尔,还可以给个掌声,说一句:“说得好!” 有的夫妻关系中,你在这边歇斯底里,他能在那边呼呼大睡,波澜不惊。有的亲子关系中,你说你的,他干他的,毫不理会。有的上下级关系中,你这边批评着他,他那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着,熟视无睹。这样的人,已经达到了吵架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的修炼来自于: 自我坚定。 我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知道我做的对与不对、好与不好,你的看法完全干扰不到我对自己的看法,所以我不必反驳你。 我知道你不会离开我,或者你离开我也没关系,我知道你伤害不到我,所以此刻我不在乎你是否喜欢我。 我知道你比我需要你更需要我,所以我相信你会妥协。不需要跟你吵架,我只需要等待就好了。孩子尝试跟妈妈吵的时候,有的妈妈不搭理孩子,就是因为如此。 我就是个流氓,你也不能怎么着我。跟这种人吵架,你只能自己噎着。 吵架其实很简单。当你产生想吵架的冲动的时候,你一定要先端正吵架的目的,你到底是想干嘛。 是为了说服别人吗? 如果你是为了说服别人,那你应该去帮助对方分析下,从他的视角出发去跟他沟通,而不是灌输。吵架就是吵架,吵架不是谈判,吵架不能沦为谈判。吵架的时候还想着谈判,就像是打游戏还想着做数学题一样,哪样都做不好。 是为了保护对方不伤害他吗?是为了表达爱吗?那吵架只会离这个目标更远了。 吵架的有效目的,可以是:为了赢,为了利益,为了爽,为了看他不爽,为了出一口气,等等,这些都可以。 当你知道自己此刻的目的的时候,你就可以衡量一下吵架值不值得,然后去做就可以了。思想包袱,别那么多。 你要学会解放思想,放下包袱。 有的人觉得很难,其实是因为他们不敢为了自己而活。不敢重视自己的利益,不敢重视自己的感受。潜意识里深深觉得自己不值得,也就不敢通过吵架去保护自己了。
为什么吵架吵不赢?
吵架是一件吃力的事情。第一耗费体力,第二消耗情绪。
吵架耗费体力,这体力不仅包括身体的力气,也包括脑力;消耗情绪,就更不用说了,越吵越难受,相信很多人吵的过程就像是吹气球的过程,而自己也是一只气球,吵得不好,自己炸了,吵得好,对方炸了。争论的过程也是如此,可能相对文明。可是,你会感觉,在这场吵架或争论里,谁真的赢了吗?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耗费体力可以很快就恢复,可是消耗情绪,会让人情绪低落,就算吵完了 ,恢复起来并不容易。我们的每个人都有一个情绪闸门。情绪闸门的开启,因人而不同。
有点文化的人,在吵架或争论的时,情绪闸门开启的前奏会长,也就是说双方可以在真理越变越明的路上会多走一会。最后,如果有一方情绪闸门开启了,另一方便以一句:不和一般人见识为由退出争论或吵架。
然而,我们说的泼妇骂街,这种情况下,情绪闸门是瞬间开启的,不等你辩论,不由分说,没有机会开口,真理无从辨明。在夫妻吵架中,大多数情况是一方是感性的,另一方是理性的。当吵架开始的时候,一方的情绪闸门立刻开启,另一方已然没有辩驳之地。大家各自对号入座。
但是,情况并不尽然。有时候,一方并未开启情绪闸门,却被迫开启。一方显然无理,无理寸步难行。在寸步难行的情况下,也会装一装有点文化人的样子,不和你一般见识,或者干脆沉默。王小波说,避免落入别人的语言圈套就保持沉默。而我认为有时候,有些人是进入不了别人的语言圈层而沉默。
我们在吵架或争论时候,就是针对一个问题,各自有各自的看法,都会选择对方辩说中的漏洞或者弊端进行反驳。这个反驳点,越集中,我们就越陷入走向开启情绪闸门的那一刻。因为在这个点中,我们很可能无力辩驳下去。
如何吵得赢,吵不炸呢?跳出反驳点,针对这个问题,在更大的面上反驳。也就是说,把我们现在所处的问题的点,放在宏观的整体系统中找到最佳的证据。
《大江大河》中,关于金州化工厂引进frc这项先进的国外技术,展开的争论,十分具有参考性。开始,水书记查阅资料说明frc的不足,反对刘总工和费厂长引进,但是两人说他没有技术,考虑不周全;后来,宋运辉加入争论,用更详实更全面的数据,论证了frc确实存在弊端,但是只破不立不是好的辩论,于是他找到了很多替代方案,进京讨论;在听了尹主任从国内市场、具体国情、金州地理位置、成本等方面关于引进frc的理由后,宋运辉觉得有道理。但是口服,心不服。
通常,我们到达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口服心不服,情绪闸门开启的时刻就要到了。接下来继续针对,我对你错,将致力于把自己错误的责任从中剔除,冠以别人更大的错误理由。
但是,宋运辉没有。这就是我们特别深思的地方。他从尹主任从更大的整体上考虑问题中学习了宏观思维方式,继续查阅资料,从国际市场、未来需求等方面论证了frc不是金州的最佳选择,并提出了更合适的替代方案。
你可能会说,宏观思维在现实生活中可能用不到,也至于有专业的问题需要普通人辨明。但是,宏观思维其实就是教会我们多角度看问题,拒绝单一思维,更要抛弃唯我思维,延迟开启情绪闸门,也许慢慢地就会避免随意开启情绪闸门。
吵架,是否吵得赢不是关键,关键是把住情绪闸门,适时跳上更大的整体看我们出现问题的点,以系统的多角度考虑解决方式。到时候,强弱于力,而胜负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