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凭什么胜出

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是哪里?
1949年,新中国选择首都,共有11个城市入围,包括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和北平(北京)。 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南京,将南京称为首都,至此中国第一次有了“首都”的称呼,并将该词沿用至今。政治、经济、文化的汇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旧的首都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而逐渐丧失其重要性,朝代的交替也可能代表首都的迁移。 新中国首都候选城市的相关介绍: 新中国成立前,哈尔滨所处的东北地区交通、经济发达,人口素质高,城市化率高。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位于东北,东北也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 东北毗邻苏联,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最先得到苏联的支持,有利于后期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也是哈尔滨的劣势,因为偏离北方,对于一个统一的国家来说,这显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总体规划。 西安和延安同处于陕西省,西安的优势就是它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悠久。汉唐盛世都发生在这里,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延安是抗日战争的中心,也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当汉唐以后的中国,经济中心已经不再是西北部了,这成为西安和延安明显的缺点。
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候选,为什么最终选了北京?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国家的首都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值得仔细考量和研究的。中国有着数千年的 历史 ,国家的疆域面积有过扩张和缩小,首都的具体位置也发生过数次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在诸多城市中选择一个首都绝非难事,在1949年选首都时,共有11个城市候选,这些城市当中为什么最终选定了北京?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北京在中国也算得上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城市,早在《史记》当中就有过它的相关文字记载:“李广居右北平。”这里的北平指的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燕国的地盘,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将国都定在了咸阳,这是因为秦国本身就从西部发家,因此在咸阳以及西安等地定都也是情有可原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国都的具体位置发生过数次改变,但总体来看国都大多都位于南方,这是因为在古代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整体经济水平和气候条件相对比较舒适,皇室成员大多也都比较喜欢在这里居住,再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古代时期北部多游牧民族,在北部定都有一定风险,所以将国都放到了南方。
然而在明朝时期这一局面却发生了转折,朱棣获得皇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迁都北京,将国都的位置从南方迁徙到了北方,并一直延续至清朝。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综合了多个原因,然而他的这一做法却并没有得到民国人士的认可,我们都知道清朝覆灭中国进入民国时期之后,中国的首都又一次南移到了南京。
虽然此时明面上的首都是南京,但在中国却已经出现了很多比较重要的城市,比如说红色革命老区延安,临海相对较为发达的上海,北部地区靠近苏联重工业较为发达的哈尔滨,以及交通咽喉要道武汉和位于中原地带的洛阳,可以说在这几十年时间里每一个城市的 历史 地位都相当重要,都有机会成为最终建国后的首都。
解放战争胜利之后,在1949年选首都时,一共有11个城市候选,为什么最终选定了北京?这是因为延安虽然作为革命老区有红色基因的种子,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延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并且没有什么 历史 地位,因此它是最先被排除的。除此之外上海以及南京等地区也不可能选,这是因为在时代背景下,这几个地方还残存着很多敌方势力,在这里建都显然是给对方卷土重来的机会,北方的哈尔滨在地理位置上也不是特别合适,反观北京的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并且北京是最后两个封建王朝的国都,再加上和平解放北平使得古建筑没有遭到太多破坏,所以综合来看北京最终成为了中国的首都。
选择一个首都要综合很多方面来综合考虑,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的。而且经过几十年的时间发展证实了这个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北京的国际地位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内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是每一个国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城市。
参考资料:《史记》
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
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立时间比较晚,至今不过20多年。西农是在1999年才由原先的西北农业大学、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而成,2004年才入选的985大学,加上西农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地理位置偏僻,所以过去很多人并不知道在陕西高原还有这样一所985大学。 西农的985是被社会承认的。尽管西农在985高校中排名相对靠后,但西农是国家批准的985高校,隶属于教育部,社会上也承认该校学历。且西农的综合实力还是比普通本科高校强悍很多,拥有自己的优势学科。近些年来西农的名声逐渐打出去了,一方面是国家对西农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大了,一方面是前几届西农的优秀毕业生带来社会影响力了。 优势学科: 西农在我国的农业大学排名中始终位居前3的水平,学校里的农林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等6个专业都入围了ESI全球排名前1%,可以说西农在农学方面的发展是很厉害的。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农
西农的985被社会承认吗?
西农的985是被社会承认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Northwest A&F University)简称西农或西北农大,坐落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 截至2020年3月,学校拥有教职工4535人,其中专任教师2236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310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人才项目专家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张涌、张兴、李华、刘国彬、张雅林、郭康权、康振生、郑粉莉、上官周平、吴普特、蔡焕杰、单卫星。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王晓杰、管清美、陈帝伊、刘慧泉、魏孝荣、谢卫青、武高林、姜雨。 “高校青年教师奖”入选者:蔡焕杰。 “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巩振辉、罗军、王跃进、张雅林、康振生、张涌、张硕新、付少平、高锦明、马锋旺、李世清、马孝义、蔡焕杰。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