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

我国哪些地区是洪涝灾害发生较多的地区?
我国洪涝灾害的高发区集中在广西东南部、广东沿海、海南、浙江沿海以及浙赣皖交界处、辽宁、四川的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高达50%以上。 我国易受洪水威胁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平原地区,海口、南宁、广州、南昌、武汉、长沙、杭州、南京、北京、石家庄、长春、沈阳等地都较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我国地区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夏天雨水多。城市雨水比农村多。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温度高,上升气流多,雨水多),城区的年降雨量比农村地区高5%到10%。城市地表覆盖多是隔水层,不透水。雨水多了后排不掉。 虽然有下水道,但是“国外的下水道可以跑汽车”,我们的下水道只能藏老鼠。地上21世纪,地下上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建设重地上,重看得到的,重面子,轻地下,轻基础,轻底子。 城市地势低,外来洪水容易入侵。城市往往建设在地势地平的地方,导致外来水量多,自然排水不易。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洪涝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并且危害十分大,发生的频率也很高,危及的地区也十分大,对于人们的生命及财产的威胁十分的大,下面一起看看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1 洪涝灾害的危害 :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最大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雨涝主要由大雨、暴雨引起,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 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 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2 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严重损害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会淹没农田、房舍等,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冲毁农田,使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农产品加工业、轻工业等缺乏原料或原料成本提高。还会造成交通、通讯中断,使信息、运输闭塞或延误,大量产品积压变质。 使供水设施和污水排放条件遭到破坏,可造成井水和自来水水源污染。洪涝退去后,使蚊类、蝇类滋生,生活环境恶化,增加了发生传染病的可能性。 我们要重视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减少泥沙入江河量,不乱砍乱伐,从而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洪水来了怎么办。 1、易受水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 平时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密切关注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放水门槛,设置挡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家中常备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2洪水将要来临时,做哪些物资准备。 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 饮用水,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 保暖用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 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作信号。 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3、洪水来临时,哪些地带是危险地带? A城市 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 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地下通道等; 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 化工厂及储藏危险物品的仓库。 B农村 河床、水库及沟渠、涵洞; 行洪区、围垦区; 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 电线杆及高压线塔下。 洪涝灾害的危害有哪些?3 洪涝灾害的危害 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造成人畜死亡、伤残外,还造成严重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和衍生损失。 直接损失和衍生损失是指洪水淹没造成的损失,如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房屋、设备、物资、交通和其他工程设施的损坏,工厂、企业、商店因灾停工、停业和防汛、抢险费用等。 间接损失是由直接损失而引起的损失,如农产品减产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轻工业造成的损失,交通设施冲毁,给工厂企业造成产品积压、原材料供应中断或运输绕道费用增加所造成的损失等。 衍生损失是灾害损失的外延,如由于洪涝灾害造成的人口伤亡、疫病、社会不安定、灾区文物古迹遭受破坏以及文化教育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损失。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洪涝灾害的危害对象主要是粮棉油等种植业。
洪涝灾害防治的一般措施
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有: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恢复植被,起到保持水土、调峰的作用,削减洪峰。在河流中下游疏浚河道,修筑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在城市低洼处完善排涝设施。加强天气的监测,对强降雨天气提前预报,建立预警机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第六条国务院设立国家防汛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长江和黄河,可以设立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的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机构)负责人等组成的防汛指挥机构,负责指挥所辖范围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流域机构。长江和黄河的重大防汛抗洪事项须经国家防汛总指挥部批准后执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流域机构,设立防汛办事机构,负责协调本流域的防汛日常工作。
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哪些方面条件
洪涝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即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
大面积持续性高强度的降雨是发生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而日趋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湖泊萎缩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活动等多种非气候因素,也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经济条件
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例如:每年江河中下游地区都是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而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地平坦,又是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