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号2

集结号是什么意思啊
集结号是过去军队集合的时候吹的一种军号节奏,用于快速集合部队。军号的声音洪亮,并且不同的节奏代表不同的意思,所以集结号可以迅速通知士兵消息。
冲锋的时候吹冲锋号,那部队集结的时候吹的是集结号,现在基本没有这些了。但是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还有吹晨号,只不过一般用喇叭音响放而不是以前的号兵来吹。常见的军号有冲锋号、紧急集合号、起床号、出操号、开饭号、熄灯号等。
集结号到底表达出一个什么主题?
表达战争的真实面目。 影片没有讨论战争有没有意义,没有讨论牺牲有没有价值,它讨论的还是老百姓心里都存在的一个朴素的道理:好人应当有好报,英雄不能流血之后再流泪。 影片让观众得以掀开英雄主义的帷幕,看看战争的真实面目,战争来临时,人如同蝼蚁一般被战争机器碾碎。 电影让观众记住了那些死去、阵亡、烧焦、甚至肢体粉碎的战士,罗广田、吕宽沟、老刺猬……那些血肉横飞的农家子弟们,终于有了名字。 创作背景: 该片改编自杨金远的短篇小说《官司》,原作只有几页,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央电视台《百姓故事》里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 《官司》首先刊登在2002年4月的《福建文学》上,于当年6月在《小说月报》转载。当初张国立看到这篇小说,非常喜欢,原想留着给自己拍电视剧,但后来还是推荐给了冯小刚。 冯小刚工作室的人员费了不少工夫找来全中国各个刊物的总目录一一翻查,后来通过《小说月报》的编辑才找到福建省作家协会,最后打电话给杨金远的正是冯小刚本人。 2004年春节期间,杨金远和冯小刚签约,当时冯小刚准备当年年底开拍,但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先拍了《夜宴》。 冯小刚拍摄《集结号》的初衷,是他认为每个男人的心中都有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但是这并非廉价的英雄主义,而是发自内心的感动。 该片并非为了探讨牺牲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形而上的主题,在他的心目中,这就是一个在漫长的岁月中不被人理解的“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