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茨威格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度解析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度解析
提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度解析

一个男子在四十一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这个男人对此一无所知。 故事始自十八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刹那,还是个孩子,之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 小说简介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由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中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之一。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陌生的女人,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的作家袒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小说以一名女子最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高尔基评价这篇小说“真是一篇惊人的杰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结尾的感触
提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结尾的感触

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结尾,我看到了男主内心深处的遗憾和无奈,他永远记不起来的人最终占据了他人生的全部遗憾,这是多么令人大快朵颐的事情啊。但也只有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好的,其实所有的美好都是在人的大脑中根据记忆不断美化而成的。如果是类似童话一般的happy ending,那剩下的只有对现实的屈从和对感情的不断消磨。信中的女人说实话是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其实她深爱的男主在我看来不过是她的一种自我感动,人最容易的是被自己感动,如果她能跳出那个怪圈,她会不那么痛苦。当然,也会少了爱情的悲剧效果,变得平庸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提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女孩,她的父亲早逝,从小和母亲一起过着贫穷的生活,这让女孩感到窒息。当女孩13岁的时候,一个作家成为了女孩的邻居,这个风度翩翩的作家,成为了女孩生命中的一束光。从那以后,这个女孩变了,她的成绩进步很快,她读了很多书,甚至开始练习钢琴,因为女孩认为这可以让作家喜欢自己。 她对作家的单恋一直持续到她长大成人,她偷偷地来到作家的家附近,希望能碰到作家,作家见了她,但作家没有认出她,但作家因为她的美貌而想起了这个女孩。两个人在一起了,然而,她仍然没有向作家坦白,没有告诉她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把白玫瑰作为纪念。 后来,女孩发现自己怀孕了,为了不让作者觉得自己是负担,女孩独自生了孩子,独自承担了生活的重担。为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女孩不得不成为富人的情妇,终生未嫁。从那以后,女孩和作家见了很多次面。在剧院里,在大街上,在公园里,女孩希望作家能认出自己就是那个小女孩,但作家始终没有认出。这个时候,女孩想起了和作家的在一起的时候,所以每当作家生日的时候,她都会送人一朵白玫瑰给作家,希望作家能记住她,但作家只给了女孩一些钱。 最后,女孩彻底心碎了,受到重创的女孩很沮丧。更糟糕的是,女孩的孩子死于重病,她的世界最终崩溃了,在生命的最后,女孩给作家写了一封信,诉说了对写信人的感情,她对他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希望写信人每年在写信人生日那天,也像女孩一样,买一些白玫瑰。看完这封信,作家终于记起这是隔壁的女孩了。他甚至不记得女孩的脸,但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层含义
提示:

解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深层含义

看似一本爱情书,实质上婉转含蓄地拨开了人性的迷雾。

01

十八岁时读此书觉得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女人痴情犯蠢,经历过人生后回来再读,却是灵魂颤栗,双膝跪地。书中很多被年轻时忽略的句子重新齐刷刷站立起来,显示出截然不同的含义,男人,女人,爱情,折射出今日社会的种种悲剧。

这是读着让人疼痛的文字,凝聚着成长和纠结。表面上看,作家似乎在写一个女人的痴情和悲哀,凄凉绝望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实际上,作家站在一个中性的立场,对男人天性中的花花世界和女人的痴情执着开启了悲天悯人的深刻揭示。这种揭露不动声色,异常沉着,金句不断涌现,暗香阵阵袭来,越往后读,越把人带向惊喜和震撼,然后,漆黑暗夜中我们隐约看见了一盏鹅黄的灯光,他引领我们穿过隧道,教我们看透人性,看透痴情,避免感情的塌方和沦陷,迎来光明睿智的人生。

作家用及其冷静的风格让小说以一封遗嘱式的书信呈现,随着故事的深入,你的心被作者温柔的铁手越抓越紧,渐渐无法呼吸,读完后,长久地唏嘘不已却是酣畅淋漓。对,你一定吃过洋葱!读本书就像扒开洋葱的过程,一层层扒开,双眼流泪不止,这本书把人性的内核彻底揭开,血淋淋地晾在世人面前,流过泪后,双眼明亮,看到核心,得到释然,从此人生大不同!

“你从来就不认识我”这句话在书中反复出现了多次,一语双关。切记不要只看文字的表面,一定要看到文字的深层和内里。女人表面上卑微到尘埃里,实际上内心却是一个极其骄傲的人,一个相当坚守的人。她渴望男人由里到外认识她,而男人只对性和新鲜漂亮感兴趣,女人却在执着地坚守她认为的爱情。因为这份坚守,人生走向迷失和绝望。女人为此而忍受,男人恍惚而不知。放眼望去,周围的婚姻,有几个丈夫真正认识自己的女人?哪个女人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所谓爱里,坚守一生,不愿自拔。

“他就要认出我来了”,在书中几次被提及,又几次被跌落在地,摔得粉碎。这里写了人性的自私和麻木。最讽刺的地方,当女人在内心又一次呼喊,他就要认出我啦的时候,结果却是老仆人认出了她,当女人把男人给自己的大钞全部交给这个老仆人时,“他哆嗦着,惊慌失措地抬眼看我——他在这一秒钟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

此刻,故事上升到了全书的华彩乐段,主题脱颖而出:我不爱钱,钱只是纸,我追求爱情,我要你认识我,但这一切似乎没有可能,钱是容易的,爱情简直是奢望。当下这个女人突然变得格外高大起来,她再也不是那个在爱情里卑微到尘埃里的女子,这样的清醒执着,这样的毅然决然,世间又有几个?

有时真相就是这样冰冷和残酷。随着故事往下深入,人生的意义也由此而引出,我是谁?从哪里来?往何处去?接着作家说“我感觉很舒畅,我该说的都说了”这里作家借助女人之口吐露了心声,飘在你身边的微弱气息也将消失,说出了生命的真相,谁又不是他人的过客。

02

在本书的头几章,你或许在为女人的固执和痴情打问号?心想,世上有这样的人吗?她的精神不正常吧?作者是否在故弄玄虚?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你渐渐发现这本书只有这样写最为动人,最有力量,最抓读者的眼球。我们一下子明白了作家的良苦用心,突然间理解了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题材和形式。

茨威格是一个才华十分出众的作家,看这本书之前,我们如果读过他的其他作品,就会对他有一个明晰地认识。

他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擅长心理描写。他的几部名作几乎都是靠着非常细腻的心理描写支撑起来的,而不是靠剧情和故事构建的。看他的作品,我们能够站在人物的立场上,全方位体会到人物的心路历程。这或许和他的最亲密朋友佛洛依德有关,他们两人保持了亲密的友情,彼此仰慕对方的才华。二是他本人不屑于使用直接描写,反而擅长用细节生动地烘托出自己的思想,引导读者从不引人注目的细节看到书中对象的真实境况。

像很多伟大的作家一样,他的优点成就了他的作品,使他流芳千古,同时也成为他的绊脚石和发展的瓶颈。

这本书的前半部很多读者都有共同的感受,女主角仿佛是从火星上来的,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清纯气息,极端自闭,沉浸在个人的内心世界中。窗外发生了什么,世界在往哪里转变似乎都和她毫无关系。这种极端的自闭,削弱了人物和故事的真实感。

但是,在本书的后半部。他及其智慧地使用了大量的双关语,把他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一步步推进,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震撼完全超过了前面的怀疑,于是,读过的人被深深折服,唏嘘叹气之后转为豁然开朗。

每一部书里都会看到作家的影子。作家本人就是沉浸在内心世界的人。典型的特色型作家,说他雄才大略谈不上,但是在他擅长的领域里,他已经做得接近于极致了。作为一个作家,这就足够了!

读到最后一章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再后来知道高尔基读这小说都“丝毫不知羞耻地哭了起来”我立刻原谅了自己脆弱的泪囊,并为自己也多少具备了高尔基的素质而高兴起来。

作家简直就是女人肚子里的蛔虫,有人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难得是他女人的那一半如此真诚、睿智和纯粹。他完全知道女人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那些矛盾的,痛苦的,深沉的感情宛如海风一样吹来,将我们的心一点点掠走。

03







像张爱玲一样出名要趁早。茨威格在十七岁就发表了作品。命运对他十分垂青,作品不但畅销,本人也迅速成为了“偶像作家”,经常会在公共场合被读者认出来。

有钱、有才、有名,有颜值!他完美诠释了“高富帅”的含义。翩翩少年,风光无限。

如果你去研究他的一生,他确实收到过陌生女人的来信,他那时的生活也和书里的作家几乎一致。他在认真地剖析了自己的心理后把女人的痴情和执着加上想象升华成人物和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他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犹太作家人生突然开始急转直下。

1933年茨威格的作品被焚遭禁,从此这位犹太作家几乎从德国学者的视野中完全消失。有人说,作家在巴西写的自传“昨日的世界”就已经含有了遗书的气息。是的,一个作家,有什么比他的文字被禁更让他痛苦的事呢?更何况,他的一生已经给人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为人正直,肩上有担当。二次世界大战不断燃烧的战火烧到了他的心头。他的人道主义理想、对人类未来的设想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所摧毁。欧洲国家和更多的亚洲国家开始了劫难,炮火连绵,尸陈旷野,人性泯灭,道德沦丧,人类堕落成自相残杀的野兽,使他非常痛苦,万念俱灰。在他自杀前几天,传来新加坡沦陷的消息,此时此刻,他进一步感到心力交瘁,生不如死,无力感再一次向他袭来。

1942年2月22日,他和夫人双双服毒自杀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公寓。

从此,一颗巨星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