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敬宜

范敬宜的缅怀学者
2010年11月13日,著名报人范敬宜病逝。“如果有来生,还是当记者”,这是范老生前说过的话。老人驾鹤西去,他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让人称赞、让人敬佩。范老之前姓范的著名记者,还有个叫范长江。范长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奔赴延安地区,采写出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著作。而范敬宜老人,则是经历了这个国家改革开放的历程,他用自己的新闻作品记载了改革开放给这个国家带来的巨大变迁。笔者作为新闻界的晚辈,每每为范敬宜老人生出尊敬之心、崇敬之情。他先是在辽宁农村采访报道,用细腻的笔触对比农村生活的变化,后来先后成为《经济日报》、《人民日报》的总编辑。退休下来后,他又成为了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开始奖掖后进。长在红旗下,沐浴着新中国的光辉。范敬宜的一生,波折坎坷,跌宕起伏。经历十年文革的浩劫,可以说是饱受磨难。然而,借助下放农村的机会,他能亲身体验农民大众的疾苦。淳朴、善良、诚实、乐观,这些都是农民大众的美好品德。范敬宜在农民大众美好品德的感召下,没有颓废,没有消沉,在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前提下,继续坚持用笔名发表文章。先生曾说,五种人不适宜当记者:不热爱新闻工作的不可以,怕吃苦的不可以,畏风险的不可以,慕浮华的不可以,无悟性的不可以。热爱新闻工作,耐得住苦难,受得住风险,经得住诱惑,再加上那颗聪明、睿智的大脑,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妙笔生花的范敬宜,遇上了自己的伯乐,从此人生步入辉煌时期。先前积累下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他后来的发展,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文化底蕴决定了审美品位,也决定了老人对于完美的执着追求。回顾范老的一生,有利于新闻界的后辈从中汲取养分,进而反躬自省,改善新闻工作。
金碚的个人主要学术业绩
1.进行竞争力经济学的开拓性研究,并始终居全国领先地位。获得多项重要奖项,其中包括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著作奖、中国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并形成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研发体系和团队,在社会科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上取得显著成效。2.在治理和领导《中国经营报》的实践中,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报业经济学》理论专著,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并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被业界称为“中国传媒经济学领域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里程碑之作”(《今晚报》常永新文,2006,9,27)。《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在《光明日报》(2002年7月25日)发表专论《一本书和一条路》,文中说:“《报业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以经济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报纸产业运行和发展的专著,是我国报业经济学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成果,也是对建立和发展我国传媒经济学的一个理论贡献。”“金碚的贡献绝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指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3.长期从事产业(工业)经济学研究,获多项重要奖项。其中,从1996年起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写出版《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持续15年,产生重大影响,并多次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主编完成国内第一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新编工业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学科建设意义。撰写出版的《产业组织经济学》、《中国工业化经济分析》等专著和教科书成为高校广泛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专著《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韩文),由韩国南海出版社出版(1998),在韩国学术界产生良好影响。4.创办China Economist《中国经济学人》(英文)学术期刊。该刊引起英国《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杂志等外国传媒的高度关注。国外多家重要学术网站将其选入检索名单。其中,美国经济学会的EconLit索引系统也于2010年6月主动邀请其加入。目前,China Economist已成为向国外读者传递中国经济学和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并成为中央外宣办、文化部、汉办(对外汉语教育办公室)等部门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荐向海外发行的重要外文期刊之一。5.长期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出“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的代表性理论。20世纪90年代前期,就提出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新颖论点:“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即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优点,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绝不是普遍地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少而精”才是国有企业的理想状态。在1997年出版的专著《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中,金碚围绕核心论点“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深刻阐述了国企的特殊性质、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主要优缺点和历史使命,该书多次重印,成为畅销书。此后,相继发表了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获得了多项重要奖项。最近,又发表论文“论国有企业改革再定位”,沿着作者一贯坚持的逻辑,将国有企业改革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该文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中产生了很大影响。6.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研究和阐释。2006年,发表论文《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载《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6年15期)。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承担的中央调研任务中,金碚担任了关于科学发展观调研课题组的执行负责人,撰写了调研报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问题研究》上报中央,并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向胡锦涛总书记主持的会议进行了汇报,受到中央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