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系三雄

新桂系简介及详细资料
简介 新桂系是指相对于旧桂系,在1920年代崛起的以李宗仁、白崇禧等广西出身者为代表的军阀、中国国民党内部派系。广西历史上一直处于中国边远落后之地,经济与文化较为落后。后因国共内战,中国国民党失利,新桂系也随之瓦解。 上将 新桂系上将列表 姓名 籍贯 军衔 图片 李宗仁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 陆军一级上将 白崇禧 广西省桂林府临桂县 陆军一级上将 黄绍竑 广西省梧州府容县 陆军二级上将 黄旭初 广西省梧州府容县 陆军二级上将 叶琪 广西省梧州府容县 陆军二级上将 胡宗铎 湖北省黄州府黄梅县 陆军二级上将 -- 陶钧 湖北省黄州府蕲水县 陆军二级上将 -- 夏威 广西省梧州府容县 陆军二级上将 廖磊 广东省高州府化州 陆军二级上将 李品仙 广西省梧州府苍梧县 陆军二级上将 刘士毅 江西省南康府都昌县 陆军二级上将 韦云淞 广西省梧州府容县 陆军二级上将
什么是新桂系?什么又是旧桂系?
“桂系”这两个字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很重的分量,谈论近代,谈论民国,永远绕不开桂系。 从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开始的时候,桂系便存在了。 北洋军阀中的皖系、直系和奉系不过是各领风骚四年,可是桂系却不同,它直到1949年李宗仁逃去美国、白崇禧逃去台湾才宣告彻底结束。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它像新陈代谢一般更新过自己的领导核心,即旧桂系为新桂系所取代。 旧桂系的名头当然不如新桂系响亮,从实力方面来说,旧桂系也不如新桂系。旧桂系的头头是陆荣廷,一个南宁人,巅峰时期的势力范围从广西延伸到了广东和湖南,1920年时被粤军驱逐出粤,1921年7月被迫通电下野,随后避居上海。 1923年在孙中山忙着对付陈炯明的时候,陆荣廷获得北京政府的支持回到广西,试图东山再起。 但是,此时的沈鸿英已经膨胀,表面上服从孙中山,可是实际上却想学曾经的陆荣廷,他又怎么可能会让陆荣廷在广西东山再起? 所以,在陆荣廷刚回广西没多久,沈鸿英便在孙中山的命令下率军攻打陆荣廷,实际上即使没有孙中山的命令他也会这么做。 沈鸿英也是旧桂系的主要将领,一介土匪出身,辛亥革命时率领众匪接受同盟会的招安,从此由黑道走上了白道,从一个贼成为了一个官。 但是,他的贼性一直改不了,不管是在陆荣廷手下,还是在孙中山手下都没有变过。 1924年11月,陆荣廷部被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击败,陆荣廷本人则早已于8月通电下野并去了上海。 1925年7月,沈鸿英在李宗仁的步步紧逼之下绝望地遣散所部,然后潜藏,9月扮成商人悄悄去了香港。 至此,以陆荣廷、沈鸿英为代表的旧桂系宣告终结,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核心领导的新桂系宣告诞生,李白黄三人并称“桂系三杰”。 黄绍竑在中原大战时脱离桂系,投靠了蒋介石,所以在说新桂系的时候,又常常只说“李白”二人。新桂系在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领导下,发展很迅速,新桂系的势力范围也急速扩张,向北方省份延伸。在白崇禧的构想中,是在占领中原后,像古代的王朝那样携势自北攻南,从而拿下江山。 只可惜“李白”没能实现这个构想,因为新桂系很快被蒋介石用“软刀子”捅出了一个窟窿,在蒋介石的收买下,新桂系的部分将领纷纷叛变并投靠了蒋介石,蒋几乎“兵不血刃”地瓦解了来自新桂系的威胁。 但是,新桂系并没有倒下,“李白”仍然强势地站立在民国政治舞台的中央继续“高歌”。蒋介石的几次下野,便离不开桂系在背后的操纵。 李宗仁也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反蒋但是始终站立着的军阀,甚至在最后时刻还过了一把皇帝瘾,当上了国民政府的代总统。 即便到了后来不得不走的时候,他也选择了去美国,而不是台湾,只因为他不愿意向蒋介石低头,更不愿意将自己置于蒋介石的摆布之中。 在抗战时期,桂系也为抗战事业付出了无数的鲜血,桂系健儿们一个又一个地奔赴抗日战场,为国家、民族和百姓能够摆脱侵略者而抛头颅、洒热血! 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桂系之于民国,李宗仁之于桂系、之于民国,始终是一个传奇!
白崇禧和李宗仁啥关系
白崇禧和李宗仁是通过利益关系连接起来的,出于团结目的,两人关系表面上看好像还不错,但实际上双方分歧非常严重,只不过由于李宗仁对白崇禧步步退让,才使得两人没有闹分裂。 首先就出身而言,李宗仁原是林虎的部下,后独立出去组织定桂军。而白崇禧原为黄绍竑讨贼军的参谋长,与黄绍竑都是保定军校毕业生,与黄绍竑一样出身于马君武弟弟马晓军的模范营。 马晓军被旧桂系刘日福击败后,残部收拢只有千余人,马晓军为此感到失望而离开部队,余部就交给黄绍竑指挥。黄绍竑带领残部先投奔李宗仁,同时派白崇禧与广州革命政府联系,并觐见孙中山,获得广西讨贼军的番号,由黄绍竑任总指挥。 于是黄绍竑便率部离开李宗仁,同时还拉走了李宗仁部下俞作柏一个营。为此定桂军上下对黄绍竑意见很大,很多人要求追击,但李宗仁却对此很大度,放走了黄绍竑,而黄绍竑对李宗仁也非常感激。 后来黄绍竑的讨贼军击败沈鸿英部,并派白崇禧与李宗仁联系合作事宜,白崇禧为此与李宗仁进行了深入沟通,回去后极力赞同与李宗仁所部进行合并,同时支持黄绍竑拥戴李宗仁为首领的提议,于是形成了新桂系李、黄、白的领导核心。 白崇禧墓: 白崇禧墓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台北市信义区六张犁一带的回教公墓。墓园为台湾少见的伊斯兰式建筑。 墓园最高处,建有“崇禧清真寺”一座,寺前矗立一座似锏一样的冲天柱,锏前刻“忠肝义胆”、后书“仰不愧天”,锏身左右有“桂林白崇禧”书两联:孤臣秉孤忠,五马奔江,留取汗青垂宇宙;正人扶正义,七鲲拓土,莫将成败论英雄。
李宗仁和白崇禧谁的地位高
李宗仁比白崇禧的地位高。 李宗仁字德邻,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 而白崇禧字健生,是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由此可以看出李宗仁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中华民国的代总统,白崇禧担任过的最高官职是中华民国的国防部正,因此李宗仁比白崇禧的地位高一些。 扩展资料: 白崇禧日常待人接物中,反对官僚架势,反对打骂士卒,主张吃苦耐劳,禁烟禁赌,反对不良嗜好,在国民党统治阶层中是比较自守自节的。 他多谋善断,胆识超人,狡诈多变,谋略深长,记忆力惊人,善于捕捉战场信息,他善于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穷追猛打、所以常常能够以少胜多,有常胜将军之称。 在国民党将领中素有小诸葛、今诸葛、当代张良、现代第一俊敏军人等雅号,连毛泽东都评价他为中国第一狡猾军阀。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共名家看重,甚至日本人也称之为战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宗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崇禧
桂系三雄的txt全集下载地址
桂系三雄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控制南京特别委员会(1)栖霞、龙潭一战,南京转危为安,李宗仁的声望如日中天。李宗仁见局势大变,阵脚站稳,越发雄心勃勃。原来李宗仁表示拥汪,力促宁汉妥协,只不过是迫使武汉唐生智军队停止东下,以对付津浦线上的孙传芳和张宗昌。李宗仁早就鄙视汪精卫的人格,认为汪“真正的个性,则是热衷名利,领袖欲极强,遇事又躁急冲动。欲达目的,既不择手段,也不顾信义。每临大事,复举棋不稳,心志不定”,“不能负实际责任”。因此,打败孙传芳后,李、白便转而排汪。汪精卫在蒋介石下野后,以为自己可以稳坐第一把交椅,国民党领袖非己莫属。他宣称:“中央党部与国民政府,都只有一个。”“我们坚持我们的主张,务必达到提高党权的权威。”“武汉政府要搬到南京去。”“将来军队的分配,都归军事委员会决定。” 9月5日,得意洋洋的汪精卫携同陈公博、顾孟余等一行如约启程来宁柄政时,城中却贴出不少反汪标语。李宗仁表面做着“迎汪”的准备,暗中却积极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