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

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 【本经简介】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地藏本愿经》,简称《地藏经》,大乘佛教典籍,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 地藏菩萨之本缘故事,据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仞利天宫神通品载,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前,为大长者之子,因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之相好庄严,而产生恭敬景仰之心,为证得此庄严之相,而发愿尽未来际不可计劫,度脱六道罪苦众生。同经同品又谓,地藏菩萨为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之一婆罗门女,为救度其母出离地狱,而为母设供修福,并发愿尽未来劫广度罪苦众生。又同经阎浮众生业感品亦举出二说:一、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国之王,其国内人民多造众恶,遂发愿度尽罪苦众生皆至菩提,否则不愿成佛。二、地藏菩萨于过去久远劫时为一女子,名为光目,其母堕于地狱受苦,光目为救度之,而发愿救拔一切罪苦众生,待众生尽成佛后,方成正觉。上记诸说皆随地藏信仰而广传人间,故佛教中常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语来形容地藏菩萨慈悲怜愍之广大誓愿。 《地藏菩萨本愿经》又称为佛门孝经,内容除了弘扬首善的孝道,更谆谆告诫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其地藏菩萨救母的孝道于五浊恶世中,有助家庭伦理发扬,教育子孙孝道。是初学佛者必读的经典。 按《地藏经》所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即将离开人世进入涅槃时,仍悲悯担忧迷途的众生。因此在弥勒佛(未来佛)降生人间之前,这段无佛住世的期间,佛陀便暂时将六道众生,全部托付给地藏菩萨教化。地藏菩萨亦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此我们尊称他为大愿地藏王菩萨。既然释迦牟尼佛指示地藏菩萨作天人鬼神等六道众生的导师,我们就应该遵循地藏经教诲,学习地藏菩萨大孝与大愿的精神。 地藏菩萨以悲愿力救度一切众生,尤其对地狱中之罪苦众生特别悲愍,而示现阎罗王身、地狱身等广为罪苦众生说法,以教化救度之,故一般又以阎罗王为地藏菩萨之化身。如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中,即举出阎罗王之本地为地藏菩萨之说。又如我国民间信仰中,地狱思想受「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影响甚深,而视地藏菩萨为地狱之最高主宰,称之为幽冥教主,其下管辖十殿阎王。近时于敦煌千佛洞发现之地藏十王图,即绘有地藏菩萨及十王等之像,并附有宋代太平兴国8年(983)造立之铭文。 【本经来源】 本经经题下署有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652-710)译,然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等皆无此一记载;又宋、元、明、高丽等诸藏中唯明藏收之,而比明藏更早之宋、元、高丽等诸藏皆未收,故实叉难陀传译之说似不足采信。 因为译者不详,也未收入译经目录中,在宋朝及元朝编辑的《大藏经》,都没有收录此经。直到明朝,本书才被收入《大藏经》,因此有学者怀疑此经并不是自印度传入,而是五代时在中国写出的经典。该经强调孝道,较接近中国的儒家思想,也被当成是此经在中国所作的论点之一。美国学者格雷戈里(Gregory Schopen)则反驳称在印度佛教中也能找到强调孝道的内容。 法国学者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于1908年在敦煌发现了西夏文本的地藏经残本,而且地藏经在宋朝之前已传入日本,由这些证据可知,在五代至北宋初年,地藏经已经在中国流行开来。 在日本,地藏菩萨之信仰始自平安中期,兴盛至今。此一信仰于镰仓时代以后,已有民间信仰。如以示现于塞河原之地藏菩萨为儿童之救护者,并有和赞歌颂之。又如育子地藏、子安地藏专事救护育子之事。此外,参礼六地藏(教化六道之地藏菩萨)、延命地藏、胜军地藏者亦颇多。 【经文内容要略】 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佛在经中赞扬了地藏菩萨为度众生「久远劫来发弘誓愿」的非凡之举,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例如曾为婆罗门女、光目女时设法救度母亲的故事。原文: 「有一婆罗门女。宿福深厚,众所钦敬。行住坐卧,诸天卫护。其母信邪,常轻三宝。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时婆罗门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计当随业,必生恶趣。遂卖家宅,广求香华,及诸供具。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见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画威容,端严毕备。时婆罗门女,瞻礼尊容,倍生敬仰。私自念言。佛名大觉,具一切智。若在世时。我母死后,傥来问佛,必知处所。时婆罗门女,垂泣良久,瞻恋如来。忽闻空中声曰。泣者圣女,勿至悲哀。我今示汝母之去处。婆罗门女,合掌向空,而白空曰。是何神德,宽我忧虑。我自失母以来,昼夜忆恋,无处可问,知母生界。时空中有声,再报女曰。我是汝所瞻礼者,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见汝忆母,倍于常情众生之分,故来告示。婆罗门女,闻此声已。举身自扑,支节皆损。左右扶侍,良久方苏,而白空曰。愿佛慈愍,速说我母生界。我今身心将死不久。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 其后,通过文殊菩萨、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萨、四天王、普贤菩萨、普广菩萨、太辩长者、阎罗天子、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坚牢地神、观世音菩萨、虚空藏菩萨的依次提问,以及地藏菩萨与释迦牟尼佛的对话,介绍了地狱及其众生的状况,解释了使亲人眷属在各种情况下脱离苦难的种种方法。释迦牟尼佛还在此经中将自己涅槃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期间,教化世人的任务托付于地藏菩萨。
念《地藏菩萨本愿经》注意事项
注意要心态好。 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故事,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宣扬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 经中还描述了地狱的状况,解释种种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方法。另外在此经中,释迦牟尼佛宣说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地藏菩萨负责。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 关于此经成立的年代有一定争论。有人认为此经虽题为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并无记载,高丽藏、宋藏、元藏亦未收录。直至明藏始见此经。因此,此经当非实叉难陀所译。 又,日本学者羽溪了谛推测此经应成立于中亚之于阗,松本文三郎则认为此经成于元末明初,系模仿净土经典所说之阿弥陀本愿,以《地藏十轮经》思想为架构,由中国学者增补润饰而成之伪经。 (1)在宋代常谨的《地藏菩萨像灵验记》序云︰“汝当忆念,(中略)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一段,与本经〈分身集会品〉卷二的经文几乎完全相同。 (2)根据石滨纯太郎与尼克拉奈夫斯基所发表的《伯希和先生中亚搜集之一》中,有西夏文《地藏菩萨本愿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卷十的残卷。 (3)日僧济暹所撰《持念地藏菩萨疏要钞》中,于地藏菩萨十要释义部份,曾引用本经的本生故事及经文,书末并记有“天仁二年正月下旬比沙门济暹撰之生年八十五”之句。而天仁二年(1109)即相当于宋徽宗之世,所以认为本经成书年代最迟在十或十一世纪。
请问《地藏经》是谁写的?有什么意义?
谈到佛教的四大菩萨,可能很多网友对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这三位菩萨的了解比较多,但是对于地藏菩萨的了解就很少了。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和地藏菩萨有关的《地藏经》以及这部经书是谁写的,写这部书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地藏经》的书写者 在佛教的历史记载中,这部经书的作者是释迦摩尼,是释迦摩尼在欲界六天的第2二层天,他听到了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从而把听到的内容记录成了经书,这部经书就是《地藏经》。这部经书在当初是很流行的,是很多寺庙的通学教材。之后这部经书也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在传到中国之后由唐朝高僧实叉蓝难陀翻译成中文了。其实地藏菩萨的标志就是愿,意思就是大愿和大孝,他多次表示想救出自己在地狱中受苦的母亲。 二、《地藏经》的意义 很多人都说这部经书是用来超度的经文,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这部经书也是佛教中的孝经,他讲的就是地藏王就自己母亲以及在世界上拯救苦海中大众的故事。所以很多人也说地藏王心中是有大爱的,这种大爱是宽广无边的,只有心胸宽广才能更加平静,更加善良,既能够救赎自己,也能救赎别人。很多人都说,如果你读过了《地藏经》,那么你的心中就会充满强大的能量,会让你的心灵更加平静,对生活充满热情。 三、总结 所以当你心中烦闷的时候,就可以读一读这一部经书,它会洗涤你的心灵,让你的内心平静下来,有能力去思考更深度的事情。因为这部经书讲的就是人间的大爱,当你明白了这种大爱,那么你的心灵就会变得很宽广,就不会计较一些小事情,能够思考更多。
请问《地藏经》是谁写的?有什么意义?
地藏经的作者是谁没有记载。这部经典之作是由唐朝高僧实叉难陀翻译的。然后它逐渐传播开来,现在我们有机会实践地藏经。很多人在开始念经的时候会有错觉,但是你有了错觉以后,不要担心,只要继续念经就好了,如果你不去理会你的错觉,它们就会自行消失。地藏经可以教会我们很多东西,如果你能毕恭毕敬地背诵地藏经,就会逐渐明白地藏经的意义和狄赞经的功用。 地藏经全书共有17199个字,全文共有13章。我们第一次接触地藏经时,对地藏经不是很熟悉,里面的文字也不是很熟悉。一定有很多人对如何实践佛经感兴趣。其实,学《地藏经》并不难。首先,你要有一颗尊重和忏悔的心。如果你的信够了,读《地藏经》会有很好的效果。我们知道在诵读地藏经时应该持什么态度,我们也应该知道诵读狄僧经的过程。如果你对你的地藏经的步骤不太了解,你可以先看看地藏经的仪式。当你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当你开始背诵佛经时,问题就会更少。《地藏经》能流传几千年,至今仍如此流行,一定是因为它意义深远。 练习地藏经,必须熟悉佛经的内容,也就是说,必须能读懂。但是对经文,有很多你不认识的字,因此,可能是当你“对经文”的时候,会已经读得不是很顺利了,如果你觉得要读的话,就不是很好了,可以先通过对经文全文的熟悉来录音,等到你逐渐懂得如何读经文的时候,可以自己开始读了。《地藏经》就是佛教所说的孝道佛教修孝,要修大孝,要教父母学佛、学道,学佛,走出三界,远离一切苦难,毕竟幸福,这样才能真正报答父母恩宠,真正修大孝。在他们涅槃之前,释迦牟尼佛升到忉利,成为罗摩撒母亲,让母亲看到佛道迹象的符号,然后实践,这显示了世界上佛弟子的伟大孝道。 所有的祖先都相信《地藏经》。我们所知的最后一位祖先,明朝的蕅益大师也曾说过:“智绪生而恶习深重。多亏了他的好根,他度过了童年。民国时,弘一大师说:“既然只有刮胡子和濒死,到佛菩萨心,十五年,领受了最深的恩泽,渴望编纂教诲,传播到世界,赞美神圣的美德,回报深深的恩泽,现在正是时候!”因为这经的重要性,我们的后继者应该更珍惜它,更真诚地相信它,更崇敬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