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他提出的是什么唯物主义?著作有什么?
费尔巴哈是德国旧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半截子式的唯物主义,在自然领域属于唯物的,但社会历史观是属于唯心主义的,他的唯物主义具有形而上学性。 一、在自然领域坚持唯物主义。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从认识论的根源上,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的分析批判。他认为人的精神、思想是人脑的属性,是附属于肉体的,黑格尔的错误在于把精神和思维看作一种脱离人脑而独立的东西,“没有感觉,没有人的,在人之外的思维”是十分荒谬的。马克思吸收了其中合理的因素,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共同组成马克思主义。 二、在社会历史领域则滑向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其合理成分,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具有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不能够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伟大论断,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因此陷入唯心主义。 费尔巴哈发表了很多著作,1830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在1834年,费尔巴哈发表了《阿伯拉尔和赫罗伊丝》。1838年,发表《比埃尔·拜勒》。1839年,发表《论哲学和基督教》。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实质》。1857年,发表著作《神统》。1866年,费尔巴哈发表了最后一本著作《上帝、自由和不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什么?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 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地方,在于费的唯物主义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而旧唯物主义将人看做机器,是机械唯物主义。但学术界对于费的唯物主义的批判主要是比较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尽管二者都将人的地位提高,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中的人是感性直观的自然人,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认为的那样将人看作历史地具体地生成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发展变化的人。被人们称为“半截唯物主义”。 人本学是费尔巴哈新哲学的核心。费尔巴哈在对思辨哲学和宗教神学的批判中得出结论:思辨哲学的秘密是神学,神学的秘密是人本学;神的主体是理性,理性的主体是人。 费尔巴哈认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哲学的最高对象,新哲学的任务就是要认识人及其本质。 人的实在只是以他的对象的实在为依据,“人没有对象就不存在”,人是从对象认识自己的本质的,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人的本质的多样性。这是费尔巴哈理解人及其本质的出发点和原则。 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界的最高产物,“生命起源于自然”,“自然是人的根据”,因此,自然界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首要的和根本的依赖对象。由于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的本质首先在于它的自然属性,即人是物理的、生理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感性的实体。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强调人与自然界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人就是人所吃的东西”。 但是,费尔巴哈并没有简单地把人与自然完全等同。他明确指出:“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因此,“只有社会的人才是人”。可见,费尔巴哈并非单纯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考察人,而是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即认识到人是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产物。 不仅如此,费尔巴哈还指出:“孤立的、个别的人,不管是作为道德实体或作为思维实体,都未具备人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