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孩子

孩子负面情绪怎么接纳 接纳孩子负面情绪的方法
1、父母要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负面情绪,其实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把它想象的多么严重。
2、心情造成侵扰,有的人性格开朗可以很快地从负面情绪走出来,还有的人内心脆弱或者是过于敏感,抗击打能力过弱就会导致他们一蹶不振,从而消沉低迷。
3、因为长时间对负面情绪的压抑,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种沉默寡言的表现,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合理发泄自身的负面情绪,也恐惧于自身负面情绪不恰当发泄所带来的后果。因为长期压抑恐惧、悲伤、痛苦等负性情绪,身心总处于不一的状态,与人的正常交往也会被阻断,自然也会影响与他人的正常沟通表达。自已感知和想要表达的东西总是不一样,长期以来会造成说话互相冲突,自我矛盾的现象,伤害的是孩子正常的表达能力。
消除孩子的负面情绪,你可以这样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需要是关键
儿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特别要个妹妹,为此他跟我磨缠了很久。某天,当我告诉他:你可能真的要有一个妹妹了的时候,他那种梦想成真的喜悦溢于言表。特别的开心,逢人便说:“我要有妹妹啦!”
孕期五六个月的时候,有一天,他非常不开心地回到家,我就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为什么你要生小宝宝?”
我听了心里那根名为“警惕”的弦立刻绷紧了,就问他为什么会有这种疑问,他说在他楼下公园里玩的时候,楼下的老爷爷跟他说“你爸爸妈妈有了妹妹或者弟弟就不要你了”。
听了儿子的话,我一脑门黑线。这种拿恐吓孩子当有趣,挑拨离间别人家亲子关系的人,真的是神烦!
我小的时候也有人这么跟我说,所以在我爸妈问我要不要弟妹的时候,我坚决不要。但我长大了才知道,我亲手扼杀了拥有血脉相连的手足的机会。所以,我理解儿子听到哪位老先生的话的感受,老先生逗我儿子以为很有趣,殊不知他勾起了我儿子内心的恐惧——他怕爸妈不要他。
于是,我告诉儿子,他是妈妈第一个爱的孩子,其他人都不会取代他在妈妈心目中的位置。和妹妹相比,我爱他的时间永远多几年。
我还分享了我作为独生女的感受——小时候没有兄弟姐妹的童年很孤单。如果有个同胞手足,就有人能和我一起看书学习,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 游戏 。有人陪伴的童年,多快乐呀!
儿子听了我的说法,满意地点点头,并对我说:“你这么说,我心里就舒服了。以后,我会好好对待妹妹的。”
后来,他真的如愿以偿有了可爱的妹妹,于是,他信守承诺成为一个好哥哥。很多事情,他都会谦让妹妹,而妹妹有不会的东西,他也会耐心地陪着妹妹一起 探索 。他们偶尔也闹矛盾,但总体上来看,他妹妹的相处和睦,老母亲看着也心中宽慰。
现在妹妹上幼儿园,他时常会陪着妹妹一起看绘本。最近看的一套名为《非暴力沟通绘本》,发现这套书讲的内容——小亚和小爱成长中的烦恼,以及亲子沟通的内容,和我家的情形简直一模一样,因此我们看了都觉得特别有共鸣。
最早认识“非暴力”这个词始于中学课堂,当时学到一篇课文,是关于印度的反抗殖民统治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自此,“非暴力”这个词就印在我的脑海中,在某种程度上,我把“非暴力”理解为一种沉默的抗议。毕淑敏说:“沉默有的时候是哺育力量的襁褓。”我很赞同她的观点,沉默的力量不可小觑。
因此,在我眼中的《非暴力情绪沟通绘本》,是一套以“非暴力”的方式,把焦点放在情绪的表达和沟通之上,能够帮助孩子打破沉默,启发家长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情绪的绘本。它帮助家长认识并理解孩子的感受与需要,进而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和养育。
这套《非暴力情绪沟通绘本》共有四册,分别为《小丫亚上幼儿园》《咦,小弟弟怎么变成了小妹妹》《小亚与小爱的恩怨情仇》和《小亚生病了》,书名非常直白,令人一眼就能判断出这本书的主题。我觉得作者选取的这四个主题都非常贴合生活实际,但凡有 育儿 经验的家长,应该都知道,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情况真的是很常见。
在《小丫亚上幼儿园》中,读者可以看到小亚一开始面对陌生的幼儿园感到有些害怕,后来转变为坦然接受,进而享受起幼儿园生集体生活。小亚的内心经历了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也实现了情绪的自然过渡和转变。
这和很多家庭中,孩子进幼儿园的情况一样。孩子进幼儿园,需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他可能会因为骤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产生不安和恐惧,经过老师的安抚和开导,孩子会感受到幼儿园的好,融入集体的生活。
在《咦,小弟弟怎么变成了小妹妹》中,爸爸妈妈给原以为会有弟弟的他生了一个妹妹。他经历了第一个困惑,为什么妈妈会生小弟弟小妹妹呢?又经历了第二个困惑,说好的小弟弟为什么会变成小妹妹。
小亚看着妹妹占据了妈妈和爸爸大部分的时间,心里是有些吃醋的。虽然他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 情感 ,但是他会用行动来吸引爸爸妈妈的视线。还好,小亚的爸爸妈妈发现了他的这种状态,并及时地给他回应。小亚打开了心结,于是他和妹妹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另外两本,也同样选取了孩子生活中常见的事情作为主题,引导孩子通过温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帮助家长们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现实生活中,在我身边有很多家长,他们并非天然地懂得如何帮助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绪,也不懂得如何与有情绪的孩子和平相处。这套绘本的存在可以帮助家长们补上名为“理解”的这堂课。
让孩子跟着绘本中富有情绪感染力的画面,感受自己的内心,接纳真实的情绪,再学着与自己的情绪和平共处。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但能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与需要,也能培养他们对于情绪的感受能力和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夹杂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受,也许会有嫉妒,也许会有开心,有时候会难受,有时候会伤心,无论是哪一种情绪,这都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体会到的。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孩子,用温和的方式、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它们,孩子的心灵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滋养。
在这套书的扉页上,我看到了一句话: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作者的总结特别精辟。要知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成长的路也不例外,唯有敞开心胸亲自去体会,孩子才能把成长之路走得更坚实。
成为妈妈的那一刻起,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家长,但有时候我确实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也没有能及时满足孩子需要。这种需要不仅仅是物质需求,而是一种心理上的安抚。通过这《非暴力情绪沟通绘本》,我明白为什么在初为人母的时候会有一些不愉快。接下来,我会和家人一起,接纳孩子内心的感受,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
看完非暴力沟通后本之后,我觉得还有两点是需要注意的:
1.情绪敏感的孩子,需要家长有更多的包容
孩子内心的想法有时候是细微且敏感的,需要家长,适当的引导和精心呵护。
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理解与包容,他会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成长为一个快乐,善良勇敢的孩子。
2.身为家长,需要给孩子积极的回应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认识到孩子的情绪时,做出恰当且及时的反应,理解和包容引导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营造一种更和睦的家庭氛围。
学习做家长,是一门学问,父母成为家长的时间,并不长孩子成为孩子长,所作家长和孩子是在相互磨合、相互促进中一起成长的。
为了成为更好的家长,也为了帮助孩子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强烈推荐家长们带孩子一起看一看这套书,或许看完之后你会觉得忍俊不禁。因为,小亚身边的故事极有可能就发生在你身边。
理解孩子的感受与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养育,祝我们都成为更好的家长!
父母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该怎么才能做到无条件地爱孩子?
引言:如果父母是一个普通人,想要爱孩子的话,也要掌握住一些方法,有些孩子在生活当中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自己,那么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孩子在生活当中一些坏习惯也是在不断养成的,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受到优质的教育,那么就要给孩子选择一些好的生活方式,让孩子不断的进行成长。 一、家长应该怎么去爱呢?孩子的爱一定要学会适可而止,不能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还去包庇孩子,这会让孩子分不清是非。每个父母都很爱孩子,但是你要想一想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管住孩子,并不是让孩子不断的去进行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孩子也不是能够得到成长的。孩子在出去玩的时候总是喜欢跟别人抢东西,那么家长看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时,一定要用这件事情来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就是别人的,一定要得到别人的允许,你才可以去玩。 二、不要什么东西都给孩子买有些家长带孩子去超市,看到孩子想要什么就给孩子买什么,这样的爱是对孩子是溺爱,那么等孩子长大之后,没有人愿意去跟孩子进行相处。现在有很多人的家里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对于独生子女,家长一定要有好的方式方法,你也可以在网上去学习一下别人的父母是怎么去教育孩子的。 三、总结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在小的时候不用那么严格,但是如果说孩子的坏习惯你没有从小就给孩子纠正过来,等孩子到了一年级之后,这些坏习惯就会陪伴着孩子一生。家长可以在孩子早教的时候,给孩子选择一些好的书籍,让孩子慢慢的去看,让孩子多接触一些知识,也会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