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保是不是取消门诊慢性病补助?)
导读:2019年慢性病门诊是可以报销的,只要你有保障。
慢性病报销比例: 职工医疗保险的门诊慢性病报销比例上限是和职工医疗保险住院的上限来合并计算,一年之内,参保职工住院累计门诊慢性病的报销比例上限是五十万,报销比例和他选择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报销比例一致。 居民门诊慢性病:普通的门诊慢性病,如果参保居民缴纳的是一档(350元),那么他一年的最高支付限额只有五百元;如果缴纳二档(500元),那么一年的最高支付限额是一千元。 居民特定门诊慢性病的报销比例也是和居民住院的报销比例合并计算,缴纳一档(350元), 一年最高支付限额是二十万,缴纳二档(500元),一年的最高支付限额是三十万,报销比例和其住院定点医院的报销比例是一样的。 扩展资料: 健全制度,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一)合理确定救助范围。在切实将城乡低保家庭成员和五保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逐步将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主要包括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人员。 具体救助对象界定标准,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经济条件和医疗救助基金筹集情况、困难群众的支付能力以及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实行多种方式救助。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自付费用给予补助。 (三)完善救助服务内容。要根据救助对象的不同医疗需求,开展医疗救助服务。要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住院救助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因病住院救助对象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门诊救助主要帮助解决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患有常见病、慢性病、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以及急诊、急救的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 (四)合理制定补助方案。各地要根据当年医疗救助基金总量,科学制定医疗救助补助方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乡医疗救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