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给了学生做事情的底线,教给了学生为人处世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自己,在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买东西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   2.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难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购物的学问。   2.板书课题:买东西的学问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学会看包装   (一)看一看,辨一辨。   1.看一看,帮忙采购。   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2.辨一辨:   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哪种不可以购买?为什么?   【设计理念】模拟生活情景,引起学生购物兴趣,在购物中获得知识。   (二)观察记录,找出共同点。   1.观察: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2.比较异同:   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3.记录信息:   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4.认一认: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   【设计理念】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得知识。   活动二:避免购物小麻烦   (一)读一读,析一析,学一学。   1.阅读常见购物中的陷阱。   “如果你不需要发票,我可以给你便宜点了   “亏本大甩卖。“   2.分析:   容易出现什么麻烦和纠纷?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和纠纷,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学习“小贴士”。   4.出主意: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二)交流、分享经验。   你有网购的经历吗?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购物讲文明   (一)看一看,说一说。   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①买水果时,用手乱捏;②……   看到这些行为,我的感受是……   我想说……   (二)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1.读p33案例。   2.辩论:你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吗?为什么?   3.写一写: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文明顾客的语言:   文明顾客的行为:   【设计理念】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活动四:维权意识不能少   (一)看例子,辨一辨,出主意,学知识。   1.读例子。p34   釆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开心。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呢?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做?   2.辨一辨:同学们出的主意可取吗?   3.出主意: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4.学知识:学习p35“小贴士   【设计理念】通过实例,学习知识,又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一个购物知识: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写一写:总结购物心得。   把购物心得写了下来,请大家读一读。   三、课堂总结。 2.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合理消费   教学目标   1.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   2.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大家都购过物,你想要的东西有哪些?你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哪些需求?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这些需求,都满足了吗?为什么有的需求不能满足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2.板书课题:合理消费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一)设计心愿卡。   1.设计:你特别想让父母给你买的东西有哪些?   心愿卡   我想要的理由   2.请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设计理念】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想一想,猜一猜。   1.读一读:案例P37。   2.想一想:你觉得他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   (三)演一演,改一改:   1.演一演p37的情景剧。   2.想一想:剧中这些同学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答复他?   3.改一改:再看看你的心愿卡,你觉得你的理由充足吗?没有想改动的地方?   ①我仍然坚持的心愿……   ②我想要改动的部分……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父母不答应的原因。   (四)想一想,写一写,学一学。   1.想一想,写一写:   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不合理的?为什么?   合理的要求:①生活必需品;②……   不合理的要求:①价格过于昂贵;②……   2.学习p39“小贴士”。   (五)p39帮一帮。   1.问题:   我也知道有些东西不应该要,但是心里特别想要。怎么才能让我忍住,我那么想呢?   2.出主意:   ①我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妈妈不同意给我买漫画书,我很不开心。后来,我到爷爷奶奶家住了两天,就把这事忘到脑后了。   ②……   ③……   ④我的办法是……   【设计理念】学生先学习探究问题原因,而后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参与实践,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学会合理消费   (一)比一比写一写,讲故事。   1.比一比:   计划的消费一一量入为出过度的消费一一入不敷出   2.写一写:   请你想象,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合理消费的好处……   过度消费的坏处……   3.讲故事: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分辨好坏,明白道理。通过讲故事,强化学生认知。   (二)阅读体会。   1.生阅读p41“阅读角”。   2.谈体会:谈谈你对有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合理安排。   1.列计划:   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我的午餐计划表   ①……花费……元   ②花费元   ③……花费……元   ④……花费……元   2.说一说:   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   我还想准备的食品是……   3.交流分享: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提建议: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理念】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合理消费。   (四)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p43“阅读角气   2.谈体会: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2.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食物的哭诉。   师:同学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浪费的话题。   2.板书课题: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餐桌上的浪费   (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生观看p44浪费现象。   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   2.阅读p44“阅读角”。   听完这些食物的哭诉,你有什么话想说?   3.说一说:浪费有多种表现。   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感受浪费现象无处不在。   (二)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   ①用天平称一称,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   ②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   ③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千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   2.想一想: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理念】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浪费的量,使学生明白这种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三)读一读,说一说。   1.读一读:p46“阅读角”。   《一瓶水背后的辛劳》   2.想一想: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毛钱?   3.说一说:   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   4.相关链接。   由此看来,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可谓意义重大。   【设计理念】通过读故事等这些环节,使学生明白浪费行为的危害。   (四)读一读,学一学,分析情景。   1.读一读,学一学:p47“光盘行动”。   2.做一做:今天,你光盘了吗?   3.分析情景:p48案例。   你怎么看待这些行为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一)读一读,想一想。   1.阅读p49案例。   2.思考:   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你在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费行为呢?   (二)小调查。   1.浪费现象小调查。   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2.完成调查报告。   ①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   ②我们看到的现象……   ③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④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   ⑤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3.读p50“相关链接”。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   (三)分析错误原因。   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③……   ④……   (四)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找一找:   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   ……   2.请你从水、电、气、衣物、玩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设计理念】通过上述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明白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想法导致的,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餐桌上的浪费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们当地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3.提高学生自主探素研究、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民风民俗的来历以及民俗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民风民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有关我国民风民俗的PPT。   2.学生搜集传统节日的习俗、传说故事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放假?   生:喜欢!   师:那除了寒暑假,我们一般还会在什么情况放假?   生:(各种回答)   师: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们也会放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风民俗。(揭示课题)   二、认识春节   1.你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   2.春节的来历。   3.观看春节视频。   4.说一说,你们家是怎样过春节的   ①过年前你们家会准备些什么?   ②除夕夜怎样辞旧迎新?   ③年初一怎样给长辈拜年?   ④你印象最深的一次春节是怎样啊   三、猜一猜   春节的活动是如此多姿多彩,那你知道,人们最希望的过年方式是什么吗?出示教材内容“猜猜看请学生自由竞猜,并说理由。   四、辩一辩   这些习俗好吗?   1.很多人在年初五放爆竹迎财神。   2.清明节去扫墓,给先人扎了很多房子、元 宝、衣物。   五、其他民族的民风民俗   ①傣族泼水节。   ②彝族火把节。 5.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家乡的喜与忧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家乡的过去,看看家乡的现在,从而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   2.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发现家乡的巨变,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3.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的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宣传、反映、建议让学生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行列里来。   教学难点:   发现家乡的变化,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作为家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观看。   1.同学们,你们觉得上海美吗?   2.是啊,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生活日新月异,家乡面貌翻天覆地,家乡人们的观念一日干里。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家乡家庭生活方面的变化。(板书课题:家乡的喜与忧)   二、交流分享,激发共鸣   活动一:现在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客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赵奶奶家中做客。   1.住   出示图片:赵奶奶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食   出示图片:同学们,别光顾着参观,热情好客的主人端来了好吃的招待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3.用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食都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呀让我们去看一看:(电饭煲,电饼铛,微波炉……)请你们再找找看,房子里还有哪些现代化的电器:(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视……)我们每天都跟这些现代化的电器打交道,不仅如此,就连我们吃的食物也是用高科技的农具种植、生产的呢,你知道的有哪些?(播种机,除草机,收割机……)   4.衣   出示图片:在出行之前,可别忘了把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现在让我们打开衣橱,挑选舒适又漂亮的衣服吧!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板书:住食用行衣)   活动二:过去的家庭生活   同学们,我们现在的生活如此便利、幸福,你们知道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乘坐时光穿梭机,让时光倒流,穿越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去看看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活吧!   播放视频:   1.小组内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2.从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口中你还了解到过去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   三、合作交流,追根究底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我们的家庭生活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小结:家乡的生活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富民强国的政策指引,另一方面是一代又一代家乡人民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结果。   (板书:强国富民艰苦奋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的家乡跨上了时代的列车,正在飞速发展,家乡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辉煌,作为小主人的你们,想为家乡做点什么呢?请和你的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家乡发展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