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阅读建议》)
导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我很喜欢,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我不禁想到那些后进生,他们就...
第一辑——优秀老师是读出来的
心得:
91年从济南大学毕业,成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32岁就被评为全国特级教师的闫学,其后担任语文教研员,又成为杭州市海曙小学校长。
她是目前不少青年教师的榜样。若你问她成功的秘诀,她定然会告诉你:成功无他,阅读而已!
在闫学老师看来,阅读是一名优秀老师的必修课,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阅读使人生变得丰富,使我们拥有除职业工作之外的其他经历和体验;
2、破除教学工作带来的心理问题,从繁琐庸碌中跳出,实现精神上的突围;
3、如果一个老师不读书,他就不能在教育这条道路上走更远,想要成为行业佼佼者,除却天赋和机遇,便是一颗终身学习的心,而阅读是最佳渠道;
4、阅读会使人容颜变美,岁月带来的沉淀远大于衰老,一个爱阅读的人,是越老越优雅,越老越美丽;
二、
对于孩子,我们会说只要他在读书,那就很棒了!但对于老师而言,仅凭乐趣来读书,是否就真的够了?
闫学强调“功利性”阅读的必要:“真正的优秀教师必须具备三个板块的知识结构: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她重点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洛克的《教育漫话》、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老子的《道德经》、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再到国内外大量的儿童文学经典等。
她认为一位优秀的老师,不应只凭兴趣来阅读,不应走马观花地看完一本书。她认为真正能提高我们的,是有坡度的阅读,这种书需要我们思考、研究,使我们读得不那么愉快。但这才能使我们成长。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文化底蕴,换言之,就在于是否读书,读些什么书,读的方法怎样,读的效果如何。”这段话也是闫学老师总结给年轻老师们的。
请让我们一起读好书,读进书,让书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三、
不少老师,包括我自己,过去常觉得时间不够,要备课上课、联系家长,下班又要刷微信、看短视频、了解明星近况、联系朋友出来玩,这么多事要做,哪还有时间阅读?
闫学老师发现现代很少有人能真正安静下来阅读,而将读书作为生活重要部分的更少。
单是微信,就占据人们许多时间。之所以她不认为刷朋友圈或者短视频有用,是因为其所呈现的信息,往往是片面零碎的,而我们接受的状态也是被动的,是无思考的。这与纸质阅读有根本区别。
其实阅读并不是说就能解决我们所遇到的所有问题,但养成阅读习惯,能使我们面对问题,可以转换思路、借鉴方法、培养耐心和放平心态,从而使问题不再是个问题。
另外阅读并不是说多特别的活动,我个人不提倡太过重视阅读条件。读书不需要一张桌子,不需要一段完整时间,我们在嘈杂的闹市可以读,在地铁上通勤时可以读,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可以读。之前雯雯老师告诉我,她学习杜杜老师的习惯,利用每次教研日坐地铁的时间阅读,已经读完三四本书了。
所以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种常态,当我们闲下来时,像刷朋友圈一样去习惯地翻几页书,相信慢慢地,这些时光会赋予你生活更多的意义。
四、
对读书,我们该抱着怎样的心态,闫学老师给出以下建议:
1、把阅读当成一次探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去弥补我们的知识空白,挑战我们的勇气和毅力。除了职业领域的经典著作以外,我们不用刻意追随他人脚步,应在阅读中建立“私人书单”,如探险一般,走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2、不怀疑不读书。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对所读之物不加辩别与思考,则是将自己大脑当作一台复印机,书读得再多,也不过是他人思想的复制粘贴。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大量阅读,来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需要批判性阅读来构建个人思想。
3、好书不如重读。卡尔维诺曾提出,要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读,不是看其在市场上销售多好,而是问读者:“这本书你们有在重读吗?”同样读百本书或许不如一本书读百遍,一本真正经典著作书,在我们不同人生阶段阅读,都会有不同体会与收获。因此对于一本好书和其作者最大的敬意,便是放于手边,将书不断细读重读。
4、读书要设定期限。教师工作繁杂,常常买来好书不一定读完,那么给自己定下时间,把阅读作为一项重要作作业来完成,是很有必要的。只要确定这本书值得读,那就利用时间期限,来提升阅读的迫切性。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还可以给自己一份小奖励,如看场电影或喝杯奶茶。惰性人人都有,督促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五、
闫学老师在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中,给予一些新入行的年轻老师建议,这里也值得我们运用:
1、新教师要读一些能够开阔视野、完善自己知识结构的书。
她不认可老师在将上课技巧提升作为工作重心,她提出新入职的前三年乃是教师的蜕变期,这段时间的准备将决定老师的职业发展,她认为前期应该多读专业书籍,掌握教育基本规律,比如汉语言文学和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
2、新教师要读一些能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富、更明亮的书。所谓“明亮”的书,我觉得不是单纯喊口号的“心灵鸡汤”,而是在揭示人生残酷面的同时,依然告诉读者生活的温暖和希望。这里推荐史铁生的作品。
3、新教师还可以读一些身边的优秀教师正在读的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无论在何处工作,都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老师,而要慢慢靠近他们,除了学习他们的言行举止外,最有效的途径便是读他们最爱读的书。
4、参与到共读团体,与他人一起读书。“星麓人”每天一次的阅读分享,确实别开生面,各位老师互相督促、互相鼓励,保证了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当然我个人觉得老师们也可以自行组织共读小组,对于比较难读的专业书或大部头,可以邀请同好者一起读。(此处广告,有没有老师有兴趣一起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五月份进行)
5、记录、收集并整理自己的阅读轨迹。我们每天将用心编辑的阅读心得发到群里,不知大家有没有将这些保存下来。因为人生有时如同登山,随着时间我们会位于不同地方,拥有不同的心态,通过看自己的阅读笔记,可以发现自己的成长历程,不辜负自己每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