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钟名字的由来,英国大笨钟是什么时候建的?
本文目录索引
- 1,英国大笨钟是什么时候建的?
- 2,大本钟的来历
- 3,Big Ben(大本钟)名字由来
- 4,大本钟的来历
- 5,大本钟名字的历史由来?
- 6,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地名?
- 7,英国的大笨钟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啊?
1,英国大笨钟是什么时候建的?
已经有156年(2014年)
伊丽莎白塔(英语: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大本钟受到影响,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米。
2,大本钟的来历
【由来】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1834年整个威斯敏斯特宫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大本钟的确有些笨重。钟盘的直径为7米,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大钟总重量为13.5吨。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大本钟(Big Ben),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伦敦着名的古钟(即威斯敏斯特宫报时钟)。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2012年6月26日,英国宣布将把伦敦着名地标“大本钟”的钟楼改名为“伊丽莎白塔”。
【文化传承】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3,Big Ben(大本钟)名字由来
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 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1834年整个威斯敏斯特宫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大本钟的确有些笨重。钟盘的直径为7米,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大钟总重量为13.5吨。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4,大本钟的来历
大本钟的来历: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伊丽莎白塔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伊丽莎白塔,高96米,是英国议会建筑一部分。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伊丽莎白塔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扩展资料: 大本钟的意义: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伊丽莎白塔
5,大本钟名字的历史由来?
伊丽莎白塔是由埃德蒙德·格林斯罗普勋爵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伊丽莎白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钟塔“钟塔”俗称“大本钟”,坐落在泰晤士河畔,建成于1859年,高96米,是英国议会建筑一部分。这座于1859年建成的96米高塔楼四面装有四个镀金的大钟。塔楼的名称来自安置在里面的巨钟——大本钟。 “大本钟”从塔底到塔顶共有393级台阶。保守党党首卡梅伦、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及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带头支持更名提议,认为这是向女王表示敬意的恰当方式。这项议案在推特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许多人开始误以为改变的是“大本钟”的名字,而实际上更名的是“大本钟”所在的钟楼。 4.演变伊丽莎白塔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 5.伊丽莎白塔图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这个钟铸造好以后,给它取什么名字的问题难倒了英国君臣,有一个大臣悄悄地说“就叫‘大本’算了。”——原来铸钟大臣姓“本”,后来大家都把这口钟叫“大本”了,也就是“大笨”了。
6,英国伦敦“大本钟”的名字是来自地名?
英国伦敦著名古钟或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报时钟(坐标:51°30′02.2″N, 00°07′28.6″W)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建于1859年。安装在西敏寺桥北议会大厦东侧高95米的钟楼上,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 钟重13.5吨,钟盘直径6.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1834年整个威斯敏斯特宫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1857年该钟出现裂痕,于1859年重新铸造。 大本钟的确有些笨重.钟盘的直径为7米,有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大钟总重量为13.5吨. 英国议会大厦原来并没有镶嵌大本钟,1834年,因有人在议会大厦炉子里大量焚烧政府文件而引起火灾,把大厦夷为平地.1840年议会大厦开始重建,大本钟1859年建于议会大厦主体的东北角,由当时的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耗资2.7万英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为大本钟,本是本杰明的昵称.
7,英国的大笨钟的名字有什么来历啊?
英国大笨钟的来历: 大笨钟也叫作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分针有14英尺长,伊丽莎白塔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 每年的夏季与冬季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的修补、交换、钟的调音等。2017年8月14日,英国国会下议院决定对伊丽莎白塔进行维修,维修时间长达4年。 预计到2021年伊丽莎白塔才能再度发声。2017年11月10日早上9点整,伊丽莎白塔准时敲响,为停战纪念日活动做调试准备。 扩展资料: 大笨钟作为英国的标志性建筑,大家一定认为它名字的来源一定是经过严密的商议审核的。其实不然,在大本钟建造完之后,英国人经常能在BBC中听到大本钟铿锵有力的声音。 但是如何命名大本钟确实难倒了英国的国会大臣。有趣的是,最终的名字则采用了建筑师本杰明的昵称本。 大笨钟修建于十九世纪中期,在英国修建Jubilee地铁线的时候,对大本钟的位置产生了影响。据测量,现在的大本钟向西北方向倾斜了五十公分,但是这并不影响大本钟的报时和观光效果。 英国人每年都会在大笨钟下面庆祝和迎接新年的到来。自从大本钟建成以来,它曾经停走过几次,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定期的对其进行调整和检修。 英国政府每五年就要对大本钟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检查,清洗,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等。这对英国国会而言,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据说,大本钟曾经几次裂开,但是都被及时发现进行了补修。尽管大笨钟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了,但是至今钟声依然悠扬动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