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去世降国旗吗,为什么国旗要降半旗?代表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为什么国旗要降半旗?代表什么?
- 2,为什么国旗要降下一半?
- 3,什么人牺牲了灵柩上可以盖国旗?什么人可以盖党旗?
- 4,袁老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他是否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 5,为什么袁隆平老人逝世会轰动全国?
- 6,新中国建国以来降过几次半旗
- 7,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几次降半旗?
1,为什么国旗要降半旗?代表什么?
下半旗(fly a flag at half-mast),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其过程是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下降到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志哀。 为下半旗的旗帜降旗时,需将旗帜上升至杆顶后,方才下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 下半旗仪式通常使用国旗,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区旗、日本都道府县旗等地区性旗帜、团体旗、社旗、学校旗等,都可以用于下半旗志哀。 沙特阿拉伯国旗与索马里兰国旗是不得降半旗的国旗。原由是旗上记载清真言,清真言中含有真主之名,所以不得降半旗。 扩展资料: 一、起源 下半旗为当今世界上通行的一种致哀方式。当某个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物逝世后,以下半旗表示对死者的哀悼。这种做法最早见于1612年。一天,英国船“哈兹·伊斯”号在探索北美北部通向太平洋的水道时,船长不幸逝世。 船员们为了表示对已故船长的敬意,将桅杆旗帜下降到离旗杆的顶端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当船只驶进泰晤士河时,人们见它的桅杆上下着半旗,不知何意。一打听,原来是以此悼念死去的船长。 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致哀方式流传到大陆上,遂为各国所采用 。从中不难看出,下半旗这一致哀方式自古有之,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二、相关法律 第十四条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志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4、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 依照本条第一款3、4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 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第十六条在直立的旗杆上升降国旗,应当徐徐升降。升起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 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三分之一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下半旗
2,为什么国旗要降下一半?
在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等情况时,国旗可以下降一半来表示致哀。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下列人士逝世,下半旗致哀: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4、对世界和平或者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致哀。依照本条第一款(三)、(四)项和第二款的规定下半旗,由国务院决定。依照本条规定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者国务院决定。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七条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 第十八条国旗及其图案不得用作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3,什么人牺牲了灵柩上可以盖国旗?什么人可以盖党旗?
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牺牲了可以改国旗,党员干部逝世后可以盖党旗。 1、尽管什么时候,何种情况下,公民的遗体可以覆盖国旗,国旗法并没有相应的规定,但是覆盖国旗的情况比覆盖党旗少得多。通常认为,为了国家利益殉职,或者生前为国家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去世后可以覆盖国旗。也就是说,如果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不是共产党员,他可以覆盖国旗。从具体情况来看,多是著名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或者在海外因公牺牲的中国公民。 2、建国初期到80年代,干部对自己享受的政治待遇还是看的很重的,像遗体覆盖党旗的标准控制执行得都很严格。1979年中组部有下发了通知具体规定。 3、《中共中央组织部通知》([79]组通字28号)规定:(一)、经中央批准,今后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地方副省长以上党员干部逝世后,骨灰盒上可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二)、凡已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的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以上党员干部骨灰盒上,未覆盖中国共产党党旗的,均由所属单位负责覆盖党旗。 4、在覆盖党旗时,可由所属单位通知死者在北京的遗属参加,不再举行任何仪式。后来,地方上执行的时候尺度越来越松,扩大到地厅级、县处级的干部。 5、2003年,中组部再次下发通知。《中共中央中组部关于全面做好规范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组通字[2003]14号)里面第五条提到:五、各级党组织要按照规定使用党徽党旗,并妥善保管。党员去世以后,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同意,可以在其遗体或骨灰盒上覆盖党旗,但党旗不得随遗体火化或随骨灰盒掩埋。 6、所以,如果该人生前是共产党员,通常都是覆盖党旗而不是国旗。比如周恩来、邓小平、胡耀邦等等。
4,袁老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他是否会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他会永远的活在人民心中,就是因为他为我们人类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不是我们用文字能够来形容的。当大家在享受生活的时候,往往都会记着他给我们所做出的努力,因为他所带来的最大贡献是每一个人解决温饱问题的主要因素。他之所以会永远的活在人们心中,就是因为我们大家接触他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且相信大家在小的时候也是通过书本最开始了解袁隆平院士所做的科学研究。有很多在小学生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的时候,就是在书本上见到了他的照片,由此才开始的接触袁隆平院士的生活。那么在接下的日常生活当中,将会有更多的书本来记载这位伟人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巨大改变,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学习他身上的精神,并且也能够牢记住他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贡献。其实,他之所以会永远的活在我们的心中,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一辈人都会对他的功绩进行继承和弘扬,相信大家也聆听过家中长辈向我们叙述的那个吃不饱饭的时代,由此来歌颂袁隆平院士为我们所做的努力。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常生活当中,年轻人们也会对自己的后辈进行教育,向他们诉说袁隆平院士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人学习到袁隆平院士身上的精神和品质,并且在科学领域当中做出巨大的贡献,来推动社会的发展,来帮助更多的贫困人群。我觉得他之所以能够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最主要的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拜他所赐,如果没有他,我们甚至还在担心着吃不饱饭的问题,有更多的贫困人群依然在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相信大家对那个时代有一定了解的时候,就会发现那个年代的人们都通过吃泥土和啃树皮来满足生活的需要,但是这样对于身体有着巨大的创伤,正是因为袁隆平院士的出现,才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吃上米饭,过上幸福的生活。当大家在接下来的生活当中,看着自己手中的米饭,肯定会想到这个伟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并且在近期他去世以后,国外的交流平台当中也是出现了其他国家发来的缅怀的消息,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国外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大家在今后发展的过程当中看到有类似这方面的研究,肯定都会想到这位离我们远去的老人所做的一切,这样才能够对他进行缅怀和继承。所以他就是当代神农,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记在心里面的科学家。
5,为什么袁隆平老人逝世会轰动全国?
袁隆平爷爷的去世引起全国人民的痛悼与哀思,是因为他的成就我们普通人已经无法评价,他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是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 昨天上午刷朋友圈看到袁老去世的消息,我一时间是不敢相信,赶紧来头条看了一下,原来是谣言,然后通知朋友赶紧把朋友圈删了。但没想到,到下午谣言变成真。直接感觉是不敢相信,紧接着内心一阵痛,无法言状,虽然袁老离我们很远,但是内心却感觉到就像自己的一位亲人一样,内心充满着悲痛与惋惜。 出身农村的我,从小就知道粮食的珍贵。小时候,虽然能吃饱饭,没有挨过饿,但是父辈、祖辈们经常会跟我们讲他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䁔的故事,树根、野菜、米糠都吃过。经常是上半年打出来的稻谷还没到下半年丰收,家里就没稻谷可以打米了,青黄不接的情况时常发生。我们虽然没有挨过饿,但过得也并不富裕,每年打的稻谷也仅仅是刚好够吃。记得小时候,如果碗里有剩饭那是要被教训的,妈妈经常是连锅里的锅巴都要铲着吃,嘴巴上说这个好吃,其实我们知道是不想浪费。 我的爷爷奶奶更是将珍惜粮食做到极致,盛饭时,锅边上哪怕是掉了一粒饭,都要捡起来吃。淘米时地上掉了一粒米都要捡起来,并且告诉我们不能浪费,然后就开始讲他们小时候挨饿的故事。 民以食为天,说到底,老百姓最在乎、最关心的问题其实就是吃的问题,吃、喝、拉、撒、睡,你看吃是排在第一位的。袁老解决了我们国家最重要的问题,吃的问题,吃不饱如何发展工业、经济等。 袁隆平爷爷让我们不再挨饿,这个事情的意义有多大?联合国曾经公布过,现在在地球上生活的人口当中还在饿肚子的人口有8亿多,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扩大,国际粮食价格也在不断地攀升,这意味着跟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有很多是在挨饿的。 从其他地方看到的一组数据,我们中国人全国摆脱饥饿的年份离我们并不远,是1987年,从这一年开始我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而这一切都得归功于袁隆平袁老。 一位普通的人,却活成了现代神农。 除了解决了我们国家14亿人口吃饱这个问题,袁隆平留给后人的还有一个很大的成就,就是他研究了一种新的水稻,如果这个水稻可以量产,又可以帮助我们国家多养活将近1亿的人口。袁隆平还打造了第一个由科学家名字直接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这是一只农业股票。2019年,袁隆平爷爷被国家授予“共和国勋章”“友谊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袁隆平爷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解决了我们不再挨饿的问题,还有他崇高的人格魅力,他勤俭节约的精神、乐观向上的处事态度等等。贵为科学家、院士,获得各项荣誉,但是却穿着几十块钱的衣服,买的车也是几万块钱的国产车。 袁老已经离开了我们,从昨天到现在,我心里也难以平静,想说得很多,但又意识到说太多也是一种打扰,今天看到网友的这个问题,只想说说心里话,尽一下在远方的我对袁老的敬意吧。 说实话,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感觉并没有资格去评价袁老的一生,他对人类的贡献是具有超越时代意义的,能表达的只有无限的尊敬。 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衣食无忧的年代,要感谢背后像袁老这样的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是他们从挨饿时代走过来,用双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今天的毫不费力,他们在背后竭尽全力。多么希望,袁老的离开就像昨天上午一样是个假新闻。但人终于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老的离去,值得全国人民重于泰山的痛悼。国士无双,袁老一路走好。借此回答表达一个普通老百姓对袁老无比的尊敬
6,新中国建国以来降过几次半旗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半旗53次,其中31次系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下半旗,17次为外国政治人物下半旗,1次为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遇难记者,另外4次则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缅怀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全国哀悼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特定人士逝世时,应下半旗志哀。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军委主席等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对世界和平或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等。 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国务院决定。 扩展资料: 起源 降半旗的传统始于17世纪。有来源称,降半旗是在为旗杆顶端的“隐形的死亡之旗”腾出空间。 步骤 下半旗的旗帜之升旗时,需将旗帜上升至杆顶后,依照各国法律规定而有不同的下降位置,分为三种:下降至旗杆全长一半高度的位置、下降至旗杆全长三分之一的位置、下降至旗身横长二分之一处。 下半旗的旗帜之降旗时,需将旗帜上升至杆顶后,方才下降至最低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降半旗
7,新中国的历史上有过几次降半旗?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半旗53次,其中31次系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下半旗,17次为外国政治人物下半旗,1次为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遇难记者,另外4次则是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和缅怀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全国哀悼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规定,特定人士逝世时,应下半旗志哀。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军委主席等国家级正职领导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对世界和平或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等。 下半旗的日期和场所由国家成立的治丧机构或国务院决定。 扩展资料: 下半旗,也称降半旗,是公众表示哀悼的重要礼节。按照我国国旗法规定,下半旗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降至旗顶与杆顶之间的距离为旗杆全长的1/3处;降下时,应当先将国旗升至杆顶,然后再降下。 下半旗是一个国家行为,一般是在某些重要人士逝世或重大不幸事件、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来表达全国人民的哀思和悼念。期间全国各公开场合的国旗,驻国外的使、领馆的国旗均应下半旗表示志哀。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下半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