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草字头高木念什么字,草字头下面是高木这个字怎么念

本文目录索引

1,草字头下面是高木这个字怎么念

藁,读音为gǎo。 一、释义 1、同“稾(稿)”。禾秆。 2、同“稾(稿)”。稿子,草稿。 3、同“稾(槁)”。干枯。 二、说文解说 秆也。从禾高声。 三、汉字字源 扩展资料 1、藁本【gǎobě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 2、藁城【gǎo chéng】 藁城区,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下辖区,位于河北省东部。 藁城古代在朝文武职官208名;民国军政职官56名;科举进士50名,举人192名;明清贡生应例、例监500余名,秀才不计其数;建国前学者名人31名。著名人物有:倪若水,王若虚,董俊,魏益三,郝梦龄,何基沣,李震,程光华,米建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藁

草字头下面是高木这个字怎么念

2,艹高木 念什么

“艹高木 ”合在一起是“ 藳”,读作gǎo,古同“稿”,意思是谷类植物的茎秆。也指文字、图画的草底。 一、基本信息 拼音:gǎo;部首:艹;四角码:44904;仓颉:tyrd;86五笔:aymt;98五笔:aymt;郑码:ESLM;郑码:MFJL;统一码:85F3。 二、笔画笔顺 藳共有18画,其中部首外笔画15画,18画分别为横、竖、竖、点、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 、竖、横折、横、撇、横、竖、撇、捺。 扩展资料 “藳”的组词 一、初藳 [ chū gǎo ] 第一次的稿子,泛指未定稿。 二、截发锉藳 [ jié fā cuò gǎo ] 晋陶侃少家贫。一日大雪,同郡孝廉范逵往访,陶母湛氏剪发卖以治馔款客,并锉碎草荐以供其马。比喻母亲贤惠好客。 三、削藳 [ xuē gǎo ] 删改定稿。 四、腹藳 [ fù gǎo ] 心里已想好但还没 写出的稿子。 五、定藳 [ dìng gǎo ] 修改并确定稿子:全书由主编~。这本书今年定不了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藁

3,草字头高木念什么字

藳,读gǎo 基本字义: 古同“稿”。 繁体字:藳,部首:艹,拼音:gǎo 笔画:18,结构:上下结构,五行:- 扩展资料 笔顺: 组词解释: 1、初藳[chū gǎo] 见“初稿”。 2、起藳[qǐ gǎo] 见“起稿”。 3、诗藳[shī gǎo] 见“诗稿”。 4、画藳[huà gǎo] 见“画稿”。 5、手藳[shǒu gǎo] 亦作“手稿”。作者手写的原稿。

4,草字头 下面加个高字 高字下面是个木字 读什么

藁字,读音:gǎo 藁拼音:gǎo,注音:ㄍㄠˇ,简体部首:艹部,部外笔画:14画,总笔画:17画 繁体部首:艸部,部外笔画:14画,总笔画:20画 五笔:AYMS,仓颉:TYRD,郑码:ESLF,四角:44904 结构:上中下,电码:5664,区位:6227,统一码:85C1 笔顺:一丨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一丨ノ丶 释义:〔藁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亦称“西芎”、“抚芎”。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败藁[bài gǎo] 残稿。 2、藁荐[gǎo jiàn] 草席。 3、藁本[gǎo běn]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中空而直立的茎,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 4、藁砧[gǎo zhēn] 亦作“藳砧”。古代处死刑,罪人席藁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藁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5、藁书[gǎo shū] 书体名。

5,草头高木是什么字?

是“藳”。 拼音:gǎo 释义: 1、古同“稿”。 2、(~儿)稿子:手~。定~。~纸。打个~儿。心里也没有个~儿(心中无数)。 3、外发公文的草稿:拟~。核~。 笔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手藳 [shǒu gǎo] 亦作“手稿”。作者手写的原稿。 2、稻藳 [dào gǎo] 即稻草。 3、起藳 [qǐ gǎo] 指打草稿;拟稿。 4、画藳 [huà gǎo] 图画或画卷的稿本。 5、初藳 [chū gǎo] 指最初的稿件。

6,文学艺术形式有哪些

文学艺术形式有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民间传说。具体介绍如下: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2、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3、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4、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5、民间传说。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故事的主人公一般有名有姓,其中有的是历史中知名的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文学艺术

7,国内优秀文学作品有哪些?

1,钱锺书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并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题和象征是多层次的。 2,老舍《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该书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3,巴金 《家》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春》、《秋》。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4,余华《活着》 《活着》是作家余华的代表作之一,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粝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轨。 5,林海音《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城南旧事》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末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一家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小姑娘英子童稚的眼睛,来看当时北京形形色色和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文章中的人物最后都离小英子而去,表达了告别童年的悲伤和怀念的情感。 向世人展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有种说不出的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小英子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文章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文章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该小说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