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火碱大队怎么来的,火碱是什么,有什么用?

本文目录索引

1,火碱是什么,有什么用?

火碱指的是氢氧化钠,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火碱的作用: 1、生产洗涤剂:氢氧化钠被用于生产各种洗涤剂。 2、造纸:由于其碱性特质,它被用于煮和漂白纸页的过程。 3、人造纤维和纺织:棉织品用烧碱溶液处理后,能除去覆盖在棉织品上的蜡质、油脂、淀粉等物质,同时能增加织物的丝光色泽,使染色更均匀。 4、精炼石油:石油产品经硫酸洗涤后还含有一些酸性物质,必须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再经水洗,才能得到精制产品。 5、水处理:在污水处理厂,氢氧化钠可以通过中和反应减小水的硬度。 扩展资料: 烧碱的历史: 1787年,医生Nicolas Leblanc(1762-1806)发明了用食盐制取氢氧化钠的合适工艺,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 1887年,瑞典化学家阿伦尼乌斯创立了酸碱电离理论(即水溶液酸碱理论),他提出酸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物质,碱即在水溶液中凡是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从此氢氧化钠的碱性得到了明确的定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火碱是什么,有什么用?

2,烧碱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烧碱的生产主要有电解食盐法简称电解法,使净制的食盐饱和溶液流入电解槽,当以直流电通过时,即发生电解反应,产生离子的迁移和放电。溶液中的负离子移向阳极而放电,正离子移向阴极而放电。用一般固体阴极的电极反应的结果是:在阳极生成氯气,在阴极生成烧碱液和氢气。烧碱液经蒸发后可制得液体和固体烧碱。氯气和氢气可以加以利用。此法所用的电解槽以隔膜式电解槽为最普遍,水银电解槽则用于制造高纯度烧碱。

3,火碱如何制作

火碱一般指氢氧化钠.
火碱制作方法:
【实验室法】
钠盐与氧化钙反应
可以用一些碳酸氢钠(小苏打)和一些氧化钙(生石灰)。把生石灰放于水中,反应后变为石灰浆(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把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固体颗粒(浓溶液也行)加入石灰浆中,为保证产物氢氧化钠的纯度,需使石灰浆过量,原因:参考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搅拌加快其反应,待其反应一会儿后,静置片刻,随着碳酸钙的沉淀,上层清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小心倒出即可。
CaO + H₂O ==== Ca(OH)₂
NaHCO₃+ Ca(OH)₂==== CaCO₃↓+ NaOH + H₂O(推荐)
Ca(OH)₂+Na₂CO₃ ====CaCO₃↓+2NaOH
钠与水反应
取一块金属钠,擦去表面煤油,刮去表面氧化层,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反应化学方程式:
2Na+2H₂O====2NaOH+H₂↑
【工业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和电解法两种。
苛化法按原料不同分为纯碱苛化法和天然碱苛化法;电解法可分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
纯碱苛化法
将纯碱、石灰分别经化碱制成纯碱溶液、石灰制成石灰乳,于99~101℃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40%以上,制得液体烧碱。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固化,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化碱。
Na₂CO₃+Ca(OH)₂→2NaOH+CaCO₃↓[4]
天然碱苛化法
天然碱经粉碎、溶解(或者碱卤)、澄清后加人石灰乳在95~100℃进行苛化,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NaOH浓度46%左右、清液冷却、析盐后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溶解天然碱。
Na₂CO₃+Ca(OH)2→2NaOH+CaCO₃↓NaHCO₃+Ca(OH)2→NaOH+CaCO₃↓+H2O
隔膜电解法
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钡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成品。盐泥洗水用于化盐。
2NaCl+2H₂O[电解] →2NaOH+Cl₂↑+H₂↑
离子交换膜法
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
2NaCl+2H₂O→2NaOH+H₂↑+Cl₂↑

4,古代做肥皂 如何得到纯碱 氢氧化钠?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肥皂配方起源于西亚的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人们便将1份油和5份碱性植物灰混合制成清洁剂,在欧洲关于肥皂起源的传说很多,一说古罗马的高卢人,每遇节日便将羊油和山毛榉树灰溶液搅成稠状,涂在头发上,梳成各种发型。一次,节日突遇大雨,发型淋坏了,人们却意外发现头发变干净了。又传说,罗马人在祭神时,烧烤的牛羊油滴落在草木灰里,形成了 “油脂球”。妇女们洗衣时发现,沾了“油脂球”的衣服更易洗干净。这都说明了人们用动物脂肪与草木灰(碱)皂已用千年历史。

考古学家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发现了制肥皂的作坊。说明罗马人早在公元2世纪已经开始了原始的肥皂生产。中国人也很早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人们还把猪胰腺、猪油与天然戌混合,制成块,称 “胰子”。

早期的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布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从此结束了从草木灰中制取碱的古老方法。1823年,德国化学家契弗尔发现脂肪酸的结构和特性,肥皂即是脂肪酸的一种。19世纪末,制皂工业由手工作坊最终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5,火碱是做什么用的

火碱就是氢氧化钠,为常用的化学品之一。其应用广泛,为很多工业过程的必需品,常用于出产纸、番笕、染料、人造丝,锻炼金属、石油精制、棉织品整理、煤焦油产品的提纯,以及食物加工、木材加工及机械工业等方面。 火碱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分都需求氢氧化钠。运用氢氧化钠最多的部分是化学药品的制作,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番笕制作业。 扩展资料: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作歧化反响,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在出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旧橡胶的再生,制金属钠、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出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运用很多的火碱。火碱是出产聚碳酸酯、超级吸收质聚合物、沸石、环氧树脂、磷酸钠、亚硫酸钠和很多钠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在纺织工业中,氢氧化钠被用于纤维的处理和染色,且用于对棉纤维进行丝光处理。棉织品用烧碱溶液处理后,能除掉覆盖在棉织品上的蜡质、油脂、淀粉等物质,一起能增加织物的丝光色泽,使染色更均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6,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俗名各是什么?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碱灰;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³。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 碳酸钠易溶于水和甘油。20℃时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钠,35.4℃时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难溶于丙醇。 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扩展资料: 氢氧化钠的应用: 氢氧化钠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应用,许多工业部门都需要氢氧化钠。使用氢氧化钠最多的部门是化学药品的制造,其次是造纸、炼铝、炼钨、人造丝、人造棉和肥皂制造业。另外,在生产染料、塑料、药剂及有机中间体。 旧橡胶的再生,制金属钠、水的电解以及无机盐生产中,制取硼砂、铬盐、锰酸盐、磷酸盐等,也要使用大量的烧碱。同时氢氧化钠是生产聚碳酸酯、超级吸收质聚合物、沸石、环氧树脂、磷酸钠、亚硫酸钠和大量钠盐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百度百科—碳酸钠 百度百科—碳酸氢钠

7,怎样用氢氧化钠(小苏打)蒸馒头??

千万别用氢氧化钠蒸馒头! 千万别用氢氧化钠蒸馒头! 千万别用氢氧化钠蒸馒头!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该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会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与NaOH直接接触会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而您说的小苏打指的是碳酸氢钠(NaHCO3 ),偶尔用于消除馒头中的酸味(碳酸氢钠是碱,可以中和酸味)。 至于氢氧化钠怎么用,用于实验室中吸取二氧化碳(CO2) 顺便说一下,不要使用大苏打(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用于解氰化物中毒的,别混在馒头里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