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本文目录索引

1,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不得以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将其辞退或降低工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女职工的生育权利,给予女职工生育期间劳动保障。2、若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适应原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可适当调岗。3、女职工享受98天产假,可提前15天休假。若女职工难产的,增加15天产假;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胎,增加产假15天。4、女职工休产假期间可享受生育保险津贴,由用人单位代发。5、女职工哺乳期间享受哺乳假,可提前一小时上班或提前一小时下班。如今,国家放开三胎政策,针对女职工怀孕生子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贴。用人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及规定给予在职女职工相应的劳动保障《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 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第九条 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2,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特别规定有哪些?

女职工在劳动中,特别规定有:一、不得从事矿山井下工作,以及第四级劳动强度工作;二、处于经期女职工,不得从事低温、冷水高处作业,另外第三极劳动强度工作也不得从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特别规定,也针对女职工实行。 女性在身体上,比不过男性,因此所从事工作,相较男性也有很大区别。在这一点上,是为了更尊重女性,同时也能够更好保护女性身体健康。 一、女性不得下井,参与第四级强度工作矿山和下井工作,不仅需要拥有好的体力,也具有一定程度危险性。加之这类工作劳动强度大,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程度危害。 《劳动法》为了充分保障女性权益,以及她们身体健康,规定女性不得从事矿山和井下工作。除此之外,劳动强度大的第四级工作,也不能够从事。 劳动强度也有等级划分,通常情况下女性不得从事第四级劳动强度工作;身体特殊情况下,不得从事第三级劳动强度工作。 二、经期、怀孕哺乳期女性,也有特别规定女性生理期间,以及怀孕哺乳期间,都有特别规定存在。怀孕周期在7个月以上女性,单位便不得安排其加班,这样一个规定,在女性哺乳期未满一年时候,也同样适用。 哺乳期未满一年的女性职工,企业既不能够安排加班,也不能够安排女性职工上夜班。在整个生育期间,还可以享受不少于90天的带薪产假。女性休产假期间,企业也不能够将其开除,否则便违背了《劳动法》。 女性职工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们因为身体原因,相比男性则是弱势群体。社会和家庭对她们特殊照顾,也是情理之中事情。职场中的女性,如果遇到用工单位违反规定,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产假多少天2022规定

2022年产假98天。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同时,各省级政府颁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也会结合当地的情况延长生育假,时间30-60天不等。那么,生育期间还会享受哪些福利待遇哪?一、孕期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对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劳动。怀孕七个月以上(含七个月)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其从事夜班劳动;在劳动时间内应当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二、上班哺乳假。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可合并使用。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时间,算作劳动时间。三、晚育者产假。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以上就是律师为大家解答的关于“产假多少天2022规定”的相关法律知识了。通常情况下,女职工的产假为98天,根据地区的不同会有适当的延长产假。您了解了吗?

4,2022年产检假规定

【法律分析】:产检假相关规定如下:1、怀孕第1—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申请生育指标,以及生产培训等;2、怀孕第6和第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3、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不能按病假、事假、产假、旷工等计算。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5,产检假多少天2022规定

(1)怀孕第1—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申请生育指标,以及生产培训等(2)怀孕第6和第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3)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4)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产假是什么产假是指在职女性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产假时间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应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现在我国正式实施的产假标准依据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草案)》。草案将女职工生育享受的产假由90天延长至98天,并规范了相关待遇。2022年《劳动法》产检假规定是什么?《劳动法》中并没有关于产检假的规定,关于产检假的规定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有提到。《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六条规定,怀孕的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国家并未统一规定产检假的次数和天数,但根据这条实践中认为只要是正常必要的产检,都应该计入劳动时间,且不能按病假、事假、产假、旷工等来算。

6,产假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休?

国家规定,产假一般是在产前15天开始休假。

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这90天又分为:产前假15天、产后假75天两部分。 所谓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如果(只要有医院证明就可以向单位请病假,但病假期间不能享受产假待遇)。

7,正常情况产假有多少天

法律分析: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2、难产,增加产假15天;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六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凡是符合以上这些关于产假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女职工,应享受自己的工资待遇。同时,任何单位也不得以产假为由,辞退女职工或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产假期间享受工资待遇,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企业女职工,如果单位给上了生育保险的,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生育保险机构按规定支付。没有给女职工上生育保险的企业,由企业支付工资。这里说的是基本工资。其他附加工资因各企业经营状况不同,规定不同,是否计发由企业定。

8,女职工产假为多少天?

法律分析:1、基本产假,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二条)(1)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七十五天(2)难产者,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3)妊娠三个月内自然流产或子宫外孕者,给予产假三十天;妊娠三个月以上,七个月以下自然流产者,给予产假四十五天2、晚育假、晚育护理假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年满二十四周岁的,为晚育。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的晚育妇女,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三十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三天。晚育假、晚育护理假期间享受产假同等待遇。符合规定的晚育妇女,在国家规定的产假基础上,增加晚育假30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3天。晚育假一般应当与产假合并连续使用,晚育护理假应当在产妇产假期间使用。晚育假期间享受产假同等待遇;晚育护理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晚婚假、晚育假、晚育护理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4条: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

9,新劳动法关于产假的规定是什么?

2013年产假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
第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98天,其中产前休息15天,产后休息83天。
第二,难产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者,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98天产假
女员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包括15天的预产假。已婚妇女24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实行晚育的,增加产假30天,难产(剖宫产以及产程中使用吸宫器、产钳等非正常顺产的平产手术者)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名词解释:
已婚妇女满24周岁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
生育一胎但生的是多胞胎,不属于独生子女,不能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晚婚对产假没有影响;晚育不同地方规定又不一样,女方增加15-30天,男方可以有带薪护理假5-15天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