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屈原最简单的一首诗,屈原写的最短的诗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屈原写的最短的诗是什么?

礼 魂 [楚辞·九歌]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作品介绍】: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另一说礼魂为对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属于九歌之列。 【注释】: 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 芭(bā):通“葩”,一种香草 姱(kuā夸):美好。 倡:同“唱”。 容与:舒缓。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赏析】:本篇是《九歌》的终篇,是通用于前十篇的送神曲。前十篇,各有专祀,如分类言之,则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为天神;河伯与山鬼为地祗;湘君、湘夫人、国殇为人鬼。而这些天神、地祗、人鬼之神灵,则统称为“魂”。祭祀是一种典礼,送神是祭祀中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把神说成“礼魂”。《礼魂》是祭祀前面十神结束后的安魂歌、合奏曲、狂欢舞。它由女巫领唱歌舞,众多青年男女伴唱伴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情绪欢快,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神灵永远保佑的美好愿望。

屈原写的最短的诗是什么?

2,屈原写的最短的短诗是什么?

屈原写过最短的诗为《橘颂》。 内容如下: 《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翻译: 天地间生长着一种佳树,那是橘树,习服这一方水土。天生的习性不能移植,只生长在南国荆楚。根深坚牢难以迁徙,那是因为它心志专一。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朵,缤纷一片令人心喜。枝条繁密刺儿尖利,挂满团团的橘实。绿中透出点点橘黄,色彩多么斑斓绚丽。鲜艳的外表,纯洁的内里,如同可担重任的贤人志士。枝繁叶茂,风姿美丽,美得真是无可挑剔。啊,你自幼的志气,就与众人殊异。你卓然独立从不变易,怎不令人可敬可喜!根深坚固难以迁徙,心胸坦荡别有希冀。你清醒地独立于世,宁愿绝水横渡也不随水流去。你断绝私欲谨慎自守,永不会犯错误。你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我愿与日月共生死,长结友谊不离不弃。至善至美而不过分,枝干坚直又有纹理。你虽然年纪轻轻,却可做人们的老师。你的德行可与伯夷相比,为人榜样,供人学习。 关于《橘颂》: 《桔颂》出自《九章》,一般认为是屈原早期的作品,通篇就桔的形象和特征作出拟人化的描写,可以看成是作者人格和个性的缩影。 关于《九章》: 《九章》各篇的艺术风格和成就,也不一律。其中《桔颂》一篇清新秀拔,别具一格,从辞赋的体裁上说,开了体物写志的先河。《哀郢》、《涉江》、《怀沙》三篇情景交融,诗味腴厚,在《楚辞》中允称上品。其写景之句如“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宛然如画。抒情语句如“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恳挚缠绵,颇有回肠荡气之致。至于《惜往日》、《悲回风》二篇,艺术上较他篇略为逊色。《九章·桔颂》图清代门应兆作。

3,屈原最短的一首诗是什么?

屈原写的最短的一首诗是《礼魂》
礼 魂 [楚辞·九歌]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作品介绍】: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另一说礼魂为对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属于九歌之列。

【注释】:

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

芭(bā):通“葩”,一种香草

姱(kuā夸):美好。

倡:同“唱”。

容与:舒缓。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赏析】:本篇是《九歌》的终篇,是通用于前十篇的送神曲。前十篇,各有专祀,如分类言之,则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为天神;河伯与山鬼为地祗;湘君、湘夫人、国殇为人鬼。而这些天神、地祗、人鬼之神灵,则统称为“魂”。祭祀是一种典礼,送神是祭祀中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把神说成“礼魂”。《礼魂》是祭祀前面十神结束后的安魂歌、合奏曲、狂欢舞。它由女巫领唱歌舞,众多青年男女伴唱伴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情绪欢快,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神灵永远保佑的美好愿望。

4,屈原最短的诗

屈原最短的诗是《橘颂》。 原文: 橘颂 先秦: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嘉美之树,生下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表皮颜色鲜明,内瓤雪白莹洁,好似可以赋予重任的人。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深固其根,难以迁徙,你心胸廓落,不求私利。 你对世事清醒,独立不羁,不媚时俗,有如横渡江河而不随波逐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愿与橘树同心并志,一起度过岁月,做长久的朋友。 橘树善良美丽而不淫,性格刚强而又有文理。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橘树的道德品行可与伯夷相比,我要把橘树种在园中,作为榜样。 扩展资料: 背景: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 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5,屈原的诗【最短的】?

1、《九歌·云中君》 先秦:屈原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2、《九歌·东皇太一》 先秦:屈原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 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3、《九歌·礼魂》 先秦:屈原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4、《九歌·国殇》 先秦: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5、《河伯》 先秦:屈原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6,屈原写的最短的短诗是什么?

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7,屈原的诗【最短的】

屈原最短的诗是《橘颂》。《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 一、原文 《橘颂》 作者:战国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可任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二、翻译 你天地孕育的橘树哟,生来就适应这方水土。 禀受了再不迁徙的使命,便永远生在南楚。 你扎根深固难以迁移,立志是多么地专一。 叶儿碧绿花儿素洁,意态又何其缤纷可喜。 层层树叶间虽长有刺,果实却结得如此圆美。 青的黄的错杂相映,色彩哟简直灿若霞辉。 你外色精纯内瓤洁白,正如堪托大任的君子。 气韵芬芳仪度潇洒,显示着何其脱俗的美质。 赞叹你南国的橘树哟,幼年立志就与众迥异。 你独立于世不肯迁移,这志节岂不令人欣喜。 你扎根深固难以移徙,开阔的胸怀无所欲求。 你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耸而出决不俯从俗流。 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过失。 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相比相合。 我愿在众卉俱谢的岁寒,与你长作坚贞的友人。 你秉性善良从不放纵,坚挺的枝干纹理清纯。 即使你现在年岁还轻,却已可做我钦敬的师长。 你的品行堪比伯夷,将永远是我立身的榜样。 三、出处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可见早在汉代以前,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不过橘树的习性也奇:只有生长于南土,才能结出甘美的果实,倘要将它迁徙北地,就只能得到又苦又涩的枳实了。 《晏子春秋》所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不是一大缺憾吗?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扩展资料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 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橘颂

8,屈原最短的一首诗是什么?

屈原写的最短的一首诗是《礼魂》 礼 魂 [楚辞·九歌]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作品介绍】: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另一说礼魂为对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属于九歌之列。 【注释】: 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 芭(bā):通“葩”,一种香草 姱(kuā夸):美好。 倡:同“唱”。 容与:舒缓。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赏析】:本篇是《九歌》的终篇,是通用于前十篇的送神曲。前十篇,各有专祀,如分类言之,则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为天神;河伯与山鬼为地祗;湘君、湘夫人、国殇为人鬼。而这些天神、地祗、人鬼之神灵,则统称为“魂”。祭祀是一种典礼,送神是祭祀中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把神说成“礼魂”。《礼魂》是祭祀前面十神结束后的安魂歌、合奏曲、狂欢舞。它由女巫领唱歌舞,众多青年男女伴唱伴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情绪欢快,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神灵永远保佑的美好愿望。

9,屈原最短的古诗有那些?

礼 魂 [楚辞·九歌]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作品介绍】:
《九歌·礼魂》是战国时期屈原所作的楚辞,一说礼魂为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送的不只是神还包括人鬼,所以称礼魂而不称礼神。送神,在古代的祭祀中,是仪式的最后环节,也是最庄重的祭祀礼仪。礼魂,由美丽的女巫领唱,男女青年随歌起舞,还要传花伴歌伴舞。屈原记录了这个庄重的祭祀仪式。另一说礼魂为对英雄祖先的祭祀,不属于九歌之列。
【注释】:
成礼:指祭祀之礼完毕。会鼓:急疾击鼓,鼓点密集。
芭(bā):通“葩”,一种香草
姱(kuā夸):美好。
倡:同“唱”。
容与:舒缓。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赏析】:本篇是《九歌》的终篇,是通用于前十篇的送神曲。前十篇,各有专祀,如分类言之,则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大司命、小司命为天神;河伯与山鬼为地祗;湘君、湘夫人、国殇为人鬼。而这些天神、地祗、人鬼之神灵,则统称为“魂”。祭祀是一种典礼,送神是祭祀中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把神说成“礼魂”。《礼魂》是祭祀前面十神结束后的安魂歌、合奏曲、狂欢舞。它由女巫领唱歌舞,众多青年男女伴唱伴舞,场面宏大,气氛热烈,情绪欢快,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也表达了人们祈求神灵永远保佑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