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地球公转速度,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多少?

本文目录索引

1,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多少?

解:日地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公转轨道长是2×3.14×1.496亿千米=9.39488亿千米,公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是一个恒星年,即365日6时9分10秒,也就是365日×24时/日×3600秒/时+6时×3600秒/时+9分×60秒/分+10秒=31558150秒,平均速度是:9.39488亿千米÷31558150秒=29.770059398285387451419047060743千米/秒≈30千米/秒。答: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平均约是30千米/秒。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多少?

2,地球公转的速度是多少?

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 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 (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扩展资料: 1、公转周期: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地球公转周期。笼统地说,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因为太阳周年视运动的周期与地球公转周期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公转的周期可以用太阳周年视运动来测得。 地球上的观测者,观测到太阳在黄道上连续经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就是一“年”。由于所选取的参考点不同,则“年”的长度也不同。常用的周期单位有恒星年、回归年和近点年。 2、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公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自转

3,地球公转速度是多少?

29.8千米/秒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线速度=940,000,000KM/365天=940,000,000秒/(365x24x3600)秒=29.8千米(近似为30千米/秒)。

4,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公转速度

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度,即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年940,000,000公里,即每秒29.78公里。 即时角速度和即时线速度有季节变化,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离太阳越近,位能越小,动能则越大,即时线速度和即时角速度就越大。在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即在相等长度的时间内,地球、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恒定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在给定的能量的条件下,可能的轨道有无数条,圆轨道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如果想要地球按正圆轨道运行,地球的能量,动量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是任一时刻,地球的动能Ek和势能Ep的关系满足 Ek = -Ep/2。或者说当 Ek = -Ep/2时,地球运动方向垂直于日地连线。 扩展资料: 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 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 在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点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如:1982年,地球经过近日点的时间是1月4日19时,经过远日点的时间是7月4日22时。由于近点年比回归年长25分7秒,所以地球经过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日期,每57年要推迟一日。 中距点:即轨道椭圆短轴的两端。如:1982年4月3日和10月5日时地球经过中距点。地球轨道所在的平面称为地球的轨道面,也称为黄道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绕太阳公转

5,地球自转和公转每小时各多少公里

地球自转每小时的直线速度在赤道上是1670千米,公转速度是每小时108000千米。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地球公转是一种周期性的圆周运动,因此,地球公转速度包含着角速度和线速度两个方面。如果我们采用恒星年作地球公转周期的话,那么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就是每年360°。 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360°,即每日约0.986°,亦即每日约59′8″。地球轨道总长度是940,000,000千米,因此,地球公转的平均线速度就是每年9.4亿千米,也就是经过365.2564日地球公转了9.4亿千米,即每秒钟29.8千米,约每秒30千米。 扩展资料: 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上的位置是经常在变动的,这种变动称为地极移动,简称极移。1765年L·欧拉证明,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刚体地球的自转轴将围绕形状轴作自由摆动, 周期为305恒星日。1888年人们才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证实了极移的存在。 1891年美国的S·C·张德勒进一步指出,极移包括两种主要周期成分:一种是周期约14个月的自由摆动,又称张德勒摆动;另一种是周期为12个月的受迫摆动。 实际观测到的张德勒摆动就是欧拉所预言的自由摆动。但因地球不是一个绝对刚体,所以张德勒摆动的周期比欧拉所预言的周期约长40%。张德勒摆动的振幅大约在0.06″~0.25″之间缓慢变化,其周期的变化范围约为410~440天。极移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周年受迫摆动,其振幅约为0.09″,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主要由于大气和两极冰雪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自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公转

6,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分别为多少

自转:角速度是15度/小时;线速度:赤道是1670km/小时;南北纬30度是1447km/小时;南北纬60度是837km/小时,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 公转:角速度是1度/24小时(一太阳日);平均线速度约30km/秒。 扩展资料: 地球相对于太阳的平均自转周期称为一个平太阳日,定义为平太阳时86,400 秒(等于SI86,400.0025 秒)。因为潮汐减速的缘故,现在地球的太阳日已经比19世纪略长一些,每天要长0至2 SI ms。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以国际单位制的秒为单位,测量了1623年至2005年和1962年至2005年[198]的时长,确定了平均太阳日的长度。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50 × 106千米(93,000,000英里),每365.2564平太阳日转一圈,称为一恒星年。公转使得太阳相对于恒星每日向东有约1°的视运动,每12小时的移动相当于太阳或月球的视直径。 由于这种运动,地球平均要24小时,也就是一个太阳日,才能绕轴自转完一圈,让太阳再度通过中天。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29.8 km/s(107,000 km/h),7分钟内就可行进12,742 km(7,918 mi),等同于地球的直径的距离;约3.5小时就能行进约384,000 km(239,000 mi)的地月距离。

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速度、线速度分别为多少

地球的自转角速度除了极点为0以外,处处都相等。用自转一周的角度(即360度)除以自转的周期(恒星日,就是自转需要的时间23时56分4秒)计算得到。因此无论无论在哪里(极点角度变化为0度,速度也为0),速度均不变,大约15度/小时。自转的线速度和位置相关。从赤道到两极递减。赤道的线速度是最快的,大约为1670千米/小时。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有变化的,大约7月初时位于远日点(距离太阳最远)是最慢,1月初位于近日点时(一年中距离太阳最近)是最快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是一致的,所以只能计算出平均速度。公转的角速度大约是2.5分(角度)/小时,平均线速度约30千米/秒。
不知你需要的是某个时间的公转速度还是平均公转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