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明朝皇帝顺序列表,明朝十六位皇帝顺序列表

本文目录索引

1,明朝十六位皇帝顺序列表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

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炆1398年-1402年在位

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

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

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

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在位,因做过两次皇帝,故用两个年号。

7.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1449年-1457年在位

8.明宪宗,成化皇帝,朱见深1464年-1487年在位

9.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1487年-1505年在位

10.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1505年-1521年在位

11.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年-1567年在位

12.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年-1572年在位

13.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1527年-1620年在位

14.明光宗,泰昌皇帝,朱常洛1620年在位28天

15.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

16.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

明朝十六位皇帝顺序列表

2,明朝的十六位皇帝表

明朝,1368年—1644年,享国276年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顺序与在位时间
第一位,朱元璋,庙号明太祖,年号洪武,在位时间1368—1398(总共30年)
第二位,朱允炆,庙号明惠宗,年号建文,在位时间1398—1402(总共4年)
第三位,朱棣,庙号明成祖,年号永乐,在位时间1402—1424(总共22年)
第四位,朱高炽,庙号明仁宗,年号洪熙,在位时间1424—1425(总共264天)
第五位,朱瞻基,庙号明宣宗,年号宣德,在位时间1425—1435(总共10年)
第六位,朱祁镇,庙号明英宗,年号正统和天顺,在位时间1435—1449,1457—1464(总共21年)
第七位,朱祁钰,庙号明代宗,年号景泰,在位时间1449—1457(总共8年)
第八位,朱见深,庙号明宪宗,年号成化,在位时间1464—1487(总共23年)
第九位,朱佑樘,庙号明孝宗,年号弘治,在位时间1487—1505(总共18年)
第十位,朱厚照,庙号明武宗,年号正德,在位时间1505—1521(总共16年)
第十一位,朱厚熜,庙号明世宗,年号嘉靖,在位时间1521—1566(总共45年)
第十二位,朱载垕,庙号明穆宗,年号隆庆,在位时间1566—1572(总共6年)
第十三位,朱翊钧,庙号明神宗,年号万历,在位时间1572—1620(总共48年)
第十四位,朱常洛,庙号明光宗,年号泰昌,在位时间1620(总共29天)
第十五位,朱由校,庙号明熹宗,年号天启,在位时间1620—1627(总共7年)
第十六位,朱由检,庙号明思宗,年号崇祯,在位时间1627—1644(总共17年)

3,明朝有哪些皇帝 按顺序?

1.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2.明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谥号为恭闵惠皇帝,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
3.明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4.明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5.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六月二十一日葬于明十三陵之景陵。
6.明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裕陵。
7.明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庙号代宗,谥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
8.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庙号宪宗,谥曰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葬於明十三陵之茂陵。
9.明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庙号孝宗,谥号“建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泰陵。
10.明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武宗”,死后葬于北京十三陵之康陵,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11.明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之永陵。
12.明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庙号穆宗,后被谥为庄皇帝,葬于北京昌平昭陵。
13.明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十三陵之定陵。

14.明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葬于明十三陵之庆陵。

15.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庙号熹宗,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

16.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庙号怀宗,后改思宗、毅宗。清朝上谥号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4,明朝皇帝顺序列表

以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皇帝,后经明惠帝朱允_、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_、明穆宗朱载_、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统治中国长达300年之久的明王朝兴衰历程,南明时期的皇帝不包括在内。--引自网络明朝历史上出现了16位帝王,明朝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倒数第二个朝代,人们更喜欢把明朝和清朝合在一起叫做明清时期,这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极其相似,清朝也是继承了明朝的各种制度,完成自己的统治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创者,他一手创立了大明王朝,自己本来是个农民,还做过乞丐和和尚,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建立大明王朝的难度震古烁今。朱元璋奠定了明朝的发展基调,它是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勤劳的帝王,他废除了丞相,六部直接归帝王统治,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解除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明朝能够延续300年之。要归功于朱元璋的勤勤恳恳和它为大明王朝打下的基础。崇祯皇帝朱由检是大明王朝最后一个帝王,他登基称帝之时,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凭他自己一己之力也难以挽回局面,在内外交困中,明朝走向了灭亡,朱由检成为了亡国之君。

5,明代皇帝顺序

明朝16个皇帝,依次为: 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垕、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定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扩展资料: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汉族。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参加郭子兴军改名元璋。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 ; 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 。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