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本文目录索引
1,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1、领土面积广大,资源丰富多样,有利于国家发展建设。 2、疆界长,邻国多,海岸线漫长,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3、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地域差异大,形成不同的景观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4、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形式发展,促进农作物种类的丰富性,提高产量。 扩展资料: 以汉族(华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政权实体不仅始终存在,而且统一的疆域范围越来越广,最终凝聚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下面是中国辽阔的疆域。 1、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有少数地区属热带,无寒带。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与许多国家接壤。 3、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地、高原面积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地理
2,中国疆域辽阔,领土面积大有什么优势
1、矿场丰富。 中国幅员广大,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丰富,矿产171种。已探明储量的有157种。其中钨、锑、稀土、钼、钒和钛等的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煤、铁、铅锌、铜、银、汞、锡、镍、磷灰石、石棉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2、土地资源丰富。 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 3、森林面积大。 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0.69亿公顷,蓄积24.83亿立方米,居世界首位。 4、存水量大。 中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4.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9万立方米。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第6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排在第88位。 5、物种丰富。 中国是世界上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中国陆栖脊椎动物约有207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的9.8%。其中鸟类1170多种、兽类400多种、两栖类184种,分别占世界同类动物的13.5%、11.3%和7.3%。 在西起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北部—秦岭山脉—伏牛山—淮河与长江间一线以北地区,以温带、寒温带动物群为主,属古北界,线南地区以热带性动物为主,属东洋界。其实,由于东部地区地势平坦,西部横断山南北走向,两界动物相互渗透混杂的现象比较明显。 6、植物种类繁多。 中国幅员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植被种类丰富,分布错综复杂。在东部季风区,有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以及亚高山针叶林、温带森林草原等植被类型。 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灌丛、干荒漠草原灌丛、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丛等植被类型。 植物种类多,据统计,有种子植物300个科、2980个属、24600个种。其中被子植物2946属(占世界被子植物总属的23.6%)。比较古老的植物,约占世界总属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银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区现代已经绝灭,都是残存于中国的“活化石”。 种子植物兼有寒、温、热三带的植物,种类比全欧洲多得多。此外,还有丰富多彩的栽培植物。从用途来说,有用材林木1000多种,药用植物4000多种,果品植物300多种,纤维植物500多种,淀粉植物300多种,油脂植物600多种,蔬菜植物80余种,成为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扩展资料 中国的区域划分: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中国可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区。 其中东部季风区由于南北纬度差别较大,以秦岭——淮河为界,又分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因此中国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1、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中国的20%,人口约占中国的40%。 2、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中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中国的25%,人口约占中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3、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 本区面积广大,约占中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中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4、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中国的25%,人口不足中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
3,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有哪些
中国地处东亚,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利于我国近海渔业的发展;中国铁路公路网四通八达,加上水运空运等形成了立体交通,方便了各地交流往来;中国幅员辽阔多地形,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资源
东部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 有利于耕种
海岸线长且曲折,适宜建较多港口 有利于航运
东部海域大陆架宽阔,对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十分有利
从海陆分布来看,我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和最大的海洋之间,因而季风气候显著,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使季风气候更加发达,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性差异显著。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我国海岸线长,有利与发展渔业,船舶,航海,港口多有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和对外交流,陆地幅员辽阔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处于东亚,比邻多个国家,有利有发展政治外交和中外合作,引进外资等。
4,说明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
1、中国地处东亚,为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中国海岸线长多优良港口,利于我国近海渔业的发展。 2、中国铁路公路网四通八达,加上水运空运等形成了立体交通,方便了各地交流往来;中国幅员辽阔多地形,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资源。 3、东部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有利于耕种。 海岸线长且曲折,适宜建较多港口,有利于航运。 4、东部海域大陆架宽阔,对开发海洋石油资源十分有利。 5、从海陆分布来看,我国位于全球最大陆地和最大的海洋之间,因而季风气候显著,加以青藏高原的影响,使季风气候更加发达,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形成及地域差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东部海洋性湿润气候,至西部大陆性干旱气候间的水平变化使得自然景观的经度方向的干湿性差异显著。 5、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理位置比较优越。 6、海岸线长,有利与发展渔业,船舶,航海,港口多有利于发展海上运输业和对外交流,陆地幅员辽阔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处于东亚,比邻多个国家,有利有发展政治外交和中外合作,引进外资等。 扩展资料: 1、地形多种多样 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陆地上的5种基本地形类型,中国均有分布,这为中国工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 2、山区面积广大 通常人们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称为山区。中国山区面积占中国总面积的2/3,这是中国地形的又一显著特征。山区面积广大,给交通运输和农业发展带来一定困难,但山区可提供林产、矿产、水能和旅游资源,为改变山区面貌、发展山区经济提供了资源保证。 3、 地势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从中国陆地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浅海大陆架,这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一般深度不大,坡度较缓,海洋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中国地理-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