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巴黎公社的意义,巴黎公社的意义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巴黎公社的意义有哪些?

拿破仑三世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投降,巴黎人民爆发革命,推翻第二帝国。胜利果实却落入资产阶级共和派右翼和帝制派奥尔良党人之手,成立了“国防政府”。1871年2月17日,梯也尔出任法国政府首脑。28日签订法德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大片领土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梯也尔政府的丧权辱国行为激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巴黎民众纷纷要求成立公社,以监督政府。3月15日,国民自卫军251个营队的代表选出中央委员会。3月18日晨,梯也尔政府出动军队袭击蒙马特尔和梭蒙高地,企图夺取国民自卫军的417门大炮,逮捕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成员。从而触发武装起义。当晚国民自卫军控制巴黎所有政府机关和塞纳河上的桥梁。梯也尔政府成员及其军队、警察和官吏仓惶出逃凡尔赛。3月26日巴黎进行选举,3月28日正式成立巴黎公社。 逃到凡尔赛的梯也尔同俾斯麦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法兰克福条约》,梯也尔在普军的帮助下很快对巴黎形成了包围。巴黎公社在与敌人经过几昼夜的奋战后,由于内奸的策应,梯也尔率军闯进巴黎。为保卫公社政权,公社战士奋起抗敌,他们在街道和广场筑起街垒,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在公社战士坚守的最后一个街垒陷落后,梯也尔占领了巴黎。 梯也尔重新统治巴黎后,随即开始进行疯狂的血腥屠杀,整个巴黎一片白色恐怖。先后有3万人被屠杀,被逮捕监禁的有5万多人,其中有许多人被流放异乡,还有成千上万的公社社员被迫逃出国外,巴黎居民一下减少了10万人左右。很多街道住宅都无人住,很多行业在巴黎绝迹多年。 在巴黎五月流血周的第二天,公社诗人、坚强的战士鲍狄埃怀着对阶级敌人的无比愤恨和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在敌人的死亡威胁下创作了一首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后来。法国工人作曲家狄盖特为《国际歌》谱上曲,从此,这首无产阶级的战歌传遍世界,成为无产阶级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号角。 巴黎公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第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思。这次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尝试,沉重地打击了资产阶级,也为以后的无产阶级斗争留下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巴黎公社的意义有哪些?

2,巴黎公社的意义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诚然,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和大发展的时期,资产阶级正与封建势力做最后阶段的斗争,发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初期阶段的这次无产阶级起义无法进行其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愿望。 但是,作为一次壮举,它带给我们以教育和反思。它深刻地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当无产阶级的斗争威胁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安全时,资产阶级会毫不犹豫地把无产阶级投入血泊之中。 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公社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马克思曾说:“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扩展资料: 国民议会文化事务委员会主席(社会党人)、巴黎议员帕特里克·布洛切(Patrick Bloche)说:“现在是时候了”,应该让所有在巴黎公社运动中被“无情镇压的受害者”得到公正对待,并指出,这是一个既是为了“历史责任”也是为了“正义”的“庄严的行动”。 负责政府与议会关系的国务秘书、前巴黎议员让-马里·勒冈(Jean-Mariele Guen)支持一项议案,该议案旨在促进对具有“激励共和国”价值观的“爱国者”和“起义者”的“记忆传承”。 签署平反决议议案的包括社会党议员团主席、环保派、改革派人士布鲁诺·勒鲁克斯(Brunole Roux)和几个当选的巴黎议员,他们特别希望为那些因奋起斗争争取自由而“被草率处决和遭受不公正判决”的巴黎公社社员恢复“荣誉和尊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公社

3,简要分析巴黎公社的性质和历史意义。

性质:1871年成立的巴黎公社是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历史意义: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了72天就失败了,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永远不可磨灭。巴黎公社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政治上,第一,它摧毁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五大支柱——常备军、警察、官僚、僧侣和法官。特别是用人民武装取代资产阶级常备军,不仅为一切社会经济进步创造了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且也为防止反动阶级的复辟和抵御外国侵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第二,公社不仅摧毁了资产阶级统治人民的物质支柱,也摧毁了他们统治人民的精神支柱——宗教,使人民在思想上获得解放。第三,公社对官僚制度的废除,将国家事务的所谓神秘性和特殊性一整套骗局扫除殆尽。公社实行的民主选举制以及保证选民有真正的监督权、罢免权和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等措施,既为人民民主,也为国家及其公职人员的“社会公仆”性质提供了可靠保证,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在假民主基础上的官僚制度,避免了公职人员将职位视作升官发财的阶梯而变成新的官僚高薪阶层的可能,这是公社的一个伟大创举。经济上,第一,公社将逃亡资本家的企业交由工人管理,反映了工人剥夺资产阶级生产资料、消灭剥削制度的一种社会主义倾向。第二,它创立了工人直接管理工厂的新制度,第一次提出了“赎买”政策和对私人企业实行监督,这为以后无产阶级国家改造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可作借鉴的经验。文化教育方面,公社对于发展劳动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以后无产阶级国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东西。总之,巴黎公社把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4,巴黎公社的背景、性质、措施、结果及原因、意义

一、背景: 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巴黎人民。 二、政权性质: 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三、主要措施: 1、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以公社委员会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下设若干委员会,掌管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 2、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的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而且他们的薪金最高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年金6000法郎,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四、结果: 1871年5月,巴黎公社失败。 五、原因: 从主观上看,是公社领导人的某些失误造成的,说明法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如:缺乏统一的军事指挥,未建立工农联盟、没有形成权威的领导核心等。 从根本原因看,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还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流。这次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的结果。 而“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六、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公社战士在同强大敌人战斗时表现出来的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将永垂史册。 扩展资料: 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武装暴力直接夺取城市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的学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上写下了光辉、伟大而悲壮的一页。 巴黎公社废除了以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国会制,代之以工人的统一的自治组织。这就使公社具有依靠群众的真正民主政权的性质。 在执行委员会、军事委员会、以及内政和公安委员会中占优势的是布朗基主义者,在财政委员会以及劳工和交换委员会中占优势的是蒲鲁东主义者。 各重要机关(司法部门、造币厂、邮电局、铁路管理局等)里都派有公社的特派员。广泛的民主制和中央集权制在公社中结合起来。 因为第一国际各支部、各工团联合会、国民自卫军各团、几十个俱乐部(一般都设在已收归国有的修道院)以及许多报纸所表达的人民的心愿和渴望。 都得到公社的响应,并在公社的法令中体现出来。弗》伊列宁是这样描写公社关于建立新型国家机构的措施的。“由此可见,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 似乎‘仅仅’是更完备的民主制:取消常备军,对公职人员实行全面的选举制和撤换制。但是这个‘仅仅’,事实上意味着完全用一些原则上不同的机关来代替另一些机关。 在这里恰巧看到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实际例子:民主制达到了一般想象的最充分最彻底的程度以后,就会由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变为无产阶级的民主制。 就会由家变为一种已经不是原来的国家的东西。”公社全部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善劳动群众、首先是工人的状况。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以后。 就利用它来摧毁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人剥削人的制度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远在公社选举以前,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就制止出售典押品,准许延期交付房租。 并且为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规定了分期偿还商业债务的办法,也就是说,中央委员会作了前此不久梯也尔政府在群众的一再要求下仍然不肯作的事情。 公社继续执行这项政策并加以发展。公社取消了房客拖欠房东的9个月的租金,发给国民自卫军伤员和烈属以抚恤金,把一切期票的付款期限延长三年。 禁止面包房作夜工,颁布法令,禁止对工人课以罚金和克扣工人工资,规定把价值不超过二十法郎的典押品无偿地归还原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黎公社

5,简析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其留下的深刻启示

巴黎公社起义 第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和在巴黎存在72天(3.18—5.28)的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法国社会内部存在深刻的社会矛盾,工人阶级组织性和觉悟大大提高、普法战争引起国内总局势恶化,是巴黎无产阶级起义和巴黎公社诞生的条件。拿破仑三世为首的统治集团摇摇欲坠,无力组织对普鲁土军队的抵抗,使国家处于民族危亡的边缘。1870年9月4日,巴黎爆发了革命。第二帝国崩溃了,法国再次成为共和国。但是,资产阶级新政府却走上了卖国、向兵临巴黎城下的普鲁士军队投降的道路。1871年2月26日,大资产阶级的走卒梯也尔政府签订了对法国极为苛刻的和约。 针对资产阶级的反人民的,投降的政策,充满爱国情绪的巴黎劳动群众提出了代表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法兰西民族希望的要求。根据劳动群众的要求(组织巴黎防御),在国民近卫军中央委员会指挥下,成立了国民近卫军共和联盟。被这些行动吓破了胆的反动政府企图解除国民近卫军的武装。然而,被派往国民近卫军工人营驻地蒙马特勒、伯勒维尔和莱巴蒂尼奥勒等地的政府军队却转到了起义者一边。梯也尔政府及部分军队逃往凡尔赛。3月18日晚,巴黎无产阶级同国民近卫军一起占领了政府机关。1871年3月18日的革命几乎是不流血的(这一天的伤亡人数不超过30人)。巴黎工人阶级欲完成革命,既要解决从普鲁土的占领下解放法国这个全民族任务,又要解决从资本的统治下解放工人这个社会任务。国民近卫军中央委员会宣布自己是选出巴黎公社委员会(巴黎公社)之前革命政权的临时机构,并向所有城市和国家机关委任了自己的代表(委员)。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4月19日通过的宣言《告法国人民书》是公社的主要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消灭军国主义、剥削制度和各种特权的问题。巴黎公社的其它文献表达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以及必须建立真正的民族联盟的思想。 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许多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瓦尔兰、迪瓦尔、若阿纳尔、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员。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和活动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公社存在的短暂时期内所采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备军,代之以武装的人民,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取消了牧师的薪俸,使国民教育摆脱宗教影响。为了消灭失业现象,公社于4月16日颁布了关于恢复被业主遗弃的作坊的生产并将其转交给工人合作团体的法令,组织了生产子弹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并规定其薪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 公社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旨在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会性,也具有国际意义。但是,在巴黎开始的革命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里昂、圣艾蒂安,图卢兹、纳博讷、马赛、波尔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尔赛政府军队摧毁了。在主要是小佃农户和无地雇农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个地区以及其它农业地区,农民的革命发动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并于1871年4月被镇压。在法国的中心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国家政权:以公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权和以凡尔赛反革命政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权。反革命利用公社的防御策略,加强和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公社也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但缺乏军事建设、制订计划和作战方面的经验。作为政权机关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组成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党派的联盟。这导致了对纲领和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公社领导的持久的辩论贻误了对反革命采取坚决行动,导致了主动权的丧失。国民近卫军是巴黎公社武装力量的基础。为了加强巴黎防御,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大扩充了近卫军部队。其数量从3月份的6万人增加到5月份的9万人(野战部队)。国民近卫军的补充起初是按自愿原则进行的。后来规定凡19到40岁的劳动者必须学习军事,实行地域(按区)补充原则,指挥员通过选举产生,同时也使用转到公社一边并在委员们监督之下工作的军事专家。在对资产阶级作战中,国民近卫军依托巴黎几个地区的防御工事(堡垒、要塞壁障)和在起义中构筑的街垒。公社社员注意发挥火炮的巨大作用。组织了军队供给勤务和卫生工作。公社的军事组织具有国际性。在公社社员行列里同法兰西人并肩战斗的还有波兰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意大利人等。参加巴黎街垒战斗的俄国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马诺夫斯卡娅)、科尔温—克鲁科夫斯卡娅(扎克拉尔)、拉夫罗夫,萨任、波塔片科等。用马克思的话说,巴黎公社奠定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后来全世界的革命者又发展了这些原理。梯也尔政府利用公社社员尚在踌躇之机,于5月中旬调动10万大军扑向巴黎。这支军队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鲁士统帅部为了加强反革命力量而释放的法国战俘(6万人)。当时,公社的国民近卫军不到5万人。国民近卫军被改编为两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由东布罗夫斯基指挥,负责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团军由弗鲁布莱夫斯基指挥,负责保卫城市南部。5月份,连续进行激战。巴黎的劳动者死守阵地。但是,组织得更好、数量上占优势并得到普鲁土积极支持的梯也尔军队取得了胜利。反革命的残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尔的土兵在巴黎街头杀死了3万名公社社员,3.6万多人被交付法庭审判。列宁评价说:无产阶级“贬低了国内战争中纯军事行动的意义,没有向凡尔赛坚决进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彻底的胜利,而是行动迟缓,使凡尔赛政府有时间纠集黑暗势力来准备五月的流血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卷,第454页)。公社对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组织性不强,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潮(尤其是蒲鲁东主义和新雅各宾主义)的消极影响,没有统一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普鲁士军队和凡尔赛军队的封锁使巴黎断绝了同其它地区的联系。尽管有种种错误,巴黎公社还是十九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伟大的成就。 列宁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历史功绩,指出公社的活动提供了建立新型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范例(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卷,第405—406页)。巴黎公社教导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同上,第13卷,第455页)。公社唤起了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希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对制订无产阶级军事组织的原则和解决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问题起了很大作用。列宁写道:“在当前的运动中,我们大家都依靠公社。”(同上,第8卷,第181页)俄国无产阶级注意到了巴黎公社的教训,特别注意到必须武装捍卫革命成果,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实行进攻策略,在同革命的敌人斗争中必须坚决果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