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后面一句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山重水复疑无路后面一句是什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游山西村》陆游·南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保存。从今后,若是您同意我随时来拜访,踏着月色,闲来时我将会拄着拐杖,前来叩门。 扩展资料: 该诗写于1167年(南宋孝宗 乾道三年),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 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2,“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文: 《游山西村》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的酒都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3,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是什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自《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译文:正值丰年,朴素的农家自酿腊酒,杀鸡宰猪殷勤待客,可别笑话那酒浆浑浊,酒香中溢出的农家热情早已使人心驰神往。寻寻觅觅,山峦重重叠叠,溪流迂回曲折,似已无路可走,继续前行,忽然柳树茂密,山花鲜艳,又一村庄出现在眼前。 扩展资料: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 乾道二年(1166),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 爱国情绪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所作。
4,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是什么呢?
山重水复疑无路,下一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全诗如下:
游山西村
作者:陆游 (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白话译文: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5,“山重水复疑无路”是谁写的什么诗?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教材选录的陆游《游山西村》,是一首于闲适中见忧情的佳作。然而,一般认为,这首诗是作者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留连向往与热爱之情的闲情诗。笔者不揣浅陋,结合陆游的人生经历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以文本细读与知人论世相结合的方式,探析本诗忧郁、焦虑与探求人际社会新模式的题旨,以就教于方家。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陆游因“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而罢归乡里,转眼就是第二个年头了。在削职落拓的背景之下,诗人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游山西村》,在田园风光的背后深意蕴藉,耐人寻味。 胸怀壮志的诗人,赋作《游山西村》时四十三岁,正值大有作为之际。然而,“隆兴和议”的现实与莫名之罪令诗人壮志难酬,亦令诗人对朝廷复杂的政治风云感到迷惘困惑。家居故乡山阴,诗人没有真正的闲情逸致去赏阅山水之美,也没有真正身临其境去体味田园之乐,而是一直在苦苦思索政治漩涡中倾轧尔虞的官场关系,试图到简朴农民当中去寻求理想的郊游模式,创建和谐的官场政治。《游山西村》看似写景,却句句关人,无处不透露出诗人寻求人际社交新模式的急切心情。 来源:新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