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1,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实质GDP=名义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指以基期为100该期间的指数); 2、名义GDP=实质GDP×本地生产总值平减物价指数; 3、至于名义GDP增长率与实质GDP增长率的关系,则是 名义GDP增长率=[(1+实质GDP增长率)×(1+本地平减物价指数升幅)×100%]-1 扩展资料: 局限性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 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GDP

GDP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GDP平减指数的计算,谁能教教我?

  1、平均物价水平定义要弄清,它是指当年所有物价的一般物价水平,不是平均每年。
  2、选取某一年(1996)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如果以96年的物价水平计算2001年的GDP为6万亿美元。 此时计算的是2001年的总产出数量Q2001*P1996=6万亿元,
  以2001年当年实际的物价水平来计算GDP为9万亿美元。此时计算的是2001年的总产出数量Q2001*P2001=9万亿元。
  两相比较,2001年的总产量是不变的,但是价格水平不同。这反映出了不同时间物价水平变化的相对情况。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为9/6=1.5
  3、说明96年到2001年平均物价水平上涨了约50%。其实就是平减指数1.5减去1,即物价真实上涨的比率。换句话说,用1996年的一般物价水平(即当年96的总的平均价格水平)衡量2001年通货膨胀率为50%

  4、“如果以基年(96年)的物价水平作为基准(100),那么2001年GDP的平减指数就变为150了。在 这句话怎么理解?”这反映出你没有理解平减指数,平减指数是个相对量。
  平减指数本身是用来反应物价变动的指标,用来说明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比较同年份真实的GDP到底是多少,以便与不同年份相比,到底增加或减少了多少。
  上面的回答做了具体的计算说明,这里不重复。
  不理解可以提出进一步沟通,你最好把教材中案例的计算做一遍

3,gdp折算指数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GDP平减指数也就是你说的折算指数也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一般有三
一个是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二是PPI 工业品物价指数
三就是GDP平减指数

大概不知道什么是GDP平减指数吧
知道名义GDP和实际GDP吧
其实名义比上实际 就是平减指数
平减指数不是直接反映通货膨胀的 是通过比较他的增长来得出的
例如 2000为基期(这个不解释了) 2001为105% 2002为115% 2003为130%
可以看出平减的增加在加幅度 说明通货膨胀(不是很确切的说)了

4,那GDP的平减指数和折算指数是一样的吗?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GDP implicit deflator):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 举例: 如果在1996年你的名义收入是3万美元,而你在2001年的名义收入变为了6万美元。如果从1996年到2001年所有的价格都翻了一番,实际上你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变化。 扩展资料 有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区别,是因为在一个宏观经济中,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同一年份中,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差别则反映了这种价格变动的影响。 由于GDP有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分,为了反映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去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由此提出了GDP价格调整指数的概念。它是指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百分比值。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5,什么是平减物价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GDP Deflator,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未经价格变动调整的产值按当时的市场价格计算。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则是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的产值,以某一基准年的价格计算。联系实质与名义产值的就是GDP价格平减指数,该指数是正式的通货膨胀指标之一。若实际产出不变,但价格持续上升,名义GDP亦会上升。

6,什么是PCE平减指数?

PCE平减指数就是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
定义:
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Price Deflator;PCE)
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不同时期内个人消费支出总水平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数,这里的"平减"是指通过物价指数将以货币表示的名义个人消费支出调整为实际的个人消费支出。
衡量国内通胀压力最恰当的指标是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PCE)。该指数是当前物价与实际消费支出的比例,可显示实际支出模式。另一方面,CPI则是基于一篮子商品与服务,其权重每年进行调整。但消费者偏好很难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保持固定不变,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涨价幅度较慢的商品和服务。物价迅速上涨时,CPI衡量下的通胀往往比CSD衡量的通胀要高。只有在国家统计局重新调整权重时,CPI才能反映出消费者偏好的转换。
计算公式:
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的计算可以采用某一基期(基准年份)的一组价格来估算出本期的个人消费支出,再用现期价格估算出本期的个人消费支出,然后用后者除以前者,即:
个人消费支出平减指数=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个人消费支出/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个人消费支出

7,什么是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 ,又译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物价指数,或implicit price deflator for GDP,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 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增长之商。GDP平减指数表达了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的比例关系。 上述“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即现价GDP,“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 GDP平减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扩展资料 以卖包子为例,某包子铺2013年每个包子2元钱,共生产包子50000个,那么该包子铺当年的GDP是10万元。 2014年每个包子2.5元,共生产包子51000个,以去年为基数计算2014的GDP增长,那么该店2014年的名义GDP为12.75万,名义GDP增长为0.275%,实际GDP的计算要保持原有2元/个的价格基数不变,因此为10.2万元,实际GDP增长为0.02%。 一个国家的经济当然要比卖包子要复杂的多,但道理是相同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两项指数为负,就说明了物价或产量有了一定的下滑,而这两项不管哪项出现下滑,都意味着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压力。 因此,此次央行的“双降”,跟通缩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意味着在当前环境下,政府对于维持现在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压倒了对通胀的容忍度,因此会继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增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GDP平减指数

8,什么是平减?

你说的什么什么平减指数叫做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增长率之差。它的计算基础比cpi广泛得多,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哦 抱歉 我只会gdp平减指数。。。 没法帮你解答了 但我在网上查了下相应资料 希望对你有帮助 将当期价格计算而得之价格变动因素予以排除,称为「平减」,所采用之物价指数即为「平减指数」,本处于98年11月五年修正工作时已并将物价指数基期由90年改为95年,即现编乃按95年(固定)价格编算。 按固定价格计算仅平减价格变动,并未将品质提升这部分排除,故按固定期价格计算之价值隐含数量及品质之「物量」变动。按固定价格计算仅平减价格变动,并未将品质提升这部分排除,故按固定期价格计算之价值隐含数量及品质之「物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