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 八阿哥,雍正王朝八阿哥的下场是什么
本文目录索引
- 1,雍正王朝八阿哥的下场是什么
- 2,雍正王朝里的八爷最后结局怎么样
- 3,历史上清朝雍正的弟弟八阿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 4,有关清朝历史上八阿哥胤SI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 5,为什么雍正痛恨八阿哥?
- 6,康熙时代的八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八弟)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 7,历史上真正的“晴川”,雍正为何对其痛恨至极还将其挫骨扬灰?
- 8,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非要一步步将八阿哥推向死亡的深渊呢?
- 9,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要将八阿哥允禩推向死亡的深渊?
- 10,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非要一步步将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八阿哥推向死亡的深渊?
1,雍正王朝八阿哥的下场是什么
胤禛即位,改元雍正,命胤禩、胤祥、马齐、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又封胤禩为廉亲王,任理藩院尚书,管工部事务,期间多次借故谴责胤禩失职。雍正四年,被革去黄带子,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改名“阿其那”(猪),议罪状四十款;其妻被革去福晋,勒命自尽。雍正帝称胤禩“凶恶之性,古今罕闻”。同年九月初五,于拘禁中病故。
2,雍正王朝里的八爷最后结局怎么样
爱新觉罗·胤禩(1681-1726)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卒于雍正四年,享年45岁。母良妃卫氏。康熙自幼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雍正即位,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因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同年,亡。
3,历史上清朝雍正的弟弟八阿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帝异母弟,生于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末时[1],卒于雍正四年九月初十日(1726年10月5日),享年45岁。
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康熙的哥哥裕亲王也在皇帝面前夸他“心性好,不务矜夸”。康熙自然喜爱,17岁,即被封为贝勒。后署内务府总管事。因争储位被夺贝勒,并受拘禁。胤礽获释,胤禩复为贝勒。雍正即位,为稳定其情绪,命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更名为"阿其那",既而又更名为"塞尔黑"。同年,死。
胤禩的生母卫氏出身于食辛者库(内管领下奴仆)之家,是皇家的家奴,地位低微。他自幼聪明机灵、工于心计,不甘心因母家卑贱而屈居众皇子之后,不但千方百计地讨得父亲欢心,而且尽量交结可资利用的各阶层人物。同时他很善于与其他皇子搞好关系并使其中的一些人成为自己的支持者。皇九子胤禟皇十胤俄、皇十四子胤禵都党附于他,就连大阿哥胤禔也曾为其所用。对于其他王公大臣、各级官吏,甚至江湖术士,只要有利用价值,都是他收买的对象。除此之外,他还想方设法在社会上博得好名声,以为将来进身获取更多的资本和舆论支持。当时有许多文人儒士都赞扬他好学,是个好王子。
胤禩的目标很明确,他不想只作一位所谓的"贤王",他瞄准的是太子的宝座。然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对他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只能慢慢网罗私党,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康熙三十七年,皇帝首次分封皇子,17岁的胤禩受封为多罗贝勒,是得爵皇子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说明此时的胤禩还是很得康熙的欢心的。从此以后,他的"夺嫡"行动开始日益公开化。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皇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不久,康熙命大臣们推举太子人选。实际上皇帝是希望大家给个台阶,让胤礽重登太子宝座。结果大臣们推举的竟然是皇八子胤禩。皇帝此时意识到了胤禩在朝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势力,如果不家以抑制的话,将来会危害到社稷的安危。于是对胤禩极其同党进行了严厉的打击。由此,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终于使得康熙痛骂他"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信相面人张明德之言,大背臣道,雇人谋杀胤礽,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因不得立为皇太子恨朕入骨,此人之险倍于二阿哥也",并宣称"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玄烨临终前宣布皇四子胤禛为嗣皇帝,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闻听此言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胤禛即位之初,对胤禩一伙各以不同的手段对待,他知道八弟在朝野上下有一定的影响,便采取欲擒故纵的策略,在父皇去世的次日,任命胤禩及其党羽大学士马齐为总理事务大臣,同日又破格晋封胤禩为和硕廉亲王。此后的两个月中,先后授与他兼管理藩院、上驷院、工部的权力;对其子弘旺赐予贝勒衔;其母舅噶达浑解除辛者库贱籍、赐世袭佐领世职;一些原属胤禩集团的官员也被提升重用。
但恩宠只是一时的,大权在握的雍正皇帝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胤禩一伙政敌。他首先将胤禵、胤禟分别软禁在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青海西宁军中,又借故将胤俄革爵拘禁,这样就断绝了胤禩与其同党兄弟的联系,将其控制在皇帝身边,使之孤掌难鸣。从雍正二年起,胤禛便开始为彻底消灭胤禩集团做舆论准备以及外围的工作。首先,他指责胤禩不以事君事兄为重,勾结胤禟、胤禵为私党,有不臣之心。然后,将胤禩党中的骨于之一贝勒苏努被革爵。雍正三年,又将胤禩同党胤禟革除贝子爵位。
雍正四年,胤禛在解决权臣年羹尧、隆科多之后,感到大局已经稳定,应该对胤禩一伙开刀了。
这年的正月初五日他便召集亲王、贝勒、贝子、公及满汉文武大臣传谕,宣称:"廉亲王允禩狂悖已极。朕若再为隐忍,有实不可以仰对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者"。然后历数其康熙时期和胤禛继位以来种种恶行,而自己嗣位之后如何对他宽容忍让、委以重任,胤禩如何心怀不满、怨尤诽谤,做出种种侵害皇权之举,最后宣布;"允禩既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宗姓内岂容此不忠不孝、大奸大恶之人?"命将其黄带子革去,开除宗室籍,同党的胤禟、苏努、吴尔占也一并开除宗籍。胤禩嫡福晋乌雅氏也被革去封号、斥回母家严行看守。二月,将胤禩由宗室亲王降为民王、削去其所属住领,随即又革除王爵、囚禁于高墙之内,并将其名字改为"阿其那",满语意为"猪"或"俎上冻鱼",后更名为"塞尔黑",满语意为"狗"。
这年的九月十四日,46岁的胤禩禁不住百般的折磨,身患呕吐之症,不进饮食,死于狱中。
5O多年后,乾隆皇帝发布了一道上谕,说胤禩、胤禟获罪虽是咎由自取,但并无明显的悖逆之迹。胤禛晚年曾多次对他提及此事,颇有后悔之意,并期待他将来予以改正。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弘历正式宣布,将他的八叔、九叔恢复原名,与其子孙一并归入宗室籍中,仍在皇室族谱《玉碟》上载录其名于康熙皇帝位下。算是为胤禩恢复了名誉。
4,有关清朝历史上八阿哥胤SI的命运究竟是怎样的?
允禩,圣祖第八子。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封贝勒。四十七年九月,署内务府总管事。
太子允礽既废,允禩谋代立。诸皇子允禟、允礻我、允,诸大臣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皆附允禩。允禔言于上,谓相士张明德言允禩后必大贵,上大怒,会内务府总管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允禩颇庇之,上以责允禩。谕曰:「凌普贪婪巨富,所籍未尽,允禩每妄博虚名,凡朕所施恩泽,俱归功于己,是又一太子矣!如有人誉允禩,必杀无赦。」翌日,召诸皇子入,谕曰:「当废允礽时,朕即谕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允禟语允,入为允禩营救,上怒,出佩刀将诛允;允祺跪抱劝止,上怒少解,仍谕诸皇子、议政大臣等毋宽允禩罪。
逮相士张明德会鞫,词连顺承郡王布穆巴,公赖士、普奇,顺承郡王长史阿禄。张明德坐凌迟处死,普奇夺公爵,允禩亦夺贝勒,为闲散宗室。上复谕诸皇子曰:「允禩庇其乳母夫雅齐布,雅齐布之叔厩长吴达理与御史雍泰同榷关税,不相能,诉之允禩,允禩借事痛责雍泰。朕闻之,以雅齐布发翁牛特公主处。允禩因怨朕,与褚英孙苏努相结,败坏国事。允禩又受制于妻,妻为安郡王岳乐甥,嫉妒行恶,是以允禩尚未生子。此皆尔曹所知,尔曹当遵朕旨,方是为臣子之理;若不如此存心,日后朕考终,必至将朕躬置乾清宫内,束甲相争耳。」上幸南苑,遘疾,还宫,召允禩入见,并召太子使居咸安宫。
未几,上命诸大臣于诸皇子中举可为太子者,阿灵阿等私示意诸大臣举允禩。上曰:「允禩未更事,且罹罪,其母亦微贱,宜别举。」上释允礽,亦复允禩贝勒。四十八年正月,上召诸大臣,问倡举允禩为太子者,诸臣不敢质言。上以大学士马齐先言众欲举允禩,因谴马齐,不复深诘。寻复立允礽为太子。五十一年十一月,复废允礽。
六十一年十一月,上疾大渐,召允禩及诸皇子允祉、允祐、允禟、允礻我、允祹、允祥同受末命。世宗即位,命允禩总理事务,进封廉亲王,授理籓院尚书。雍正元年,命办理工部事务。皇太子允礽之废也,允禩谋继立,世宗深憾之。允禩亦知世宗憾之深也,居常怏怏。封亲王命下,其福晋乌雅氏对贺者曰:「何贺为?虑不免首领耳!」语闻,世宗憾滋甚。会副都统祁尔萨条奏:「满洲俗遇丧,亲友馈粥吊慰。后风俗渐弛,大设奢馔,过事奢靡。」上用其议申禁,因谕斥:「允禩居母妃丧,沽孝名,百日后犹扶掖匍匐而行;而允礻我,允禟、允指称馈食,大肆筵席,皇考谕责者屡矣。」二年,上谕曰:「允禩素行阴狡,皇考所深知,降旨不可悉数。自朕即位,优封亲王,任以总理事务。乃不能输其诚悃以辅朕躬,怀挟私心,至今未已。凡事欲激朕怒以治其罪,加朕以不令之名。允禩在诸弟中颇有治事材,朕甚爱惜之,非允禟、允礻我等可比,是以屡加教诲,令其改过,不但成朕友于之谊,亦全前三复教诲之理?朕一身上关宗庙社稷,不得不为?皇考慈爱之衷。朕果欲治其罪,岂有于防范。允禩在皇考时,恣意妄行,匪伊朝夕,朕可不念祖宗肇造鸿图,以永贻子孙之安乎?」
三年二月,三年服满。以允禩任总理事务,挟私怀诈,有罪无功,不予议叙。寻因工部制祈榖坛祖宗神牌草率,阿尔泰驻兵军器粗窳,屡下诏诘责允禩;允禩议减内务府披甲,上令覆奏,又请一佐领增甲九十馀副。上以允禩前后异议,谕谓:「阴邪叵测,莫此为甚!」因命一佐领留甲五十副不即裁,待缺出不补。隶内务府披甲诸人集允禩邸嚣閧,翌日,又集副都统李延禧家,且纵掠。上命捕治,诸人自列允禩使閧延禧家,允禩不置辩。上命允禩鞫定为首者立斩,允禩以五人姓名上,上察其一乃自首,其一坚称病未往,责允禩所谳不实。宗人府议夺允禩爵,上命宽之。允禩杖杀护军九十六,命太监阎伦隐其事,厚赐之。宗人府复议夺允禩爵,上复宽之。
四年正月,上御西暖阁,召诸王大臣暴允禩罪状,略曰:「当时允禩希冀非望,欲沽忠孝之名,而事事伤圣祖之心。二阿哥坐废,圣祖命朕与允禩在京办事,凡有启奏,皆蒙御批,由允禩藏贮。嗣问允禩,则曰:'前值皇考怒,恐不测,故焚毁笔札,御批亦纳其中。'此允禩亲向朕言者。圣祖升遐,朕念允禩夙有才干,冀其痛改其非,为国家出力,令其总理事务,加封亲王,推心置腹。三年以来,宗人府及诸大臣劾议,什伯累积,朕百端容忍,乃允禩诡谲阴邪,狂妄悖乱,包藏祸心,日益加甚。朕令宗人府讯问何得将皇考御批焚毁,允禩改言:'抱病昏昧,误行烧毁。'及朕面质之,公然设誓,诅及一家。允禩自绝于天,自绝于祖宗,自绝于朕,断不可留于宗姓之内,为我朝之玷!谨述皇考谕,遵先朝削籍离宗之典,革去允禩黄带子,以儆凶邪,为万世子孙鉴戒。」并命逐其福晋还外家。
二月,授允禩为民王,不留所属佐领人员,凡朝会,视民公、侯、伯例,称亲王允禩。诸王大臣请诛允禩,上不许。寻命削王爵,交宗人府圈禁高墙。宗人府请更名编入佐领:允禩改名阿其那,子弘旺改菩萨保。六月,诸王大臣复胪允禩罪状四十事,请与允禟、允并正典刑,上暴其罪于中外。九月,允禩患呕哕,命给与调养,未几卒于幽所。诸王大臣仍请戮尸,不许。
乾隆四十三年正月,高宗谕曰:「圣祖第八子允禩,第九子允禟结党妄行,罪皆自取。皇考仅令削籍更名,以示愧辱。就两人心术而论,觊觎窥窃,诚所不免,及皇考绍登大宝。皇考晚年屡向朕谕及,愀然不乐,意颇悔?,怨尤诽谤,亦情事所有,特未有显然悖逆之之,若将有待。朕今临御四十三年矣,此事重大,朕若不言,后世子孙无敢言者。允禩、允禟仍复原名,收入玉牒,子孙一并?入。此实仰体皇考仁心,申未竟之绪,想在天之灵亦当愉慰也。」
胤禩
妻
嫡福晋郭络罗氏,和硕额驸明尚之女;
妾
妾张氏,张之碧之女;
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
一子一女
第一子弘旺,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母妾张氏,张之碧之女;乾隆二十七年壬午十一月初二日亥时卒,年五十五岁。
嫡妻舒穆禄氏,伦布之女;
妾茂怡氏,马尔泰之女;
妾完颜氏,四格之女;
妾荣氏,荣禧之女。
三子:长子永类,次子肃英额,三子总兵永明额。
第一女,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五月初八日巳时生,母为媵妾毛氏毛二格之女;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嫁孙氏五福;女乾隆四十年乙未十一月二十一日巳时卒,年六十八岁。
5,为什么雍正痛恨八阿哥?
因为雍正的兄弟里,八阿哥有“贤王”之称,正是因为“八爷党”的强大,成为了继承大统的胤禛(雍正皇帝)主要打击对象,雍正皇帝宁可背负残害亲兄弟的骂名,也要将其一网打尽。所以,雍正痛恨八阿哥,这段历史被称为“九龙夺嫡”。 八阿哥胤禩自强不息而勤奋好学,在众兄弟中早早便脱颖而出。史书记载,胤禩这个人很有风度,向来礼贤下士,毫无皇子纨绔跋扈之风。雍正即位以后,曾多次说过:“允较诸弟颇有办事之材,朕甚爱惜之”;“论其才具操守,诸大臣无出其右者”(没有比得上的)。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及苏努、吴尔占等被革去黄带子,由宗人府除名。 雍正四年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本月间,令胤禩之妻自尽。雍正四年六月初一日,雍正将胤禩、胤禟、胤禵之罪状颁示全国,是年九月初八日,胤禩亦因呕病卒于监所。 扩展资料 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儿子们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当时康熙皇帝序齿的儿子有24个,其中有9个参与了皇位的争夺。 九个儿子分别是: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二阿哥爱新觉罗·胤礽、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祉、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禛、八阿哥爱新觉罗·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爱新觉罗·胤䄉、十三阿哥爱新觉罗·胤祥、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禵。最后四阿哥胤禛胜出,在康熙帝去世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这九个人大致可分为三个团体:以皇太子二阿哥为首的太子党,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这三个势力团体,如果以皇子聚众人数多少来比较的话,“八爷党”要明显强于另外两个团体。 由于种种“不尽如人意”,再加之第一次太子被废之时,众人举荐胤禩,导致被康熙皇帝“扣”上结党营私的“黑帽子”,从此胤禩继承皇位已无可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龙夺嫡
6,康熙时代的八阿哥(也就是雍正的八弟)在历史上是怎么死的?
康熙时代的八阿哥即爱新觉罗·胤禩因呕病卒于监所。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二月初七日,囚禁胤禩,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围筑高墙,身边留太监二人。二月十八日,先时皇三子弘时因事得罪,交与胤禩为子。 三月初四日,命胤禩、胤禟改名,禩在被数度催促逼迫后被迫改其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五月十七日,雍正召见诸王大臣,以长篇谕旨,历数胤禩、胤禟、胤禵等罪。 扩展资料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日(1681年3月29日),胤禩出生于北京紫禁城,是康熙帝第八子(自然排序第十六子),其母良妃卫氏,为满洲正黄旗人、宫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宫内管领系正五品官。 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仅有两人被册为嫔,一位是正在受宠的17岁少女瓜尔佳氏,另一位则是相对来讲已年老色衰的卫氏,而比她早生皇子的戴佳氏却没有得到册封。 这除了因为胤禩很受父皇喜爱,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轻(年仅17岁)的一位,与卫氏本人也有关系。根据《清实录》, 不久她又被晋升为良妃,成为玄烨当时仅有的5位妃子(贵妃除外)中,资历最浅,生皇子最晚之人。 胤禩少时曾由大阿哥胤禔之母、惠妃那拉氏教养,因此他与惠妃那拉氏也感情甚亲。雍正继位伊始,允许部分母妃“随子归邸”而居,惠妃因亲子胤禔已被圈禁,于是移居至胤禩府邸。 胤禩自幼聪慧,且甚晓世故,从小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清朝规定皇子六岁起入上书房读书,每日以名师大儒教之以满文、蒙古文、汉文等文字,并辅以骑马射箭等功夫。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六月十日,康熙对几位年长阿哥的学习情况进行了一次考核,其中便有方满六岁的胤禩。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七子胤祐、皇八子胤禩按照次序到康熙面前,各读数篇文章,胤禩纯熟舒徐,声音朗朗。 但写字是他的弱项,康熙曾因不满他的书法,遂令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何焯为其侍读,并要他每日写十幅字呈览。 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 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7,历史上真正的“晴川”,雍正为何对其痛恨至极还将其挫骨扬灰?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宫》,当时的杨幂因为这个电视剧大火,而这部剧的核心人物就是杨幂饰演的晴川。其实她的历史原型就是康熙第八个儿子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其实历史上的她是一个十分悲剧的人物。在清朝康熙二十一年的时候,郭络罗氏生于和硕额附明尚家庭中。后来有人说明尚可能是后金初期大功臣杨舒的后人。 而且郭络罗氏的母系家世背景也很厉害,她的外祖父是清朝顺康年间特别有建树的宗室王公王岳乐,并且当时他的家族势力十分庞大。接下来我们继续说郭络罗氏,她在十岁那年,也就是康熙三十一年被康熙指婚给八阿哥。其实当时很多人都说这是政治婚姻,但是康熙却没有注意。 当时的八阿哥的生母良妃出身非常低微,但是八阿哥却是一个特别优秀的皇子,所以他和郭络罗氏结婚以后,她的家世背景无疑会给八阿哥很大的支持。后来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废了太子后,康熙让众多大臣开始推举太子的人选,当时很多人都支持八阿哥,但是这不是康熙的本意。所以这时候八阿哥就失去了父亲的器重和信任,同时康熙也对郭络罗氏进行了训斥。 所以后来雍正继位以后,八阿哥被封为和硕廉亲王。当时郭络罗氏的娘家亲戚去祝贺的时候,她却说:“有何喜可贺?恐不能保此首领耳!”由此可见,她也确实有很厉害的政治嗅觉,果然不久,雍正便向和硕廉亲王身边的人下手了。《永宪录》中有记载:“令庶人允禩妻自尽,仍散骨以伏其辜。散骨谓扬灰也,一云以庶人殡殓,非邸抄之讹,则宗人府议罪如是耳。”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郭络罗氏最终被雍正挫骨扬灰。雍正对她可真是痛恨至极。
8,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非要一步步将八阿哥推向死亡的深渊呢?
因为雍正登基以来所有的抗议声都是八阿哥制造的所以不除点他难以坐稳位置。雍正能够登上帝王之位可以说是饱受争议的,而且为了这个位置也是残害了许多同胞兄弟,但是只有八阿哥一人是雍正一定要除掉容不下的人,所以雍正也要一步步将八阿哥推向死亡深渊。 在雍正未登基之前和八阿哥就是敌对关系。当时在争夺帝王之位时雍正作为四阿哥就是非常大的竞争者,所以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自然也是斗得越发激烈。所以这兄弟两个人的矛盾是很早之前就已经积攒下来了的。也因此雍正刚登上皇位之后八阿哥百般阻挠甚至拉拢人心让雍正位置岌岌可危。 因为对雍正登上帝王之位心生不满所以八阿哥也是处处逼迫。本身雍正刚登上皇位地位就不稳再加上八阿哥一直煽风点火所以当时对于雍正的议论声也是非常多的。这样下来势必会对雍正的地位产生威胁所以雍正自然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在继续发展下去。所以雍正就开始处处打压八阿哥打破他的心理防线让他陷入恐慌。 八阿哥处处相逼雍正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长久以来的矛盾也让雍正越发想除掉他。所以雍正先是采用手段打压了八阿哥后来又裕亲王的儿子开刀来震慑群臣,后来更是步步为营逐个击破了八阿哥组成的集团。最后以各项罪名将八阿哥定罪并将他开除了宗名逐出了宗族并将他圈禁了起来。在处理兄弟的问题上雍正确实备受争议但是雍正的铁血手段也确实让人佩服。
9,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要将八阿哥允禩推向死亡的深渊?
为了报之前争皇位的仇,也为了自己以后的皇位可以坐的稳定。雍正登上皇位后,周围的人都提出了质疑的声音,尤其是曾经的八爷党,即使是已经成定局,仍没有放弃对皇位的渴望,当时让八阿哥允禩监管的制造兵丁账房出了质量问题,允禩是第一责任人,雍正刚上位交代办的第一件大师就出了问题,明摆着拆雍正的台,于是雍正已命允禩带头,领着工部大小官员在太庙前跪了一昼夜。不管说雍正蓄谋已久还是因公徇私,当时和允禩要好的九阿哥允瑭已经被赐死,允禩知道自己也是早晚的事。 自古成王败寇,这是他早就料到的结局。清朝时期的九子夺嫡堪称最残酷的争皇位之战了,除了和雍正关系好的十三王爷胤祥之外,其他皇子基本要么被赐死,要么被流放。雍正登上皇位也是一波三折,并且顺理成章的对曾经争夺过皇位的人展开清算。 第一个下手的不是允禩,而是九阿哥允瑭,在八爷党中号称“钱袋子”和“军师”,他的经济来源也是靠每年所收到的贿赂,而雍正最厌恶的就是行贿,竟然还向雍正的大将年羹尧送去十万两银票,让雍正抓住了把柄,削去了他的爵位,把他的属下也全部都撤了,把他的名字改成了带有侮辱性的“塞思黑”,也就是“狗”的意思。最后更是授意让直隶总督李绂看管允瑭,高贵的九皇子可以说最后是被折磨死的。 八阿哥允禩被称为“八贤王”在朝中有很大的威望,雍正当时皇权还不稳定,不能贸然的给他定罪,先封允禩为总理事大臣,表面上让他辅佐,但实际上把他隔离在朝堂之外,后来政权逐渐稳定,就寻了个错处,先将允禩关起来,然后改名为“阿其那”(猪的意思)这种侮辱性的名字。最后不知是自尽还是被雍正下令害死了。就这样一步步把八阿哥推向死亡的深渊。
10,雍正登上帝位后,为何非要一步步将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八阿哥推向死亡的深渊?
雍正登上皇位非常艰辛,因为有八九个兄弟和他争位,其中八阿哥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皇权面前没有亲情,因为之前的争位之恨,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他没有心慈手软,把八阿哥置于了死地。 康熙帝子嗣众多,在平常人家也许是好事,但是在帝王家处理不好就是祸事。康熙帝本来立二阿哥为太子,但是太子太不争气,没有当一个好帝王的本事,于是给了其他阿哥们机会。阿哥们分为两派,一方是八爷党,一方是四爷党,两个阿哥都不错,都有才能,康熙自己也很苦恼选哪一个当继承者,只好任由他们争斗,八爷党和四爷党争了好多年,各有胜负,使朝廷动荡不安,最终四阿哥雍正取得了胜利。 雍正当上帝王后为了皇权的稳固,很快就铲除了和他争斗的八爷党,八爷是八爷党的领导者,有他在,残存的敌对势力就抱有卷土重来的幻想,没有了他,支持他的势力就没有了指望,所以雍正先是削了八阿哥的权力,让他没有了任何威胁,然后再把八阿哥置于死地。 在权力面前,皇权最重要,任何威胁到皇权的人都不能留,这也是几乎所有帝王的选择。有人说,为什么不终生囚禁起来,毕竟是兄弟,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对于雍正来说,八阿哥的贤良、才能,被众人爱戴是他不能容忍的,一个帝王是不容有人比他强的,所以八阿哥不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