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棍僧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是真的吗?
少林寺,一直都是一个很多人心中的武学圣地,少林功夫的确是非常厉害的,而在民间也流传有不少有关少林的传说,比如说“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故事里的唐王就是李世民,不过这段故事到底是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李世民和少林寺之间有过这样的故事吗?这一点其实来看一看李世民的经历就知道了。
十三棍僧救唐王,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李世民麾下大军何止几万人,怎么可能需要区区十三个和尚来救。懂得武术或者格斗术的人都明白,战争中区区13个人就算武功极高,个个都是李小龙,在肉搏战中,13个高手遇到130个普通小兵也会被杀的血流成河。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最早见于民国初年梁启超为《中华新武术棍术科》一书。大体上说,隋末天下大乱,河南土匪尤其数量众多。少林寺为了自保,被迫组织护院武僧。一次土匪万人(夸张)来少林寺抢掠。一个老和尚带着上百年少壮武僧拿着木棍,和土匪们对峙。土匪们见僧人武艺高超,又有准备,只得溜走。
李世民和王世充交战时,一度非常威胁。少林武僧们冒着危险,杀入重围,将李世民救出。李世民非常感激他们,对为首的13个僧人给予高官厚禄,但只有1人接受。
不过,这些只是民间的传说,不是客观历史。根据现存《秦王李世民告柏谷坞少林寺上座书》、《唐太宗赐少林寺教》、《皇唐嵩岳寺碑》等碑文,只有提到昙宗等13人擒王仁则的记载,并没有少林僧人用棍和救李世民的记载。而史籍中更没有唐宋时期少林僧人用棍习武的记载。
其实真实历史是这样。少林寺自建立以后,确实组建过护院武僧,也大练武功。原因很简单,少林寺地处河南嵩山,这里从古至今都有土匪。尤其到了乱世,嵩山就成为很多土匪盘踞的巢穴。而少林寺是河南境内数一数二的大寺,历年来皇帝赐给他们的土地就有千亩良田,寺内也有大量值钱的财物和无价之宝的佛教遗产。
为了自保,少林寺和河南地区的地方一样,被迫组织了民团性质的僧兵武装,主要就是用来自卫。因为少林寺僧人众多,加上经济实力雄厚,很快就形成一股还算可以的僧兵武装,不但保护少林寺还保护周边几十个村子。
到了隋文帝时代,皇帝崇信佛教,对少林寺有不少封赏,将洛阳与少林寺之间的柏谷坞赐给少林寺。这个地方在洛阳城郊外15里,距少林寺约50里,地势险要,是连通各处官道的必经之地,有着大量田产。少林寺安排一些僧人前去种植、打理,为寺庙增加了可观的收入。
可惜,天下很快大乱,王世充盘踞了河南,在洛阳称帝,和唐高祖李渊对抗。王世充为了和李渊打仗,派自己的侄子王仁则带着一支部队驻守军事要地柏谷坞。由此,少林寺的千亩田产就被王仁则占领,将少林僧人全部赶走。
在乱世,少林寺已经很难获得信徒的布施,只能依靠自耕自重的田产维持生存。王仁则此举,等于断了数百名少林寺僧人的生路。但面对王仁则的大军,区区二三百僧兵又有什么用处?少林僧人只能忍气吞声,艰难度日。整整2年时间,少林寺僧人几乎活不下去,寺庙濒于崩溃。
公元621年,唐高祖李渊派出大军前来讨伐王世充。僧人们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王世充的军队腐败害民,很可能不是唐军的对手。僧人们当时立即想到,可以配合唐军作战,赶走王仁则的垃圾部队。这边,李世民大军果然打败王世充,后者困守洛阳。
然而,窦建德畏惧唇亡齿寒,突然出动十多万大军夹击。唐军腹背受敌,陷入苦战。唐军当时已经在攻打王仁则,少林寺僧人主动找到唐军将领,提出可以混入城内,里应外合。因少林僧人是本地人,对一切都非常熟悉,加上又是佛教人士,不费吹灰之力就混入了城内。同时,他们已经和王仁则手下的州司马赵孝宰串通,知道城内哪里空虚。
当时有多少僧人参加?没有确切历史记载,只记载十三位主要参与者的身份与名字,他们分别是少林寺上座善护、少林寺住持志操、都维那惠、寺僧昙宗、普惠、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僧满、僧丰。
此时唐军在正面攻打,王仁则全力招架尚且挡不住。突然之间,王仁则的后方又被僧兵攻击,一时间军心大乱,全军崩溃。王仁则自己也被部下活捉,献给了唐军。可见,少林僧兵确实对唐军有很大贡献,类似于抗战时候八路军的敌后部队。但是,他们没有救过李世民,甚至不是使用的木棍作战。
历史记载:为了感激少林寺僧兵的鼎力相助,李世民派下属李安远持秦王令前往少林寺,赐诸位僧人僧袍各一袭,除了归还柏谷坞的田产,还特别赠送了一具水碾。李世民特别赏识僧兵们高强的武艺,除将昙宗封为大将军外,其余僧兵“时危卿作将,事定复为僧”,意思是在危急时刻,他们就是投身沙场的将士,和平时期他们的身份仍是普普通通的僧人。这便是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真相。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件?
亲你好,为您找到了没有的。少林寺“十三僧助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故事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差异。按真实的历史来讲,当年十三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十三僧确实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送给唐军,而《少林寺》电影所演的杀王仁则,则纯属艺术想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麻烦给个赞,祝你生活愉快!谢谢😊【摘要】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事件?【提问】
亲你好,为您找到了没有的。少林寺“十三僧助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故事与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差异。按真实的历史来讲,当年十三僧助唐平定王世充,十三僧确实活捉了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送给唐军,而《少林寺》电影所演的杀王仁则,则纯属艺术想象。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麻烦给个赞,祝你生活愉快!谢谢😊【回答】
十三棍僧都指的哪13个人?
历史上真实的少林十三棍僧战史揭密 在少林的历史上,曾有一代又一代的僧兵僧将以其显赫的武功,为民族,为正义而战,因屡建奇功而名彪青史。十三棍僧助唐王颇富传奇色彩,边澄,月空等高僧戌边抗倭可谓英勇悲壮。以此,少林寺才使天下豪杰,代代向往。 少林僧兵,起初只是一个为维护寺院不受社会战乱侵扰而建立的武装组织。至隋末唐初,隋将王世充拥兵东都称帝,国号为郑,并命其侄王仁则为大将军,在柏谷庄设重兵建城池,以阻挡秦王李世民东进。唐武德三年(620年),高祖李渊命其子李世民统领诸路军马前往征讨王世充,李初战失利,此时,驻守柏谷庄的少林武僧志操、惠锡、昙宗等十三名武僧因不满王仁则侵占少林寺封地,便“率众以拒伪师”。昙宗等十三武僧夜间攻入郑兵大营,生擒王仁则,献于李世民,为秦王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登基后对少林武僧大加对赏,赐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十三棍僧俱受封赏,对昙宗为大将军。 此后历经战争洗礼,少林武功日趋成熟。至明代中期,外寇不断在我国沿海一带侵扰,明王朝为此调大军抗敌,少林僧兵也应募参战,并大显身手。 明正德年间,武僧边澄出征抗敌以其英勇善战,威名远扬。在一次与外寇比武中以少林绝技一下打落敌人十多支刀枪,并用轻功跳出敌人包围,且擒拿了两名对手,直令外寇惊魂四散,从此不敢轻易出战。 明嘉靖时,少林武僧月空接到都督万表檄文,即率三十余名少林僧兵赴松江一带御寇。沙场之上,月空及所率僧兵以高超的武功获胜,使敌人闻风丧胆。后月空等人为救群众率三十余名武僧闯入敌寇设下埋伏,一场血战之后,月空等三十余名武僧因寡不敌众,全部战死疆场。明代万历时的小山,相传也曾三次挂帅御寇。少林的三奇和参公世也多次赴边关镇守。
十三棍僧的历史背景
前九个月,战争惨烈异常,唐军强攻郑都洛阳,然而,城坚敌顽,久攻难克,陷入对峙。是时,雄霸河北的窦建德又率十万大军增援王世充,唐军局势骤然凶险。武德四年四月二十七日,飞传捷报:少林寺十三棍僧在一位江湖奇女子,人送外号妖女姐姐“司徒望月”的引导之下,助唐拿下了久攻不克的轘州州,战局由此发生根本转机。拿下轘州仅12天,唐军生俘窦建德、迫降王世充,擒获两国国主,唐朝统一大业由此奠定。整个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个大事件是历史上一座千年丰碑,碑上,十三位立功僧人个个有名:他们分别是原来放着皇帝不做却乐于游于民间的金悟执、官宦子弟却不是宦官的张天保、风流倜傥英俊潇洒笑傲江湖的“梓云飞”、什么都卖的江湖艺人佟锐、一张扑克脸的阴沉术士桓法嗣、天下武功无出其右的武林盟主“徐且行”、力拔山兮气盖世偏偏四两拨千斤的“龙泉”、佛法无边如来转世的“佛灭”、改邪归正匡扶正义的“王仁义”,以及自幼在少林寺出家的“僧丰”、“僧满”、“道广”、“智守”,他们由“昙宗”带领组成了十三棍僧。十三个僧人的立功武器就是一根木棍。少林棍含着佛祖的慈悲与法力,堪称世界上最质朴的的兵器!完成了世界上最经典的斩首行动。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发生隋朝末年。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自立为王,硝烟不断百姓遭殃。为了保寺济民,昙宗创立了“罗汉奇门棍阵”,此阵由“八卦”、“五行”组成,必须齐聚十三人。于是,昙宗边躲避王世充追杀,边寻觅可造之材,历尽艰险,收录农民周锦福、官宦子弟张天保、落魄大少高飞扬、江湖艺人佟锐、阴沉术士桓法嗣、嗜武如狂的“姚汉武”、憨直的九斤、改邪归正的“王仁义”,以及少林寺的“僧丰”、“僧满”、“道广”、“智守”和昙宗本人组成了棍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