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故事

求佛的故事
《求佛》这首歌是根据歌手誓言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当年,誓言在广东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他的女友在哈尔滨,两人因为距离太远又年轻,辛苦的异地恋让誓言十分想念女友。后来这段感情却还是无疾而终。异地恋很少有修成正果的。当时分手后,誓言把自己与女友的故事讲给了自己身边的词曲家看。之后就有了这首歌、誓言肯定想不到,这首歌能火。而且,火的一塌糊涂。他靠这首歌赚了几千万。情场失意职场得意,人生事向来难以两全。但至少,他实现了其中一个。在失恋的时候,他没有封闭自己,而是通过一首歌曲向这个世界去表达自己。人只要学会对外界开放,外界就也会对你开放。开放的人总会越来越开放,封闭的人总会越来越封闭。因为开放的人在开放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大。而封闭的人在封闭的过程中只会发现世界越来越小,小的只剩下他自己。你这样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这样对待你。《求佛》这首歌,至今还在听的人很少了。现在的年轻一代又有了他们自己的偶像。时代就是这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愿意不愿意,我们都在被时代推着向前进。前进的路上难免波折重生,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哪个人能顺顺利利的从小活到老的。有的人,感情失意。有的人,职场失意。有的人,感情职场双双失意。而且悲剧的是,现实中的人大部分是第三种情况。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生活,平静的生活在绝望中。可是,如果有机会,我们还是想做一个闪闪发光的人,不是吗?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说的那样,小时候,我们都希望长大后的自己是一个发光的人。是啊,谁也没想到,自己长大后过的是将自己卖身给朝九晚十的工作,付着高的离谱的房租,吃着榨菜方便面,再多一点奢侈不过在泡面里加根火腿肠。狄更斯曾说,平庸又单调的生活容易使人丧失生存下去的勇气。所以,我们要努力,要不断的升级优化自己。与其被时代推着被动的前进,还不如自己主动前进。加油,努力,你就能做到跑在前面的那几个人,你就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求佛》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只小白狼在一个孤僻的山村里,孤独的生活,而狼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比较让人讨厌,总会成为猎人枪下猎物。而这里,却有个小女孩很喜欢这只小白狼,整天陪伴着她玩耍,带着它走遍了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游山玩水,小白狼和女孩在一起很快乐。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幸的事情终于来了,小女孩家要随家人搬到城里去了,小女孩知道自己要走了,没有告诉小白狼,而是陪着它玩了一整天,最后,小白狼累了,睡去了。小女孩用草藤编了一根项链挂在小白狼的脖子上,小白狼醒了,高兴的不得了。 别离在即,小女孩最后看了小白狼一眼,流着泪走了,上了远行的车,小白狼知道发生了什么,它一直追着,可是它怎么追得上车呢?车子渐渐的消失在小白狼的视线里了,小白狼记住了那个车子的方向?? 当月光洒在小白狼的身上,小白狼改变了自己的摸样,振作了起来,朝西方佛主居住的方向跑着,躲开了无数个猎人的枪,躲开了死亡带着忧伤来到了佛主的面前,小白狼跪在佛主的面前,求佛主让它变成人的模样再见一见小女孩,就这样跪着,苦苦的求了很多年,终于感动了佛主。 然而,佛主给他了一张契约,变成人的愿望需要用三生三世的生命来换取,况且变成人之后,你只能拥有一天一夜的生命了。激动的小白浪答应了佛主给的条件,来到了有小女孩的那个城里,然而,七年前的小女孩已经长大了,变成如花似玉的大女孩了。 小白狼的脖子上带着七年前小女孩给他编那根的草藤项链在城里苦苦寻找,找遍了每一个角落,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条小溪边看到了一个漂亮女孩子在画画,一阵轻风吹来,吹起了女孩子的画,小白狼拣起画的瞬间,流下了眼泪,因为画上正是七年前的自己。 扩展资料: 《求佛》MV讲述了女主角以修炼千年的代价换再见男主角一面的故事。MV的最后,即将消失的女主流下眼泪滴在沉睡的男主脸上,男主醒来,捡起女主遗留的手镯,痴痴远望。 佛祖询问女主是否还愿意用千年修行换一世情缘,女主拒绝,佛祖便告诉她,男主为了再见她,已经修行了两千年。2004年,誓言花200元从陈超手上买下《求佛》。2006年3月,誓言对该曲进行录唱并放到网上。 该曲MV由黄萌执导,李怡监制,徐宇剪辑,誓言主演。MV以佛祖和女主角的对话开始,穿插誓言演唱的画面和MV剧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求佛
寻几个出自佛经的小故事
1,母鹿断肠 晋朝许逊,字敬之,汝南人。(今河南省汝南县)家住南昌,少年时代,喜武功,善射箭,爱好打猎。有一天到野外,射中一只小鹿,鹿母痛怜爱子,奋不顾身,冲向小鹿,以舌舔伤痕,因箭深伤重,小鹿不救身死,鹿母惨痛徘徊悲鸣,也死在当场。 许逊见此情景,十分惊奇,当剖开母鹿腹部时,发现柔肠寸寸断裂,恻隐之心,油然而生,只好就地埋葬。原先母鹿因哀怜儿子惨死,悲伤过度,以至肠断。真君大生悔恨,感悟人畜虽然有别,爱子之心,天性相同,怨艾自己,竟然如此残酷,伤害了天地骨肉之情。 于是折断弓箭,从此不现畋猎。之后荐举为孝廉,官旌阳县令,感晋室朝政紊乱,弃官司归隐,追随仙人吴猛受三清法要,入深山潜修,证了仙道。 于是周游江湖以道术为民除害。太康初年飞升成仙。因常显灵迹济世,宋帝追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也简称为许真君。 2,孙真人救龙子传方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人,七岁就学,便能日诵千余字,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学说兼好释典。精于阴阳推步医药之学。 当他尚未成就仙道时,有一次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 经过月余,孙真人在静坐间,见一位青衣少年前来邀请,真人跟随,到了世人称羡的水晶宫,见头戴合帽,身穿绛衣的龙王出来迎接,延请上座并说:“小儿前日出游,被人所伤,幸遇道人拯救,不胜感激。” 即召青衣小官出来,再三拜谢,并殷勤设宴款待,留住三天,临行拿出奇珍异宝赠送,以表谢意。 孙思邈坚持不受说道:“久闻龙宫甚多医病秘方,愿能传我,以救世人,远胜金玉。”龙王为感激救子之情,便赠送玉笈三十六方。命仆护送真人到家。经过屡次试验均有灵效,于是编入千金方中传世,从此医术更加精通,行医救人无算。 之后证了仙品,活到一百二十岁,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二月十五日早上起床,沐浴更衣,遗下形体,仙化而去。经过月余,形体颜貌不变,举尸入棺,轻如空衣,时人都惊奇赞叹!世称为孙真人。 3,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行菩萨道时,遇见一只饥瘦秃鹰,正急迫的追捕一只温驯善良的鸽子,鸽子惊慌恐怖,看到菩萨,苍惶投入怀中避难、秃鹰追捕不得,周旋不去,显露出凶恶的样貌对菩萨说:“你为了要救鸽子的生命,难道就让我饥饿而死吗?” 菩萨问鹰说:“你需要什么食物?”鹰回答:“我要吃肉。”菩萨一声不响,便割自己臂上的肉来抵偿。但是鹰要求与鸽子的肉重量相等。菩萨继续割自己身上的肌肉,但是越割反而越轻,直到身上的肉快要割尽,重量还不能相等于鸽子。 便问菩萨道:“此刻你该悔恨了吧?”菩萨回答说:“我无一念悔恨之意。”为了要使秃鹰相信,又继续的说:“如果我的话,真实不假,当令我身上肌肉,生长复原。” 誓愿刚毕,身上肌肉果然当下恢复了原状。于是秃鹰感动佩服,立即回复了天帝身,在空中向菩萨至诚恭敬礼拜赞叹。原先这只秃鹰,是天帝变化来考验菩萨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伟大事迹。 4,被误伤一眼仍敬奉尊者 有一位七岁的男孩,由于父亲殷切的盼望,而出家为沙弥。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个禅修指导。剃度时,他专注于禅修的所缘境,由于他的定力和前世的善业,剃度之后,他就证得圣果。 之后,提舍尊者在沙弥的陪同下,前往舍卫城,准备向佛陀顶礼。 半路上,他们暂宿某一村落的精舍。当天晚上提舍入睡后,沙弥却彻夜坐在提舍的身边未眠,只在接近清晨的时候,稍为睡卧一会。 第二天一大早,提舍认为该是摇醒沙弥的时候了,就用扇子摇醒小沙弥。但却不幸的用扇柄打伤了他的一只眼睛。小沙弥急忙用单手遮住受伤的眼睛,出去打水,准备给提舍尊者洗脸并清洗精舍的地板等。 当他单手捧水给提舍时,尊者告诫他,服务别人时,就应用双手。这时候,尊者才发现小沙弥的一眼已经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失明了。 刹那间,尊者明白小沙弥实在是一位高贵的人,他深感歉疚,谦虚地向小沙弥道歉。但小沙弥告诉他,这既不是尊者错,也不是他自己的错,而是业报。小沙弥更请尊者不要因此难过,但尊者却无法忘怀这件不幸的意外。 之后,他们继续上路,最后抵达佛陀所住的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佛陀明白路上所发生的事,就说:阿罗汉不与人动气,阿罗汉克制感官的冲动,内心究竟平静、安详。 5,玄奘大师与心经的故事 有一天玄奘来到恒河岸边,看见数千人聚集在一齐,就好奇地上前去看,原先是婆罗门外道在祭拜河神。按照当地传统,为了供奉河神,每年都要选一个年轻男子扔进河里。当天正好选中了一个,他的家人个性悲哀,与此男子哭作一团。 正在依依不舍之际,他们忽然看见来了一个外国和尚(玄奘大师),当即笑逐颜开、欢喜若狂,立即将玄奘捆了起来,准备让他代替那个年轻男子。 玄奘告诉他们:“如果你们非要把我供神,我也没办法,但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可不能够把这天的经念完等我念完经,你们怎样处置都能够。”那些人就同意了。玄奘随即开始念《心经》,三遍过后,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所有人都个性害怕,不敢得罪他,便把他给放了。 从此以后,玄奘对般若总集的《心经》更加重视。他所翻译的《心经》,与藏译、其他汉译本相比,虽然较短,但却受过观音菩萨的特殊加持。 据说他从印度取经回来时,念及和尚所赐《心经》的恩德,准备好好报答一番。谁知当他到原先的地方,不仅仅是老和尚,连那个寺院也消失无踪了。后人都说老和尚是观音菩萨的化现。
佛经故事精选
在佛经里面有很多很有哲理的 故事 ,你看了一定有所收获。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佛经故事,希望能帮到大家! 佛经故事精选: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如此才能保持身心清净,成就信实诚正的品格。 佛陀在世时,曾于某年的‘结夏安居’结束后带着弟子们游化各地;他们到达某个人潮聚集的村落,村民见到佛陀都很恭敬。 当佛陀带着弟子们走出村外,正要朝向拔陀越村的方向走去时,这些敬重佛陀的民众关心地告诉佛陀说:‘那个拔陀越村去不得啊!因为村里有一所修道院,院里盘据着一条毒龙,一靠近就会有生命危险,千万去不得啊!’佛陀微笑表示谢意,不过还是向修道院走去。 佛陀的随从弟子中有一位善来长老,他在皈依佛陀之前,曾是外道教徒,具有降伏毒龙的神通本领。他自告奋勇要去修道院伏龙,佛陀默许。 于是,善来长老独自一人前往修道院,在院内某个角落,静静地打坐。没多久,毒龙果真出现了,它口吐毒气要伤害善来长老,而善来长老则聚精会神地加以对抗,僵持一段时间后,毒龙终于被降伏了。 佛陀及其他弟子随后也来到修道院,佛陀慈悲地为毒龙开示佛法要义及皈依意旨,然后带领一行人回到村里。 村人看到佛陀和一大群人安然无恙地回来,都很高兴地欢呼,以为是佛陀的威德降伏了毒龙。佛陀告诉村人是善来比丘降伏的,大家听了,都来到佛陀座前向佛陀敬礼,并向善来长老行礼,表达敬爱和感恩之意。 村民纷纷表示愿供养佛陀和善来长老,佛陀默然,善来长老也没回答,虽然如此,大家还是很用心地准备好要供养佛陀的斋食,另外也有许多村民请善来长老到他们家中受供,并且以‘无色酒’来供养他。 善来长老喝了很多酒,当他离开村人家里,摇摇晃晃地走到村口,突然醉倒在地。佛陀和比丘们受供后返回精舍途中,看到善来长老躺在地上,比丘们赶紧将他扶回精舍,然后把他扶到佛陀面前,让他躺在地上,头向着佛陀。 酒醉中的善来长老,翻来覆去,翻到后来变成脚朝向佛陀。当他醒来,发现自己的脚向着佛陀,感到很惭愧,马上起身顶礼佛陀。 佛陀问比丘们:‘以前的善来长老是不是很尊重佛?’大家回答: ‘是!’佛陀又问:‘现在他的脚朝向我,这样是否有恭敬心呢?’大家回答:‘已失去恭敬了。’佛陀再问:‘他降伏毒龙时很勇猛,可是醉倒之后,有没有办法降伏一条蚯蚓呢?’弟子们回答:‘不可能。’ 因此,佛陀强调:‘喝酒会让修行者的智慧和毅力消失,失去自持的力量,也会破坏庄严端正的形象。所以,大家绝对不能喝酒,要洁身自爱。’从此,比丘僧团中就有了不能饮酒的戒律。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唯有精神 清明 、严持戒律,才不会失去杜绝恶行的智慧和毅力。像善来比丘很勇敢,能降服毒龙,但几杯酒下肚后就变得糊里糊涂,酒戒岂可不慎? 精进奋勇地行持戒律、遵守规范,努力行善、断恶,是人人的本分。如果能把持戒守规的本分做好,则一切的法都容易通达。大家要多用心啊! 佛经故事精选:小偷冒充和尚去寺庙欲偷盗 某座寺院有一只黄金锅,寺院就用这只锅,煮出各式各样的东西给行路的人吃。 有个男人想盗出那只锅,于是穿起袈裟,冒充和尚,混在僧众之间。当时,寺院内的一位高僧正在说他闻所未闻的佛法;正在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那小偷听罢,内心不禁深深忏悔起来。 他想:“我因这寺院有黄金锅而起偷盗之意,才混进这里,却听见可贵稀有的佛法而幡然悔悟。如此说来,那只锅应是接引我向佛的可敬师父。”那男子有感于此,于是必恭必敬地向那只锅礼拜,而后向大众诉说事情原委,及现在自己信仰的心境。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不过你现在已悔改,所以你已是了不起的和尚了。既然引导你向佛的确实是那只锅,那么你礼拜它,是对的。今后就跟我们一起修行吧!”寺院的大和尚平静地对他这样说。 那男子从此以后,研究种种学问,努力修持,最终成了极优秀的和尚。而他仍一直礼拜那只黄金锅。 佛经故事精选:提婆达多在阿鼻地狱的时间有多长 提婆达多几次谋害佛祖,最后堕入阿鼻地狱。 阿难尊者说,正如佛祖所说,这都是提婆达多咎由自取,自己作恶,导致自己堕入地狱。我现在悲伤的是,提婆达多虽然不顾自己的名誉,不顾种族的荣誉,不为父母尊长争光,有辱整个释迦族,让整个释迦族蒙羞。不过呢,提婆达多堕入地狱,还是不太恰当啊。 阿难尊者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释迦族是转轮圣王的后裔,提婆达多是王族,不应该堕入地狱啊,提婆达多应当修行证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没想到却入了地狱啊。 阿难尊者说:提婆达多有大神通,能够去到三十三天上面,随意变化,这种人怎么还会入地狱呢?佛祖啊,不知道提婆达多在地狱里面要待多久呢? 佛祖说:这个人要在地狱待一劫。 阿难尊者又问:劫有两种,大劫,小劫,这个人要待一劫是什么劫呢? 佛祖说:这个人要在地狱里面待一个大劫,就是贤劫。然后才会命终,投胎做人。 阿难尊者说:要这么久啊! 阿难尊者那个时候没有证阿罗汉,担心他的亲哥哥,那也是人之常情。 当时,阿难尊者哭哭啼啼的,又问佛祖:提婆达多从阿鼻地狱出来,会生到哪里呢? 佛祖说:会生到四天王天。 阿难尊者又问:提婆达多在四天王天死后又去哪里呢? 佛祖说:又生到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阿难尊者又问:然后呢? 佛祖说:提婆达多从地狱出狱之后,生到天上,在六十劫当中不堕三涂,都在天上和人间辗转投胎,最后做人,他会出家学道,证辟支佛,辟支佛的名字叫做南无。 这下阿难尊者开心了,又问佛祖:佛祖啊,提婆达多干了很多坏事,所以下了地狱。他有什么功德,导致出狱之后六十劫都不再受苦,还修成辟支佛,名字叫做南无? 辟支佛比罗汉还要高一点,也是觉,意思是缘觉或者独觉,不过这个觉跟佛祖的觉还是有差距。 有人也会想,提婆达多做了什么呢,出狱之后就去享福,还能证辟支佛?难道因为他是佛祖的亲戚吗?当然不是这样。 佛祖告诉阿难尊者:弹指之间这么短的时间内,如果你对三宝发了善心,那这个福报也是无法譬喻的啊。何况提婆达多博学多闻, 记忆力 超群。提婆达多因为宿世恶缘,所以对佛祖起杀心。又因为宿世的善缘,最终对佛祖起了喜悦之心。因为这个缘故,出狱之后,六十劫不堕三恶道。因为他最后临死前,起了和悦之心,口中说南无二字,所以以后证辟支佛的时候,名号就叫做南无。 阿难尊者听了之后,估计是心花怒放,上前礼佛说:感谢佛祖教诲啊。 当时,大目犍连尊者说:我准备去阿鼻地狱跑一趟,对提婆达多说这个好消息,让他高兴高兴。 佛祖说:不要心急,不要打妄想,为什么呢?因为那些穷凶极恶的众生,非常难以调伏,所以才堕入阿鼻地狱。而且阿鼻地狱的罪人不能听懂人间的言语。 以前说过瞿波离的故事,诽谤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连尊者,也是下了阿鼻地狱,大目犍连尊者好心去探望他,结果这位瞿波离毫不留情,反而骂大目犍连尊者。 所以佛祖提醒大目犍连尊者,你去的话,要注意 方法 方式才行呢。 当时,大目犍连尊者说:我现在知道64种语言,我可以用合适的语言,告诉提婆达多。 估计阿鼻地狱用的语言跟我们人间用的频率是不同的。人耳只能听到20~2万赫兹的声音。 佛祖说:那你去吧。 当时,阿难尊者听到之后,欢欣雀跃,非常高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