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仙凡道

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
提示:

这首诗的赏析

  江上赏析   董颖①   万顷沧江②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1)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待汝成阴系钓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答案:(1)“镜天飞雪一双鸥”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反衬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晴空无云,澄清明净,如一面镜子;同时“飞雪”形象地写出了白鸥飞舞忽高忽低的情态;“双鸥”进入诗人的视野,反衬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待汝成阴系钓舟”,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诗人对柳树长大的期盼和等待。(4分,答出两种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诗人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也许明天又要登舟出发,因而诗人期待枝条成荫时,系住我垂钓的扁舟,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4分,两种“感情”各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江上》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析】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因此他的一生很可能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全诗由江上景写到心中情,虽然传递了诗人一缕轻愁,但景象开阔,格调明快,并不陷于颓丧,表现出诗人阔大开朗的精神气质。   “待汝成阴系钓舟”一句可谓石破天惊,神来之笔,出人意表。千百年来,诗人们的笔下,“柳”总与“别”相关,诗人在这里却不落窠臼,另翻新意,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运思既妙,立意也高,字面上并不曾诉说羁旅孤客之怨思离情,而读者却能心领神会,这就比明白道出显得更动人、更隽永。著一“系”字,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颖而贴切。

谁能鉴赏下这首诗?
提示:

谁能鉴赏下这首诗?

(1)诗的前两句,“金银气”表明徽州是一个充满铜臭味的地方;“黄白游”表明时人追逐富贵,趋之若鹜。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平生只痴迷于尘世外的绝美之境,从不逐“金银气”,从不做富贵梦。一个“痴”字直抒胸臆,抒发出诗人的平生之志:痴迷高远,鄙夷富贵。(评分说明:答出其“志”,痴迷高远、不慕金钱、鄙夷富贵等意思,2分。结合原诗作简要分析,2分。) (2)此诗所用手法有: ①对比,将时人“黄白游”与诗人“痴绝处”对比,于对比中表达诗人的平生之志趣。 ②双关,黄白二字,既指黄山、白岳,又比喻黄金白银。 ③借代:以“金银”和“徽州”借代富贵,引人联想,形象鲜明,凝练生动。 ④比喻:以“梦”比喻追求、心志,既形象又含蓄。(评分说明:答对手法2分,举例赏析2分) 赏析 从作者本身的经历和品格来讲,这首诗既不是歌颂黄白景色的美丽,也不是多么向往到徽州去,而是对自己一生发出的感慨。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穷困潦倒的时候,因为没有钱,所以朋友多次相邀都为成行。 在这首诗里,最难理解的只有两个字,一是气,二是痴 诗中金银气的气字,含义十分深刻,绝不是简单地为铜臭。包括了赚钱的辛苦,拥有金钱快乐,为金钱而尔虞我诈,为金钱而丢失人格,利用金钱做一些龌龊的勾当等。诗人一世清高,自然不屑为之。 诗中的痴字,在这里是痴情与清高的意思。清高到了近乎白痴的地步。诗人清高已达到顶点,反而落到穷困落魄的境地。是对自己的自嘲,也是对世风无奈而发出的感慨。 这两个字弄明白了,整首诗的意思也就理解了。 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这两句,诗人完全是对别人说的,自己完全置身度外。意思是你要想捞钱就到黄白间转吧,与我无关。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两句诗人才是对自己说的,自己清高一生,却穷困潦倒,再也不做去徽州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