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张守春

读《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有感
读《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有感
提示:

读《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有感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出自丰子恺,却是杨绛先生一生心境平和、最贴切的写照。


钱钟书誉她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读了杨绛传《且以优雅过一生》这本书,就被深深地吸引,喜欢这本书的装帧,素雅淡然,娓娓道来杨绛先生的一生,且时不时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感。

现将自己读后点滴收获,点滴触动,美好语句摘录如下:



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这是对杨绛的评价。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所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这世间最奢侈的幸福与金钱、名利无关。

        杨先生的一生当她挚爱的两个至亲亲人离她而去,她没有颓废,而是通过保持知足常乐,保持良好的求知欲,不断净化心灵,让自己在这世间活出了深谷幽兰般的女子,甚好。。。。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静好如诗,如花盛放。


淡泊宁静、安之若素地静好于光影岁月里,活得极丰富,极漂亮。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子女的陪伴,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比子女多有成就多富有更重要,更令人欣慰。

人,一生中会和很多人相遇,有些人只是为了擦肩而过,有些人是等着一见如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两个要结婚的人若想看出彼此的破绽,结婚前最好去旅行,但是不能短,至少要一个月,如此舟车劳顿下难免会心烦意乱,很自然就会“原形毕露”,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会就此分开,那么就可以结婚了----《围城》


幸福分享会获得双倍的甜蜜,而烦恼并不会因两个人一起分担而变得更少。反之,会徒增焦虑和争执。


珍惜得到的每一分,而那些没有得到的,皆是本应与自己无关的。

道出生活真谛。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知识,是女子们的生活之利器,可以用来获得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



生活里有所寄托,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或许是物,或许是人,或许是情感,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因有所念想,岁月得以变得更加丰盈。

淡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让人释然,而且会让人获得安慰,更可以让人更好地行走于世间。


有时一番屈辱,却是一番好锤炼,会大大地增加自己的韧性。


彼此在一起的力量,懂得命运带给他们的诸多苦难不是为了让他们对人生失望,而是要将他们打磨得更加坚强,让他们更坚忍地去迎接美好的生活。

杨绛先生多产的作品,大多是在她65岁以后完成的,在经历了那么多的事后(遭遇不公、晚年丧女、丧夫),仍能保持内心的强大,并活至105岁,实属难以做到,向她致敬。




人淡如菊,安之若素。温婉如玉,波澜不惊,想到了“天空”:)


愿我们的人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书笔记】《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提示:

【读书笔记】《且以优雅过一生:杨绛传》

001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先生将丰子恺这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

002 于时光的荒野里,她始终如兰芷,如清水,在这纷繁的尘世里寂静欢喜。    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但这些于她不过浮华如花,开过即谢,她并不曾为此动容,也不曾改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还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003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004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005 在喧嚣躁动的时代里,依然给人一剂温润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活着真美好的女子,才可担当得起。在她的身上,你会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多年的漫长岁月,在她荣辱悲欢的绝代风华里锻造出她柔韧、淡泊、独立的人格魅力,给人以力量和温暖。


006 知识,是女子们的生活之利器,可以用来获得独立思考的勇气和能力,抑或知识分子才有的那份骨气。


007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

008 人生最是难描,犹如桃花难画一般。人世浮光掠影,最是千头万绪,无论写人还是山河岁月,都难写得静好、有条不紊。

009 让杨绛深刻懂得“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后来的岁月里,无论对父母、家人,还是对丈夫,她都有着深切的关怀,因为在她的心中, 有家人的家才叫家 。

010 缘分真是兜兜转转。你在这里,我在这里;你离开,我依然在这里。


011  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见过的东西,于司空见惯中发现美感,以及接触到更多神奇、深邃的书理。


012  一个人在急难中,或困顿苦恼的时候,上帝会去敲他的门,敲他的心扉。他如果开门接纳,上帝就在他心上了,也就是这个人有了信仰。一般人的信心,时有时无,若有若无,或是时过境迁,就淡忘了,或是有求不应,就怀疑了。

013 读万卷书,自能获万千颜如玉 。

014 他依然明确地教育他的子女们,说自己的子女没有遗产,自己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他始终秉持一套这样的原则:经营家产是一件耗费精力的事情,容易把自己变成家产的奴隶;对于子女而言,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015  关于她,世间太多赞誉,她的才情、容貌、人生际遇都被后世人称道。她的才情斐然,气韵也极美,在时光之中,似深谷幽兰,极娴静,极优美。 她是美人,也是才女。她淡泊宁静、安之若素地静好于光影岁月里,活得极丰盛,极漂亮。她绝对是活得比生得漂亮的标杆。她在这世间永远知足。在时间的流转里,她走出的每一步都极为丰盈。

016 多年的生活经历,使得他深谙世间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所有的困难、挫折只有自己可以战胜,没有谁可以真正将自己救赎。以某某作为挡箭牌或者救世主的话,只是一种逃避的表现。然而,世间任何事,越是逃避,事态越会变得严重,只有真正面对,才能有效解决。

017  人,一生中会和很多人相遇,有些人只是为了擦身而过,有些人是等着一见如故 。


018 陪伴像一盏灯,在这世间最为明亮温暖,可以照亮夜空;也像一把伞,可以为你遮风挡雨。或许,你们是恋人,或许你们就是一路走来促膝长谈的好友。


019 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就是你前世的爱人。

020 世间最难得找到一个合心合意的人,更难得的是合心合意的人也恰恰爱自己。无论时间对错,遇到对的人,即最大的幸福、最好的爱情。

021 生活难免平平淡淡,爱情难免柴米油盐 。然而,一番交融下,你会发觉,爱的陪伴才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温暖,并且无可替代。


022 说两个要结婚的人若想看出彼此的破绽,结婚前最好去旅行,但是不能短,至少要一个月,如此舟车劳顿下难免会心烦意乱,很自然就会“原形毕露”,这种情况下如果不会就此分开,那么就可以结婚了。

023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024 诚然,人最大的快乐,全然来源于亲人、爱人的陪伴。


025 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求。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

026 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

027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028 生活里有所寄托,不失为一件幸福的事。或许是物,或许是人,或许是情感,无论是哪一种,都会因有所念想,岁月得以变得更加丰盈。

029 淡泊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不仅可以让人释然,而且会让人获得安慰,更可让人更好地行走于世间。


030 人淡如菊,安之若素。

031 最大的财富永远是那无形的知识。

032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韶光慢》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提示:

《韶光慢》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链接: 提取码:uwq9 小说名称:韶光慢作者:冬天的柳叶 类型:言情 连载状态:已完结 字数:1696328字简介:该小说讲述了乔昭嫁给了京城一等一的贵公子,可惜连个洞房都没捞着,夫婿就奉旨出征了。再相见,她被夫君大人一箭射死在城墙上,一睁眼成了骑着毛驴的被拐少女,绞尽脑汁琢磨着怎么回到京城去。

《为生命而阅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提示:

《为生命而阅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为生命而阅读》([美] 威尔·施瓦尔贝)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ud_0zICMj9Uob5SxLQs_Q 提取码: w94a 书名:为生命而阅读 作者:[美] 威尔·施瓦尔贝 译者:孙鹤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页数:288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有26篇阅读故事,翻阅,唤醒让我们激动的那部分,让我们狂热的那部分。 献给每一个在生命旅程里默默前行的你:阅读让生命充盈,让我们勇敢有力。 同时读一本书,为什么有的人不断精进,而有的人却只记住了书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威尔·施瓦尔贝在他的新书《为生命而阅读》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对于威尔·施瓦尔贝来说,阅读是一种重塑自我的方法,也可以了解世界,并找到生活中大大小小问题的答案。在每章中,他讨论了一本特定的书,以及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些书涵盖了几个世纪和诸多流派:从斯图尔特到《火车上的女孩》,从《大卫·科波菲尔》到《奇迹》,从《乔瓦尼的房间》到丽贝卡,从《1984》年到《大海的礼物》。 读完此书你会发现,刚开始读书的你和读完书的你已不再是同一个读者。因为读书为你开辟出新的道路,每本书都会改变你的生活。 作者简介: [美]威尔·施瓦尔贝 你好呀!既然你来到了这里,我猜你可能是一个爱书的人。很高兴见到你! 我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东西,但是这里有一些基本的东西。我1962年出生在纽约,在剑桥的马萨诸塞州长大;去了新罕布什尔州的寄宿学校,还去了纽黑文的康涅狄格州大学。所以我认为自己是新英格兰人,尽管我不是在那出生的人。 我曾经做过电视记者,甚至在大学里担任过替补老师。但是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威廉·莫罗(William Morrow),然后是我担任Hyperion的主编。 2008年1月,我离开了Hyperion,成立了一家名为Cookstr.com的创业公司,经营了六年。现在我就职于麦克米兰出版社,我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那里工作。 书是我一生中不变的热爱所在。当我年幼的时候,我的母亲给我读书,一直读到了我能自己读的时候,还是喜欢读给我听。我年轻的时候看的那些书让我透过别人的眼睛看到了不同的生命形态,包括阿利斯泰尔·麦克莱恩创作的的每一个惊悚故事。 我写了三本书。第一 ,《发送:为什么人们如此糟糕的电子邮件,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是与我的朋友大卫希普利写的。第二,《生命最后的读书会》,是关于我母亲最后的一段时光我们一起读的书。第三个是《为生命而阅读》,关于书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的角色作用,以及它们如何让我们如何更充分和更有意义地生活。 我和丈夫住在纽约市。自1984年我第一次移居香港以来,我们一直在一起。我们有一个非洲紫罗兰,有点营养不良。在我们的家,书到处都是。痴迷于我们的邻居的可爱的狗。我们也有五个孩子,一个侄女和四个侄子。 我希望有机会和各位读者见面,听取各种读者的意见。我最喜欢问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正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