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中顺境与逆境哪个更有利与人成长
导读:长大后,我才知道那只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滴,当我们获得优异的成绩的时候,当您的付出有回报的时候,您笑得是那样的灿烂,透过您的笑容,我们所看到的,是您付出的劳累,付出的汗水!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个讲台,举去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老师,您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的!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
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人的一生会有几种境遇?我想不外乎以下四种:绝境、逆境、顺境和人间仙境,那在这些境遇中,哪些是有利于人成长的呢?我想大家在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今晚我们在这里要讨论的是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的问题,所谓逆境,是指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遭遇的困难高于一般预期。而成长,则是事物一次次的改变与成熟,成长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超然于成功或失败之外的结果。今晚我方将从逆境为我们带来的收益以及逆境的彼岸这两个方面来论证,逆境正如您心中所想的那样,有利于人的成长。首先说逆境带来的收益,收益有二,第一是逆境磨练人的品格与意志,正所谓“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的意志品质正如一块天然的璞玉,璞玉是只有被雕琢打磨之后才能展现出温润晶莹的美,而人是怎么样的呢?“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只有身处逆境,人类骨子里的倔强和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逆境的第二项收益是它可以增长人的视野与经验,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爱迪生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5万多次的实验,最终在一次实验中成功地发明了简用电芯,使他成功的是那一次实验吗?不,是他前面那5万多次失败的实验。我们说大学生总是太天真,不去社会中体验一下世态炎凉,我们怎么看清人情冷暖?我们还说初恋的都不懂爱情,非要熬过了多久患难,湿了多长眼眶,才能让戒指义无反顾的交换。一切的一切都如《阿甘正传》里的一句话,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吃下去,你永远不知道它的味道是什么。而只有我被伤过被骗过,只有我经历过轻蔑与误解,我才可以站在这里说:“我成长”。或许对方辩友会有这种提问:如果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果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那我们干脆都让孩子去过穷日子好了,我们都失明算了。这种模式的本质思路是:如果逆境好,为什么我们不都进入逆境?这个模式的演变是:有的人或组织正在通过行动消除逆境,以此证明逆境不好。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我们说每一个人都想过幸福的生活,也都希望我们的小孩子生活在一个顺利的环境,我们为他们消除逆境,这都是人之常情,是人性,我们不忍苛责;但我们又发现人生其实是无奈的,很多时候的遭遇我们是没得选的,正所谓“人生之不如意者常八九”,我们遭遇逆境是必然的。当我们面对逆境时,我们会发现,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竟然都是从困难挫折中获得的。其实说到这里就很明白了,我们不是为了进入逆境而阐述逆境的功能性的,正如我们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我们收拳是为了更好的出击一样,逆境的意义在于人生更全面的发展,逆境的彼岸是人的福祉。而我们发现,逆境就像一个慈祥又不失严厉的老师傅那样,一直锻炼着你、考验着你,直到你的功力超越他,直到你出师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