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有
本文目录索引
1,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有何优势?
可弯曲的混凝土,跟普通混凝土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这种材料中加入了特殊的纤维,可以让它的拉伸力达到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以上。韧性和强度的提高,让这种材料建造的房屋,更具抗冲击和抗倒塌能力。像是危房加固一类的,就适合使用这类材料。 1、邓明科团队研发的可弯曲混凝土邓明科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教授,根据他自己所说,在2008年的时候。自己作为专家组的成员,第一时间深入到了汶川地震现场,对当时的灾情感到震撼。之后的五年时间,他组建了自己的专属团队,研发可弯曲的混凝土。他们在这种材料里,加入了高强韧性的专用纤维,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拉伸力,让它的拉伸力达到了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以上。同时它的抗冲击性和抗倒塌能力,也比其他混凝土要强。 2、视频测试在登上电视之后,邓明科团队展示了这种混凝土的视频测试材料。根据视频中的展示来看,这种混凝土在承受了400公斤的重物之后,逐渐变得弯曲。可弯曲归弯曲,它们的材料并未发现断裂和损坏。正如邓明科所言,这种可弯曲的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高抗裂的特点。根据团队的说法,这种材料加固后的房屋,可以抗住10度大地震。现在这种混凝土,已经拿下了78项专利,在全国28个省市投入使用。 3、使用方便这种混凝土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只要在墙体上,抹上一层可弯曲的混凝土,就可以直接起到加固的效果。据说这样可以把工期缩短70%,节省近30%的造价。简单来说就是便宜、好用,能够抵抗大多数灾害。不过这仅仅是官方的说法,是否属实还未可知。
2,大学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是怎么回事?
10月9日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邓明科教授团队研发的“可弯曲混凝土”亮相央视CCTV-2《创业英雄汇》栏目。 2008年,汶川8级大地震使无数房屋瞬间倒塌,身为四川人的邓明科是第一批到达现场的志愿者,看到家乡被摧毁的景象,当时无法用语言描述内心的感受。汶川地震后,我国重新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房屋建筑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后,邓明科团队“十年磨一剑”,经过上千次试验,研发出可“弯曲”的高延性混凝土,邓明科称,这种材料加固的房屋可抗10度大地震,已加固超万栋建筑,他希望天下百姓住房能更安全。 扩展资料 高延性混凝土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 据中国科技网,早在2019年3月3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就对外发布了该项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备受业内外瞩目。高延性混凝土是基于微观力学的设计原理,以水泥、石英砂等为基体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拉伸性能可达普通混凝土的200倍,也被称为“可弯曲”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大学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登上央视,能抗十度地震!获1100万意向融资,估值高达4.4亿?
3,大学教授发明可弯曲混凝土,此项发明有何意义?
随着各项科技的不断发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邓明科教授率领着他的团队,研发了一款新型的可弯曲混凝土,这项可弯曲混凝土的发明给整个建筑行业都带来了一个非常大的未来,因为在未来的建筑中,如果使用了这一发明,那么将会大大的提升整个房屋建筑的抗震性以及稳固性。 由于邓明科教授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家乡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之后房屋全部坍塌的惨状,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以及深深的无力感,所以在汶川地震之后,他就率领着自己的团队日复一日坚持地研发着这项发明,最后成功的研发出了可弯曲的混凝土。邓明科教授发明的这个可弯曲的混凝土,具有着非常强大的韧性以及抗击巨大威力而会造成裂缝的能力,他在材料中加入了非常具有韧性的专用纤维,可以让其拉伸延展到正常的混凝土没有办法达到的状态,可以说超出了可延展正常数值的百倍。 而这项可弯曲的混凝土在施工方面也非常的便捷,并不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困难,就像正常的搭建建筑物一样的方式。此项发明可以用于加固房屋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可以大量的用于旧的居民楼和建筑物,不用像之前那样对旧的建筑物进行重建以及翻新,这也在另一方面大大的减少了材料的浪费以及人工各个方面的费用。同时这种便捷的方式使得房屋更加的坚固,而并不像之前那样的费力,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很大一部分金钱的投入以及材料的浪费,可以不用再像之前那样对于旧的房屋进行拆迁的处理。 可弯曲混凝土的发明给整个中国现在的建筑事业都上升了一个层次,并且让整个建筑行业都能够拥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让更多的人可以不用再担心由于自己居住的房屋的抗震性以及牢固性不好,而会发生一些危害生命的事情,使得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对我们生活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大大的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