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课件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
初中语文全套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fvlxmTewN_L8PB7c0IZTnw ?pwd=qh1s 提取码: qh1s 初中语文全套|语文初中课本9年级下册人教版.pdf|语文初中课本9年级上册人教版.pdf|语文初中课本8年级下册人教版.pdf|语文初中课本8年级上册人教版.pdf|语文初中课本7年级下册人教版.pdf|语文初中课本7年级上册人教版.pdf|九下语文电子课本pdf.pdf|九年级上册.pdf|八年级上册.pdf|(部编)9年级语文下册课本.pdf|(部编)9年级语文上册课本.pdf|(部编)8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双面).pdf|(部编)8年级语文下册课本(单面).pdf|(部编)8年级语文上册课本.pdf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不同版本的教材总有细微的不同之处。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短文两篇 散步(莫怀戚) 金黄的大斗笠(高风) 2、背影(朱自清) 3、*我儿子一家(舒婷) 4、*金盒子( 琦君) 5、*羚羊木雕(张之路) 第二单元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最后一课(都德) 8、*我的老师(魏巍) 9、*我的老师(海伦"凯勒) 10、*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海滨仲夏夜(峻青) 14、*夏天也是好天气(素素) 15、*秋魂(刘增山) 第四单元 1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17、古代英雄的石像(叶圣陶) 18、*寓言三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浓烟和烟囱(严文井) 19、*盘古开天辟地(袁珂) 20、*花的话(宗璞) 第五单元 21、《论语》十则 22、扁鹊见蔡桓公《韩非子》 23、*狼(蒲松龄) 24、*短文两篇 两小儿辨日《列子》 乐羊子妻(范晔) 25、诗五首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潜) 过故人庄(孟浩然)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第六单元 26、为学(彭端淑) 27、木兰诗(北朝民歌) 28、*卖油翁(欧阳修) 29、*宋定伯捉鬼(干宝) 30、诗词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望岳(杜甫) 如梦令(李清照) 西江月(辛弃疾)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目录 第一单元 1、短文两篇 敬畏生命(张晓风) 热爱生命(蒙田) 2、紫藤罗瀑布(宗璞) 3、挖荠菜(张洁) 4、*提醒幸福(毕淑敏) 5、*白蝴蝶之恋(刘白羽) 第二单元 6、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7、小橘灯(冰心) 8、*梅岭三岭(陈毅) 9、*七根火柴(王愿坚) 10、*勇气(美)(狄斯尼) 第三单元 11、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 12、卧看牵牛织女星(叶圣善) 13、莺(法)(布封) 14、*数字杂说(卞毓麟) 15、*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绝唱(刘鹗) 19、*在声音的世界里(王蒙) 20、*摆渡(高晓声)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源明) 22、口技(林嗣环) 2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24、*伤仲永(王安石) 25、诗五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黄鹤楼(崔颢) 泊秦淮(杜牧)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夜雨寄北(李商隐) 第六单元 26、愚公移山《列子》 27、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8、*黔之驴(柳宗元) 29、*工之侨献琴(刘基) 30、诗词五首 龟虽寿(曹操) 石壕吏(杜甫) 相见欢(李煜) 观书有感(朱熹) 清平乐(辛弃疾)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二)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目录 第一单元 1、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江泽民) 2、谈骨气(吴晗) 3、想和做(胡绳) 4、*哨子(富兰克林) 5、*灰姑娘的时钟(角山荣) 第二单元 6、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7、发问的精神(启凡) 8、*论求知(弗兰西斯"培根) 9、*应有格物致精神(丁肇中)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第三单元 11、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12、短文两篇(吕叔湘) 论“基本属实” “偃旗息鼓”与“圆满结束” 1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刘金) 14、*“病从口入”与“食物相克”(黄树则) 15、*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冬明) 第四单元 16、故乡(鲁迅) 17、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18、麦琪的礼物(欧"亨利) 19、*范进中举(吴敬梓) 20、*不朽的失眠(张晓风) 第五单元 21、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22、醉翁亭记(欧阳修) 23、*满井游记(袁宏道) 24、*峡江寺飞泉亭记(袁枚) 25、诗词五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南园(李贺) 梦江南(温庭筠)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己亥杂诗(龚自珍) 第六单元 26、《孟子》二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越巫(方孝孺) 29、*《世说新语》三则(刘义庆)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陈太丘与友期 魏武将见匈奴使 30、诗词五首 饮酒(陶渊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行路难(其一)(李白) 观刈麦(白居易) 渔家傲(范仲淹)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目录 第一单元 1、黎明的通知(艾青) 2、有的人(臧克家) 3、*回延安(贺敬之) 4、雨说(郑愁予) 5、*外国诗两首 帆(莱蒙托夫) 萤火虫(泰戈尔) 第二单元 6、藤野先生(鲁迅) 7、白杨礼赞(茅盾) 8、 *菜园小记(吴伯箫) 9、 *夏之绝句(简媜) 10、*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第三单元 11、孔乙己(鲁迅) 12、变色龙(契诃夫)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 14、*孤独之旅(曹文轩) 15、*白色鸟(何立伟) 第四单元 16、威尼斯商人(节选)(莎士比亚) 17、打渔杀家(节选) 18、 *白毛女(节选)(贺敬之 丁毅等) 19、一个都不能少(节选)(施洋生) 20、*泰坦尼克号(节选)(卡梅伦) 第五单元 21、鱼我所欲也《孟子》 22、*隆中对(陈寿) 23、出师表(诸葛亮) 24、*墨池记(曾巩) 25、诗词五首 汉江临眺(王维) 宣州谢朓北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浣溪沙(晏殊)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第六单元 26、曹刿论战《左传》 27、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 28、*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29、*陌上桑《汉乐府》 30、《诗经》三首 关雎 蒹葭 君子于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三) 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目录 第一单元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毛泽东) 2、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张允文) 3、* “挑战者”的追思(郝铭鉴) 4、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5、*种树“种到”联合国(李广华 孙亚辉) 第二单元 6、阿长与《山海经》(鲁迅) 7、驿路梨花(彭荆风) 8、一面(阿累)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 10、*吾家有女初长成(程乃珊) 第三单元 11、荔枝蜜(杨朔) 12、猫(郑振铎) 13、*斑羚飞渡(沈石溪) 14、* 心中的鹰(唐敏) 15、*鹤群翔空(江口涣) 第四单元 16、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17、现代诗三首 纸船(冰心) 我是一条小河(冯至) 色彩(闻一多) 18、*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9、*乡愁诗两首 乡愁(余光中) 乡愁(席慕蓉) 20、*外国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第五单元 21、短文两篇 三峡(郦道元)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2、闲情记趣(沈复) 23、*周处(刘义庆) 24、*晏子故事两篇《晏子春秋》 25、诗词五首 使至塞上(王维)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春望(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论诗(赵翼) 第六单元 26、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7、小石潭记(柳宗元) 28、*观潮(周密) 29、*寓言四则 画蛇添足《战国策》 买椟还珠(韩非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塞翁失马《淮南子》 30、诗词五首 渡荆门送别(李白) 秋词(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目录 第一单元 1、苏州园林(叶圣陶) 2、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3、*日本平家蟹(卡尔·萨根) 4、*万紫千红的花(仇春霖) 5、*蜘蛛(周建人) 第二单元 6、向沙漠进军(竺可桢) 7、看云识天气 8、*死海不死 9、*大自然的文字(伊林) 10、*秃鹰之死(郭治) 第三单元 11、食物从何处来(朱相远) 12、时间的脚印(陶世龙) 13、气候的威力(位梦华) 14、*漫话小行星(卞德培) 15、*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恐龙无处不有 被压扁的沙子 第四单元 16、鲁迅自传(鲁迅) 17、哥白尼(竺可桢) 18、*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侯仁之) 19、*梵高传(欧文"斯通) 20、*邓稼先(杨振宁) 第五单元 21、公输(墨子) 22、核舟记(魏学洢) 23、*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24、*短文两篇 荔枝图序(白居易) 山市(蒲松龄) 25、 诗词五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别云间(夏完淳)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第六单元 26、陈涉世家(司马迁) 27、韩愈短文两篇 马说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8、*与朱元思书(吴均) 29、*西湖游记二则(袁宏道) 30、 诗歌五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雁门太守行(李贺) 无题(李商隐)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由本我精心整理的蜡烛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蜡烛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预习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及文体)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解放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引导学生从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等来描写。) 如: 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近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子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渲染了战火纷飞,突出了蜡烛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改句过于平淡,表达效果显然不够。 ⑷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个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法西斯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五、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朗读,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交流活动。 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他的男人死去,他视苏联红军为亲人,他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人对这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情感是怎样的? 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题材感人,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感人因素进行了着力描写。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 归纳: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 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法西斯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蜡烛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故事内容,理解作品的战争主题。 2、分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赏读课文,品味语言,提高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挖掘作品主题。 2、分析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深层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赏读课文,探究本文“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手段】 朗读法与探讨法相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已被时间磨市蚀的锈迹斑斑,惟有感情,高尚圣洁的感情却长存天宇。在反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儿子。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西蒙诺夫的战地通讯《蜡烛》。 二、字词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削 颤巍巍 迫击炮 三、自读课文 复述主要情节,整体把握文意。 四、研读课文 1、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挖掘主题(逐层深入): ( )←─ ─→( ) 老母亲 母子情义 儿子 南斯拉夫老母亲 两国友谊 苏联儿子 ……老母亲 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深厚友谊 ……儿子 2、人物形象分析: ⑴ 请你运用人物分析法,结合文章的细节,谈谈你对老妇人的认识: 她是一个( )的人,因为( ) ⑵ 精读文章倒数4、5两段,展开想象,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心理。 3、蜡烛的含义(逐层挖掘): 不平凡的蜡烛 ↓ 老妇人45年来唯一珍惜的结婚蜡烛 ↓ “它的火焰将永不熄灭,将永远燃着”(最后一小节) ↓ 在哪里燃着?(战场上、战士心里) 蜡烛的含义: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胜利的希望、光明的未来 背井离乡的战士心里──温暖与慰藉、前进的动力 五、赏读文章(挖掘本文感人的因素) 1、找出令你感动的情节,段落或句子,分析使你感动的原因。 2、用你的方式朗诵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朗诵比赛)。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展开阅读全文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烛,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能主动参与到自制活动中,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若干、玻璃口杯一个、蜡烛幻灯片、自制蜡烛模具若干、蜡芯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幻灯片以及各种各样的实物蜡烛,让幼儿了解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请小朋友们来看一看幻灯片,欣赏美丽的蜡烛。 2.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 3.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打灯笼的时候……) 三、教师与幼儿共同自制蜡烛。 1.教师介绍材料:溶化的蜡、蜡芯、模具。 2.教师介绍制作过程。 (1)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模具。 (2)幼儿取一根灯芯放入模具内。(要求:蜡油不能高于蜡芯) (3)将溶化的蜡用勺子舀入模具内,凝固即可。 四、游戏:《蜡烛的熄灭》。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桌面上的玻璃杯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口紧贴硬币,看一看与教师刚才做的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蜡烛熄灭了。不同之处:瓶内有上升的水柱) 5.小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杯内的空气烧完了,蜡烛也就要熄灭了,就像我们人一样,同样也需要空气。 五、欣赏自制的蜡烛。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通过操作探索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燃烧需要空气 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空气多少的关系 活动准备: 蜡烛打火机杯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设疑,引发探索兴趣 (一)师出示一支蜡烛,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你有什么办法让蜡烛亮起来呢? (吹、扇……) (二)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思维。、师:用什么办法把它熄灭呢? (吹、扇……) 二、第一次实验探索活动,感知燃烧需要空气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实验,老师点燃两支蜡烛,请你们仔细观察我是用什么办法熄灭其中一支蜡烛的?它是怎么灭的? (师操作点燃两支蜡烛,一支罩杯子,一支不罩)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罩杯子灭,不罩没灭) 2、为什么这支蜡烛还在燃烧? (空气……) 3、这支蜡烛怎么灭的? (罩杯子)(慢慢的一点一点灭的) 4、为什么罩上杯子,蜡烛会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熄灭呢? (空气……) 小结:燃烧需要空气,杯子里的空气越来越少,蜡烛就会慢慢熄灭。 三、分组操作,进一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师:再来做一个小实验,请小朋友到你们相应的组坐好,先来看有什么用具。 1、师:大家来看,做这个实验所要用的材料杯子大小一样吗?(不一样)接下来的实验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蜡烛在杯子里燃烧时间长短有什么不同? 2、这个实验要第组小朋友共同完成,但是分工不同,有一个小朋友来点蜡烛,3个小朋友罩杯子,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协商,商量好后请以上坐好。 3、谁来点蜡烛? 要求:空气谁来罩杯子呢? 要求:一个杯子罩一支蜡烛,一定要同时罩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到同时罩呢? (……)那我们就来用这种方法。 4、介绍记录表请你们用线条表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6、交流结果谁把你的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 为什么会这样呢?杯子里空气一样多吗? 四、活动延伸:用什么方法让即将熄灭的蜡烛再燃烧呢? 《有趣的蜡烛》大班教案 篇4 一、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玩火”,如:划火柴或玩打火机,或者用火点燃纸,破布等等。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许的。看到这一现象,一方面我感到不让幼儿“玩火”会扼杀幼儿对火的探索的兴趣,使幼儿失去学习和学会自我保护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我结合了“空气在哪里?”设计了这样一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探索观察蜡烛燃烧时的一些有趣现象,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活动目标 1、观察蜡烛燃烧,发现许多的有趣的现象 2、产生观察兴趣,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观察力。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玻璃杯,一支蜡烛,一张画纸,一盘颜料,一块碎蜡。 四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昨天晚上停电了,屋里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 (幼儿自由回答)蜡烛可以照明,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种蜡烛,请小朋友看一看。 2、幼儿观察、发言、都有些什么蜡烛。 (工艺蜡烛、喜庆蜡烛、杯烛、生日蜡烛等)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些蜡烛会在什么地方用到。 3、小结:蜡烛可以照明,可以做蜡笔,蜡纸。 (二)燃烧蜡烛 1观察燃烧的蜡烛 (1)师:蜡烛可以照明,点燃的蜡烛还有许多的现象(点燃蜡烛)我们来看看蜡烛的火焰是什么颜色?(幼儿自由说) ①蜡烛的火焰中间和外边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中间是蓝色的火苗,外边是黄色的火焰。 ②蜡烛的火焰像什么?(幼儿自由想象) (2)感知蜡烛发出的光和热 ①请一名幼儿前来用手拢着火苗,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②师:蜡烛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它的火苗在不停的跳动,忽上忽下。 2、实验一:《蜡烛在空气中的燃烧》 (1)师:点燃的蜡烛不要把它吹灭,它会怎么样?(一直燃烧不会熄灭)如果给点燃的蜡烛罩上一个玻璃杯,蜡烛会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言,讲述) 下面我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这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幼儿操作实验:(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①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自由发言) ②蜡烛的熄灭是因为蜡烛燃烧时需要空气,当蜡烛被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了,杯子的空气被蜡烛燃烧用完了,蜡烛就会熄灭。 ③罩上杯子后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杯子会发热,发黑,杯壁上会有小水珠,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 3、实验二:《吸水的杯子》 (1)师: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盛水的盘子中,再把蜡罩上玻璃杯会有什么现象?(幼儿讨论发言) (2)幼儿操作,观察现象 (3)师:你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蜡烛会熄灭,彩色的水会被吸到杯子里,(幼儿讨论其中的原因) (4)小结:点燃的蜡烛被罩上玻璃杯后,玻璃杯里的空气被点燃的蜡烛燃烧完了,杯子里的大气压变小了,外面的大气压就会把盘子里的水挤压到杯子里。 4、实验三:《蜡烛花》 (1)师:蜡烛燃烧时,周围会流下很多的蜡烛油,蜡烛油像眼泪,而且有点烫,下面请小朋友把蜡烛油盛水的盘子里。 (2)幼儿观察蜡烛油滴在水中的现象。 (3)小结:蜡烛油滴到水中,它会像荷叶那样漂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所以我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蜡烛花”。 (三)总结 通过实验一,观察燃烧的蜡烛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蜡烛在燃烧时火焰的中间和外边的颜色不同的,充分让幼儿自由想象火焰像什么?从而知道蜡烛在燃烧时是会发出光和热。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六、活动延伸 蜡染画 蜡还可以绘画,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碎蜡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用棉签蘸上盘中的颜料,均匀的涂在画上,就会显现出美丽的蜡染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