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春楼

《宋祁·玉楼春》原文、注释与赏析
宋祁·玉楼春 宋祁(998—1061),安陆人。曾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因其词《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人称“红杏尚书”。为人喜奢侈,多游宴。其词多抒写个人生活情怀,未摆脱晚唐五代艳丽旧习,但构思新颖,语言流丽,描写生动,一些佳句流传甚广。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ú)皱波纹迎客棹(zhà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题解】《玉楼春》,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前后片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注释】1.縠皱:即绉纱,比喻细细的水的波纹。2.棹:船桨,代指船。3.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4.肯爱:怎肯吝啬。5.晚照:晚日的余晖。 【串译】东城外的景色越来越美,湖面上棉纱一样的波浪负载着游船,承载着欢乐。绿杨翠柳,茂密如烟,春深时只有早上尚余轻寒。红杏枝头,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人生的欢乐是多么少啊,愿拿千金换取一笑。端起斟满的酒杯,劝夕阳也同干一杯,希望金色的晚照能够在美丽的花丛中多停留一会儿。 【赏读提示】这首词是当时誉满词坛的名作。词中赞颂明媚的春光,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上片写春日绚丽的景色,颇有精到之处,尤其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点染得极为生动。下片抒写寻乐的情趣,惜春感叹。这首词最精彩之处是第四句的“闹”字。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字即传达出春日万物争喧的情景,这正是词人的高明之处。 诵读此词,有两点应紧紧“扣应”:一个是“乐”,另一个是“闹”。享春之乐,在古诗词中并不多见,能闹到这个地步,更是凤毛麟角。春天既然是美好的,文字又这么跳跃,诵读的基调自然也应该是欢快、跃动、喜庆的,一上口就给足“春之好”“好中闹”,语势尽可于高处起句,一贯至上片结束。下片语流中似可夹带些人生的慨凉,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在内,在词意深度上把语态做满,不悲情,不伤感,只是“行乐”而已。 【推荐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的赏析
本词歌咏春天,洋溢着珍惜青春和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片写初春的风景。起句“东城渐觉风光好”,以叙述的语气缓缓写来,表面上似不经意,但“好”字已压抑不住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以下三句就是“风光好”的具体发挥与形象写照。
“绿杨”句点出“客棹”来临的时光与特色。“晓寒轻”写的是春意,也是作者心头的情意。“波纹”、“绿杨”都象征着春天。但是,更能象征春天的却是春花,在此前提下,上片最后一句终于咏出了“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绝唱。
表现出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对光阴的爱惜。这种对时光与生命的珍惜,与晏殊在富贵中所产生的“闲愁”同一根源,在宋祁其它词作中也时有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