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范文网 > 知识库 >

花钟ppt

【教学设计】《花钟》
【教学设计】《花钟》
提示:

【教学设计】《花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按照“归纳现象——揭示本质——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最后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并和前面第三单元秋韵相连,传递着自然的神奇,升华了人类的智慧。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但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不能科学客观地去评价,花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又非常喜欢的植物,但是学生们仅仅是喜欢看、喜欢养,很少甚至于没有学生去真正地观察过花,观察过花的开放时间。绝大多数学生需要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来认识文中提到的各种花,了解花的开放,教师可以运用远程教育光盘和多媒体技术,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以求达到更为直观形象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湿度、密切、关系、娇嫩、适宜、适应、昆虫、传播、植物学家、修建、陆续、大致”等词语。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感悟到鲜花开放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策略及手段: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体验性学习方式,读中感悟、读中体验,采用“激趣——发现——感悟——实践”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习本文。课前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花在几点开放的原因的资料;老师准备:课件;课文中九种花的卡片(单独的花);红色花钟轮廓大图片;搜集有关花在几点开放的原因的资料。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 二 课 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花钟》。请同学们拿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解释“花钟”

过渡:刚才快上课时,有几位老师问我什么是“花钟”?我说在课堂上我们班的学生会告诉你的。现在让我们来告诉在座的老师什么是花钟吧!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解释花钟指名说什么是花钟~~课文里是怎样说的,齐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过渡:你们见过花钟吗?我们一起来欣赏花钟。欣赏花钟的图片

(2)引导学生读文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看看什么花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这句话表达准确吗?指名说~~读第三自然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大概”还可以换成哪些词?老师小结:作者在表达上用词是多么得准确,我们应该向作者学习。

三、 设计“花钟”   

过渡:哪些花能告诉我们时间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那几种花能告诉我们时间,同学们把花名用笔划出来。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用笔圈画~~指名汇报~~老师叙述:原来,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开了……开了~~你认为老师这样叙述好吗?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过渡: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读一读,画一画。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老师范读,学生说说作者写得怎样?(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作者用词的丰富、准确及拟人句的运用)(3)请学生选择最喜欢作者描写的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老师逐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适时出示相应花的图片;随机在黑板上贴花的图片,顺便讲解早钟与晚钟的有关知识,告诉学生把在早钟时间段开放的花的图片贴在里圈,在晚钟时间段开放的花的图片贴在外圈。)

随机处理以下几个问题:①图片理解“艳丽”  ②导学生利用查字典,理解“欣然怒放”中的“怒”的意思。③“几点左右”还可以怎样说?

(4)师:同样写花开了,作者的用词是多么的丰富、形象,拟人句的运用用给花儿赋予了人的情感,这么好的句子愿意读吗?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同学们可以带上表情动作,有滋有味地读一遍。  (配《寂静山林》)

(5)过渡:这么多的花争着开放,显示自己的艳丽,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只有这些花能告诉人们时间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引导了解第一自然段末尾省略号的作用)板书中的花钟还有的花老师没贴。课后,自己或与同学合作,搜集其他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的图片,把这个花钟制作完整。(6)老师小结引导拓展:同样写花开了,作者的表达是这么的多样、生动、准确,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请欣赏图片,看谁也能学着作者的样子说一说。(欣赏配乐石榴花、蝴蝶花等的图片)

四、探究“花钟”

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说得多好啊!学了第一段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为什么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二自然段。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默地读书,静静地思考,用笔划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哪几个条件有关。指名回答~~学生随机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的活动

(2)课文举了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花的开花时间与温度、 湿度、 光照有关?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吗?

(3)而有的花开放时间又与昆虫活动时间相吻合,怎么个“吻合”?为什么会“吻合”?

(4)从文中我们只知道昙花在晚上九点开花的原因,你有没有搜集到其他花在几点开花的原因?  指名交流~~老师也可补充(把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的活动的例子都说到)(此环节,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在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学会与人合作学习。)(5)师生分角色读。师(引读):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呢?生(接读):原来……;还有的花需要……。

五、生配乐读课文,感受“花钟”的奇妙。师(指着板书):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因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及昆虫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同植物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一位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钟。这多有趣呀!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读课文,再一次体会这位植物学家的奇妙构思!(播放《寂静山林》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圆圈中随机粘贴上课各种花的图片,贴成后形成一个花钟。)

评价:

《花钟》一课,张老师处处关注学生的感受与生成,设计巧妙,独具匠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学、做”合一。

课堂上张老师设计了说话练习,句式的训练,练习设计少而精。有目的的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二,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把课堂引入课外。

张老师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堂上以文本《花钟》作为中介,通过文本的启发,交流为什么叫“花钟”,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过的内容拓展大自然中哪些话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从而拓展语文学习渠道。

第三、摒弃了烦琐的内容分析,以读为本,着力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

《花钟》教学设计
提示:

《花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认“怒”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品味词语。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    课前准备:   1、 生字卡片。   2、 教师、学生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   3、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师出示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哒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   2、 揭谜底:钟(板书)   3、 给“钟”字组词。(生回答)   “花钟”(课件出示或师板书)   4、 读词质疑:读了这个词语,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想说点什么?(生回答)   5、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都在课文中藏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花钟》这篇课文,一起去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二、 学习生字、词语。   1、 师引出生字的学习。   2、 出示生字卡片,以全班读、开小火车读两种形式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3、 (课件出示词语)全班齐读。   4、 师重点强调:   ① 容易读错的字:嫩、致、燥   ② 容易写错的字:醒、播、吻    三、 初读感知   1、 师提出读书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的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3、 交流总结:这篇课文的各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根据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①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② 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③ 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做法很奇妙。    四、 再读探究   过渡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   1、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 生齐读第一、二句话(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3、 词语理解:   (1)争奇斗艳:奇、艳是形容词。奇,奇异;艳,色彩鲜艳;争、斗是动词。形容百花竟放,十分艳丽。   (2)芬芳迷人:形容花的香味非常浓烈。   (3)换词理解:留心(注意、仔细、细心)   4、 生再次齐读第一、二句话。   过渡: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怎么不同呢?课文的哪些地方说了?找出来读一读。(生齐读: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含笑一现……)   5、这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在文中用笔画出花的名称和花开放的时间的词语。(课件出示表格)   花的名称   开放时间   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6、一天之内,仅仅只有这几种花开放吗?(不是)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省略号)   教师补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不同的资料:如凌晨五点左右,蒲公英开花;上午十点左右,半支莲开花;下午五点左右,紫茉莉开花……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很多的收获。生课后可查找相关花开放时间的资料。    五、 细读品味   (一)(课件出示九种花的图片)这么多花竟相开放,真是美不胜收。你喜欢哪一种花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花所在的句子读一读。(指名读)   (二)师指导生品读重点句子。   1、(课件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一生读句子,师可相机点拨。)   (1)谁能把小喇叭吹得更响亮?(该生再读或另一生读)   (2)师范读。同学们都读得很不错,老师也想来试一试。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是否仿佛听到了小喇叭响亮地吹起来了?来,全班的小喇叭一起吹起来。(全班齐读句子)   2、(课件出示)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1)抓住“绽开了笑脸”来体会蔷薇的美。   (2)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一读。   3、(课件出示)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1)抓住“欣然怒放”来体会万寿菊开得多、旺。   (2)你知道万寿菊欣然怒放的样子是怎样的吗?(像礼花绽放,愉快的,迫不及待的)   (3)同学们看见过烟花吗?万寿菊开放的样子就像我们过节时放的烟花一样,突然向外爆开来,五彩缤纷,非常美丽。当你看到绽放的烟花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4)看,一朵万寿菊开了,两朵万寿菊开了,三朵万寿菊开了,百朵,千朵万寿菊开了。多美呀。我们大家一起来再读一读。(齐读)   4、(课件   出示)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抓住“含笑一现”来体味“昙花一现”的美。读出不同的感受。   (2)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你来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这个句子?(因为昙花开花的时间很短,没多久就凋谢了,所以我读的速度就快些,我想快些把昙花的美留在脑海里)   (3)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生读)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因为因为昙花开花的时间很短,没多久就凋谢了,所以我读的速度就慢些,我想把昙花的美留下来,不要它凋谢那么快)    六、 对比品读   1、(课件出示)   ①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了;昙花在九点左右开了……(全班齐读)   ②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全班齐读)   2、对比发现:读完后,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全部是用“开了”写出来)   同学们说说哪一句写得好?(第二句)那第一句为什么不好?(句子不美,单调、重复、乏味)   第二个句子美在哪里呢?我们大家一起再来读读。(生齐读)   3、师引导生赏析重点句子。   (1)(黑板出示)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①这个句子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牵牛花开花的样子?(动作、颜色、形状)   ②多么可爱的小喇叭呀,简简单单几个词就把牵牛花描写得那么生动、形象。我们再来把这句话读读。(分男、女生朗读,小组读)   (2)(课件出示)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这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蔷薇的开放?(颜色、动作)   (生齐读)   (3)(课件出示)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他把睡莲开放的样子跟人从梦中醒来的样子有机联系起来,非常生动形象。   (4)(课件出示)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昙花开花的`特点(晚上开。开花的时间很短,没多久就凋谢了,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做-----昙花一现(板书)   4、课文中像这样美的句子还有很多,你还认为哪些句子写得美,找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生自由交流朗读)   5、 师小结:   (1) 刚才我们看了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看来,写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就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课文中的这种写法。要想把文章写得美,积累很重要。同学们可以将这些好词妙句抄到积累本上,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2) 作者把这些花描写得那么美,说明作者对这些花充满了——(喜爱之情)他非常热爱大自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让我们一起带着喜爱、赞赏之情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师生引读)   (3) 拓展练习:我们也来赞美大自然中的花。(课件出示)   金秋十月, 菊 花 在秋风里昂首怒放。   ------------,------花---------------------------。   ------------花------------------------------------。    七、 总结作业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探讨。   2、 作业: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交流汇报。    二、细读探究   过度:大自然是一位奇妙的造物主,不同的花能够按时开放,这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的秘密吧。   1、讲读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词语或句子。(生默读,师巡视)   (2)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师根据生的回答归纳板书: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3)昙花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4)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   适宜:合适、相宜。   吻合:完全符合。   2、讲读第三自然段   (1) 前面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什么叫花钟?花钟真的能够报时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同学们都找到了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自然段,答案也许就在里边。   (2)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3) 什么叫“花钟”?(指名回答)   同学们见过花钟吗?老师这儿收集了几张花钟的图片,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花钟图片)   (4)“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之内陆续开放。”“陆续”什么意思?(表示前后连续不断)   你能用“陆续”说一句话吗?   (4) 比一比:①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开放就知道是几点钟。   ②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生齐读)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生回答)   是的,“刚刚”和“大致”这两个词是不能去掉的,去掉后意思就不准确了。   (6)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作业   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植物学家才突发奇想地修建了“花钟”,这真的是很有趣。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也会有许多发现。   2、作业:观察你最感兴趣、最想写的一样事物,把它写到日记里。